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卓群
摘 要:當今世界是數據大爆炸時代,信息交換頻,傳播渠道廣,更新速度快,在此基礎上建立新型圖書館,應認清形勢,結合實際,與時俱進,全面創新,才能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圖書管理人員具備更高的業務素養,要以服務讀者為宗旨,全面拓展服務意識,精準發現閱讀數據、全面拓寬服務平臺等,進一步推動文化交流、知識傳播,促進圖書事業邁向新的高度。
關鍵詞:圖書館;館員;業務素養;大數據
“大數據”概念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一直處于緩慢生長的“冰川”時代。進入21世紀,計算機迅速發展,“大數據”被越來越多的群體提及并研究利用,開始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尤其到2012年,“大數據”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正式進入“井噴”時代。基于“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而構建的新時代圖書館,圖書管理人員將更加全面掌握讀者的閱讀偏好與習慣,精準分析閱讀現狀與潮流。本文以湖南省某高校圖書館為視野,簡要介紹其在“大數據”時代方面的實踐探索,并在此背景下,圖書管理人員應當具備怎樣的素養,才能不斷推進圖書事業的深入發展。
一、該高校圖書館“大數據”的利用現狀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成為重要的閱讀終端,同時,隨著讀者數量的急劇增加,閱讀年齡不斷優化,必然要求圖書館需要更廣泛的圖書資源,對圖書的需求也呈多樣性,讀者更偏向于方便、簡單、快捷的電子閱讀方式,該高校圖書館順時應勢,提出“跨界”服務方式,以順應“大數據”時代的潮流,主要體現如下:
一是成立信息技術部,全面收集、調取并研究圖書資源的各類數據,不斷拓寬服務方式,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是與周邊地區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共建共享,引入并借鑒其他高校的“大數據”模式,從橫向確保“大數據”的大而廣;
三是構建全面的電子圖書資源,將書籍由紙質信息全面轉變為電子形式,該高校圖書館庫存的書籍均可以在網上以數據的形式查詢、下載,進一步豐富了該高校圖書館的縱向數據資源;
四是通過微信平臺留言、圖書館郵箱、意見箱留言等方式,調取讀者的閱讀喜好、潮流等數據,確保書籍采購、數據形成的準確性。
二、新型圖書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養
1.具備服務積極、主動作為的超前意識
“大數據”時代,需要敏感的“大數據”戰略意識,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牽住“牛鼻子”,做好數據分析、應用,才能實現“大數據”的積極作用。長期以來,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模式是,讀者自主至圖書館借閱圖書,圖書管理人員被動地參與服務,將圖書資源交與讀者,閱讀完畢后,讀者再來還書。這種服務方式效率低,對象單一,讀者也無法對全部圖書進行掌握、了解,導致許多圖書的借閱率不高,形成資源浪費。該高校圖書館引入“大數據”后,圖書資源數據從各方面直線上升,讀者足不出戶,便可獲取各類圖書信息,從而對圖書借閱作出準備的判斷與選擇,提高了圖書資料的閱讀率,具體如下:
(1)紙質圖書方面。該高校圖書館提出圖書薦購活動,讀者可將近期需要閱讀的書籍通過郵件的方式發給采編部門,采編部采購好書籍,將書籍信息入機,直接借入推薦讀者的借閱證號,然后由館員親自送到推薦讀者的手里。這種主動為讀者提供直接服務的方式,省去了一系列繁瑣的環節,讓讀者更直接更快的獲取所需書籍,無形增加了圖書藏量,也讓讀者在獲取所需的知識的同時,減輕了經濟負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數字圖書方面。該高校圖書館與歌德借閱公司合作,在圖書館大廳醒目位置設立多部歌德借閱機,讀者入館即可通過借閱機全面了解圖書資源信息,從而快速、準確地選擇自己喜愛的圖書資源。同時,將服務方式做實,送圖書服務到基層,將中國知網漫游賬號服務下沉,更好地服務學院全體師生,使學生寫論文、做課題的老師查找資料更加便捷,充分享受數字資源的優質服務。
2.具備隱性數據的發現、調取能力
人往往被事物表面而迷惑。“大數據”時代,海量的信息鋪天蓋地,令人眼花繚亂,如何從其中發現并提取有價值的信息變得尤為重要,這需要圖書管理人員具備“鷹”一樣的眼睛,從現有圖書服務的設備、方式等視角,全方位發現、調取各類數據,為技術開發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該高校圖書館建立了強大的后臺數據應用平臺,可以全方位捕捉讀者在歌德閱讀機、圖書查詢機、微信公眾號等數據終端載體留下的痕跡,今年以來,該高校圖書館收集到各類數據達十萬余條,這些數據內涵豐富,意義深刻,充分蘊含了讀者的閱讀習慣、愛好等信息。在此情況下,圖書管理人員必須具備敏銳的觸覺,能夠發現這些數據的深刻意義,全面調取,并加以分析,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化繁為簡,從而真正體現“大數據”的意義,為新時代圖書館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如通過分析數據,該高校圖書館得出結論:讀者偏好于電子閱讀,閱讀方向主要集中于勵志、熱血、就業、愛國等關鍵詞的書籍。該高校圖書館立即轉變服務方式、發展戰略,大膽作出決定,大量增購這些類別的書刊,并不斷宣傳,及時提高圖書普及率。
3.具備挖掘開發、拓寬應用的創新能力
建立在“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即使圖書管理人員發現并提取有價值的數據,如果視而不顧、置之不理,許多有用的信息也會沉入海底,圖書事業便會停滯不前。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圖書管理人員,必須能夠從成千上萬的信息海洋中大力捕捉、挖掘,認真分析,積極創新,進行成果轉化,推動圖書事業跨越式發展。
為加大創新,該高校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號,面對全校師生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實習學生由于不在校,借閱圖書非常不便,無法及時享受圖書服務。針對該種情況,該高校圖書館結合實際,建立了實習基地移動圖書館,服務對象主要集中于實習生,服務特色是專門提供一些與就業有關圖書,不但豐富了基地干警和實習生的業余生活,也增強其提前適應社會的能力。
同時,該高校圖書館還專門成立了信息技術部,負責大數據的調取、分析以及技術的開發、應用與創新,如順應潮流,在微信公眾號基礎上開發小程序、小軟件:
一是開發圖書資源的推送平臺,方便全院師生及時查詢新上架的書籍以及了解自己的閱讀動態和時間,從而更全面規劃閱讀過程,化繁為簡,方便快捷,節省大量到圖書館查詢的精力;
二是開發入館教育小程序。傳統的入館教育形式是,先根據新生課表,利用新生無課的時間進行入館教育:第一步,組織新生到圖書館一樓報告廳;第二步,組織新生看圖書館宣傳片,聽圖書館館員講解相關注意事項,以及每個樓層藏書布局;第三步,組織新生到各個服務點進行實地參觀模擬。但是“大數據”時代,這種傳統的模式無法跟上腳步,已經淘汰,該高校圖書館技術員結合實際,認真研究,開發了入館教育小程序,讓學生在手機上輕輕松松就可以完成入館教育,具體模式是:首先關注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進入“微服務”模塊,新生輸入個人信息登錄及驗證完,就可以進入答題模式,答題完畢后,提交即為完成入館教育。相比傳統模式,新模式既省時又省力,還能從后臺數據及時反饋完成程度及效果。沒有什么比用科技的手段來展現科技更吸引眼球及震撼心靈了,這就是大數據時代產物帶來的便捷和高效率。
三是開發書架排架管理系統。每個書庫圖書管理人員統計各個書架上所有的索書號到排架管理系統,倒架及時更新,讀者搜索所需書籍時,會顯示所需書籍具體在幾號書架,促使讀者及時了解該書架下的書籍屬于何類,方便讀者在書庫查找書籍。
“大數據”為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總的來說,機遇大于挑戰。在日新月異的圖書服務模式中,圖書館每天都會呈現各種各格的數據:結構化的、半結構化的、非結構化的,這必然要求,圖書管理人員必須全面提升自我,具備各種各樣的業務素養,才能緊跟新時代,從而在復雜的圖書服務事業中應對自如,從而在新起點的圖書服務事業中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