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農民、落實黨的政策方針的組織基礎,隨著鄉村振興的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對黨在農村的組織力、領導力越來越重要。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更應當加強在制度落實、組織振興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夯實農村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農村黨組織的組織力。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加強黨組織建設,為新時代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進入新時代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不強、黨建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當前應以組織振興為基礎,不斷提升農村黨組織的組織力,進而提升農村黨建質量和水平,為順利實現鄉村振興做好組織保障。
一、以組織生活制度化、規范化,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
組織生活是黨員參加黨組織開展各項活動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更是提升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正如習總書記曾指出的,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深入,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制度日益完善、規范,但存在制度落實不夠、執行不力等問題,因此,必須格外重視黨的各項制度在基層的執行和落實情況,從機制上保障基層黨組織建設、運轉制度化。
1.突出思想建黨,狠抓政治建設
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思想建黨在黨的政治建設中占據核心地位,而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最基層的黨組織,能否及時有效的接收到黨的最新理論政策并及時傳達給全體黨員,是建強基層黨組織的關鍵。因此,對農村基層黨組織來說,要突出思想建設,把落實黨的基本理論學習作為政治責任,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了解其真實內涵,進而將其運用到宣傳組織動員群眾、密切聯系群眾中去,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夯實政治根基。
2.創新教育形式,落實組織生活制度
黨組織生活形式多樣化有利于提升黨員教育的效果,農村基層黨員因教育背景、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更應當創新黨員教育培訓形式,以農村黨員喜聞樂見的方式,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突出突出政治學習教育、黨性鍛煉,力戒表面化、形式化、娛樂化、庸俗化。在嚴格落實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等制度的同時,要發揮組織作用,強化組織意識、錘煉組織能力,可嘗試建立專門針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落實情況的督促考核機制,確保每項制度的獨特作用充分發揮而形成組織合力。
3.嚴守黨紀紅線,加強組織紀律建設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離群眾最近的黨組織,是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環,因此,基層黨員嚴于律己、嚴守法紀情況,對老百姓來講,最直觀,也最能感受得到,因此,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更應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嚴守紀律規矩,發揮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的積極作用,培育基層黨組織敢于、善于、慣于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機制,敢于向違規違紀行為動真碰硬。
二、以黨建標準化,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而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的問題,最根本的在于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當前,以黨建標準化,通過抓好隊伍建設、落實黨員教育、規范組織制度等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關鍵一招。
1.抓隊伍建設,發揮黨組織“頭雁”作用
上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和指導,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保障黨內民主原則在基層黨組織內得到全面貫徹,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長期任職而又無所作為的難題,實行能上能下機制。加強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隊伍建設,選拔、培養和使用政治素質過硬、群各種工作能力強的黨員充實農村基層黨組織班子隊伍,破解農村基層黨組織班子人員老化、素質不高等問題,充分發揮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頭雁”和“領頭羊”作用。
2.抓黨員教育,確保組織生活規范化
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對普通黨員的組織、教育和管理作用,確保農村黨組織組織生活規范化,組織活動開展常態化,既要貫徹好、落實好各項“剛性”的組織制度,又要從理想信念、認同理念等“柔性”的主觀因素增強普通黨員的認同感、歸屬感,強化黨員與黨組織一體化的共同體意識。
3.抓制度機制,推進組織建設標準化
以鄉村組織振興為契機,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既體現在規章制度自上而下高度一致性,又體現在黨群服務中心等辦公、服務和活動場所硬件建設的規范化,更要從日常建設、黨務公開、檢查考核、服務群眾等方面設置統一標準,在原則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基礎上允許探索和創新,但禁止籍口于此讓政策走樣、制度變形,要在堅持標準和結合實際中找到平衡點。
三、以組織建設時代化,提升黨組織服務水平
當前,我國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黨組織必須以新指南為方向,做到新擔當新作為。對農村基層黨組織來講,必須緊跟時代,在組織力提升上既要“新”又要“實”,要以實現鄉村組織振興為基礎,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動員能力、配置資源的能力,進而建強黨組織的組織力、戰斗力,提升農村黨組織服務水平和能力。
1.緊扣發展大勢,提升組織動員能力
黨組織組織力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動員能力的高低,能否高效組織動員群眾,直接決定黨組織組織力的強弱。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離群眾最近的一支隊伍,能否緊扣發展大勢,在政治領導、服務群眾、開展工作等方面與時俱進,關乎黨在基層群眾的形象和影響力。因此,對農村基層黨組織來講,嚴格按照要求不斷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把黨組織建設成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政治組織,增強基層黨組織把握發展大勢、提升政治能力和做好群眾工作能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維護群眾利益的能力,進而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增加砝碼。
2.善搭互聯網順風車,促進組織方式現代化
在新時代,“互聯網+組織”建設是實現基層黨的組織工作方式信息化、網絡化的必然路徑,是推動基層黨組織組織方式現代化,適應發展形勢和提升組織能力、組織實效的有效方式。因此,上級黨組織在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上配齊網絡設施,而對農村基層黨組織自身而言,要不斷提升黨組織信息化水平,積極運用現代融媒體技術,發揮QQ群、微信群、小程序、電子報刊、小視頻、自媒體、微黨課等形式多樣的網絡平臺載體的積極作用,創新出更多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信息化組織方式。此外,要利用這些平臺實現,黨組織信息公開化、透明化,縮小黨群之間的信息鴻溝,進而在服務中增進黨群關系,這樣能夠極大地提升農村黨組織的公信力,為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聚齊人氣。
3.拓展組織覆蓋面,夯實黨的組織基礎
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存在著空白點和盲區,是制約組織力提升重要因素。對農村黨組織而言,實現黨組織全覆蓋,是填補組織建設空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加強黨在農村的領導的重要前提,是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的組織保障。因此,對農村基層黨組織而言,一是把握新要求、探索新路子,在私營企業、民營企業、外資、個體戶、社會團體等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建立“兩新黨組織”,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二是引導流動人口成立群團組織,實現黨對農民工等群體的領導;三是把共青團作為開展青年工作的重要抓手,對那些追求上進、思想健康、甘于奉獻的青年加以引導、教育和培養,條件成熟可以吸收入黨,作為新鮮補充血液,進而擴大黨組織的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1]邢澤瑋.社會變革視域下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探析[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9(4):38-44
[2]李長學.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現狀與提升[J].理論導刊,2019(7):23-28
[3]高振崗.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提升組織力的理論探源與實踐路向[J].探索,2018(02):101-106
[4]李桂秋.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政治邏輯[J].黨政研究,2019(5):7
[5]吳成林.鄉村振興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提升[J].長白學刊,2019(1):16-22
作者簡介:
薛瑞敏(1984--)女,漢族,河南濮陽人,碩士研究生,現為中共如皋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基層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