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這為基層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提供了根本的遵循。提升組織力應當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進一步強化政治功能;進一步突出服務功能,創新群眾組織方式方法;推進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推動制度貫徹落實;加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完善黨員激勵處置制度。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建設;組織力;黨支部職責;黨內基層民主
為深入了解近年來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加強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的情況,2018年8至9月,我們在廣東省陽江市處級班、縣直班、中青班和鄉鎮班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放問卷178份,回收178份(回收率100%)。我們還在鄉鎮有關單位基層黨組織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個別訪談,針對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發揮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行了研究與思考,形成了該研究報告。
一、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提升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的實踐與成效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以提升組織力作為全面提升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的重點。近年來,基層黨組織努力把提升組織力與突出政治功能緊密結合起來,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表現為以下幾點:
1.黨的基層組織不斷壯大。2018年7月,黨的基層組織總數為457.2萬個,比2017年同期增加5.3萬個。
2.黨員隊伍不斷優化。35歲及以下黨員是新發展黨員的主體,黨員隊伍的分布和結構不斷優化。
3.黨基層組織覆蓋率進一步擴大。黨的基層組織在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等領域進一步延伸。
3.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基層大力抓好黨建工作,以黨建促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同時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的選配,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度培訓農村黨員,狠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問卷調查中,83.33%的受訪者認為基層黨組織是農村領導的核心,69.23%的受訪者認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存在威信,75.64%的受訪者認為基層黨支部在宣傳黨的主張和執行黨組織決定作用發揮明顯,57.69%的受訪者認為基層黨支部在團結動員群眾作用發揮明顯。
5.基層基礎保障顯著加強。普遍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切實提高基層干部報酬待遇。如廣東省印發《廣東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大財政對基層黨建的投入力度,在保持現有基層黨組織建設投入規模的基礎上,2018-2020年三年新增安排71億元、增長98.61%,通過“五加一減”等舉措支持實施基層基礎保障工程,推動欠發達地區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健全基層村級組織干部待遇正常增長機制,進一步提高欠發達地區村“兩委”干部補貼,2018-2020年,欠發達地區在職行政村“兩委”干部補貼標準將逐年提高。
二、當前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明顯,政治引領功能發揮受限
從基層的訪談情況來看,普遍反映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弱化的主要原因是基層黨組織在政治上領導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究其原因,一是重經濟建設輕思想文化建設的情況普遍存在,不少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需要,忙起來不要。二是組織生活開展成效較小。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形式化問題突出,組織生活內容空洞,不解決實際問題。在問卷調查中,66.67%的受訪者認為基層黨組織組織制度方面存在“組織生活形式化問題突出”,78.21%的受訪者認為 “組織生活內容空洞,不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對黨員的教育監督管理不力。基層黨組織的教育培訓對于基層黨員的針對性不強,成效不太明顯。基層領導干部權力制約機制不完善,監督顯得軟弱無力。
2.群眾組織工作缺乏創新,基層群眾組織力弱化
訪談中發現基層黨組織存在工作觀念方法陳舊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原因有幾點:一是主觀上由于一些基層黨組織缺乏服務意識,黨支部服務能力弱,48.72%的受訪者認為存在這一問題。二是客觀上由于人們思想活動日益獨立化,思想的選擇性、差異性、多變性特征日趨呈現,使新形勢下增強黨的群眾組織力要做的工作更為復雜,要求更高、難度更大。三是我們一些黨員干部包括少數領導干部的能力素質特別是群眾工作本領還不能適應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群眾組織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創新,難與跟上群眾的思想動態,對群眾的需求了解不夠,給群眾辦事本領不強,導致影響力、凝聚力弱。
3.制度落實形式化,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時有存在
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主要表現在基層黨組織的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弱化”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基層黨組織班子本領不強,帶富能力弱,“領頭雁”作用發揮差。一些基層黨組織黨內民主化程序低,領導班子不團結。在問卷調查中,有34.62%的受訪者認為基層黨組織“黨內民主化程度低”;“虛化”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基層黨組織工作脫離實際,形式化嚴重。有的黨組織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邊緣化”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基層黨組織組織號召力比不上村委會,重大事項決策被邊緣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落實形式化。一是黨組織班子的選配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違反了德才兼備的原則。一些品德有失,不具備相應能力水平的黨員干部走上了基層黨組織班子的崗位。二是沒有嚴格落實黨內民主集中制原則。基層一把手“一言堂”問題因此而存在。三是沒有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黨的好傳統。四是沒有原格落實黨的群眾工作方式方法,群眾對黨的決策布署不理解不支持。
4.隊伍建設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不到突顯
當前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不到突顯,主要表現在:一是一些基層黨組織群眾號召力弱,難以組織群眾開展活動。二是一些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落后,黨員思想覺悟落后。在問卷調查中,有46.15%的受訪者認為農村基層黨員“黨性弱化甚至消失”,有89.74%的受訪者認為部分黨員先鋒作用發揮不好、黨員意識淡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一是部分農村基層經濟條件落后,條件艱苦,難以吸引有能力有水平的能人擔任黨支隊書記。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年齡老化、知識匱乏,缺乏號召力。二是基層黨組織經費短缺、人才流失嚴重,存在空缺、空轉等現象,有的黨務工作無人管、沒人抓。對于上級交待的黨建工作任務,只能應付了事。三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不強,在重大事項決策時沒有好的點子。
三、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提升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的對策建議
1.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進一步強化政治功能
強化政治功能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關鍵。基層黨組織只有突顯政治功能,才能把黨員組織好教育好,才能把群眾組織好服務好。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應當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考核監督。創新考核的方式方法,堅持和創新“三會一課”制度。探索以問題導向為主的黨組織工作形式,真正解決黨員思想問題。
(2)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要切合實際、貼近群眾。從工作當中樹典型,不斷強化黨員的黨性教育。在實際工作生活當中開展黨員教育工作,引導黨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影響,敢于同各種不良現象和錯誤思想作斗爭,做到自覺宣傳黨的政策法規,落實好黨的決策,維護好黨的權威。
(3)轉變基層黨組織的教育培訓方式方法。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嚴格落實黨內組織生活要求,防止制度成為擺設,讓黨員領導干部在制度的規范之下開展工作。
2.進一步突出服務功能,創新群眾組織方式方法
服務群眾是我們黨的宗旨的集中體現。新形勢由于群眾工作更加復雜,難度更大,要求基層黨組織加強服務意識,創新群眾組織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群眾工作。
(1)要強化理論武裝。重點加強人民公仆思想教育,筑犖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以實服務群眾的情況為考量基層黨組織及黨員服務群眾的效果,而不是停留在會議上,停留在口頭上。注重把以脫貧攻堅成效,及群眾熱切期盼問題的解決作為群眾工作成效考量的標準。
(2)創新群眾組織的方式方法。積極組織開展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群眾實際困難,幫助群眾解決合理訴求。積極組織搭建各種平臺,便于群眾互幫互助。積極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村(社區)治理的各項便民服務。定期組織黨員進村(社區)入戶強化服務群眾各項措施,了解群眾疾苦,宣傳黨的政策主張,真正把廣大群眾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3)切實提高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著力解決村集體經濟“空心化”的問題,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特色產業,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4)拓展群眾服務的網絡空間。充分利用“互聯網+”智能化的溝通模式,探索創新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利用互聯網大力加強輿論引導,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政策,推動各項服務在網上開展,通過線下與線上、“面對面”與“鍵對鍵”相結合,從而拓展黨的工作覆蓋面。
3.推進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推動制度貫徹落實
思想建黨是基礎,制度治黨是關鍵。十九大強調要“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因此要推進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推動制度貫徹落實。
(1)嚴格選配基層黨組織班子的程序。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深入到群眾當中調查了解情況,真正把政治堅定、有擔當、能干事的黨員干部選配到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崗位。
(2)嚴格落實黨內民主集中制原則。要暢通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體制機制。確保黨員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參與黨內事務,有效監督黨的組織和干部,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3)嚴格落實黨的群眾方針。推動黨務公開,自覺接受黨員和群眾的監督。
(4)加強黨支部管理,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黨的好傳統。明確領導干部帶頭參加支部活動要求,并制定符合各類支部實際的工作要求,加大上級黨組織對下級組織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4.加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完善黨員激勵處置制度
(1)加大對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的激勵力度。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選優配強基層“領頭雁”。對任期內表現突出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要擴大普升的空間。如對于成績突出的村級組織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村一級領導干部,考核優秀的可以考慮直接提拔為鄉鎮領導干部。落實黨員的工作職責,建立檢查考評機制。按照有關規定全面落實基層黨組織書記、專職黨務工作者報酬待遇和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
(2)針對處置不合格黨員問題,應當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工作”,對不合格黨員處置進行相應的制度設置。應當按黨支部管理工作條例,外出黨員應按流動黨員管理,應轉要轉走。基層黨組織建設應當建立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對于失聯黨員要及時處置。二是一些基層黨組織不合格黨員較多。要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將嚴把入口、暢通出口相結合,把嚴格紀律與加強各方監督相結合,保證黨員隊伍的純潔性。
作者簡介:
梁濤,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職稱,現任市委黨校科研信息科科長、《漠江學萃》副主編、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是陽江社科專家庫成員、陽江市重大行政決策咨詢專家、陽江市宣講團成員。完成各級課題多項、獲省、市級論文評比一、二等獎,多篇論文在核心期刊、國家級、省級、市級刊物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