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華
摘 要:在經濟發展、社會日益多元的今天,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單親家庭的子女獨立能力差,智力與學業相對落后,性格與性別異化,人際關系失調等諸多因素,那么怎樣對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與管理,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問題,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樹立責任意識,發揮各自的作用,形成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的合力,為這些社會特殊的孩子們撐開一片未來的藍天。
關鍵詞:單親家庭;心理等諸多問題;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合力
一、前言
據統計,目前我國單親家庭子女人數已達到百萬之多。單親家庭子女在成長中更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對他們的教育就變得更為敏感和棘手,這已經成為在眉睫的急需解決的事情。因此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在對這些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時,更需要結合起來運用科學的方法恰當加一引導。
二、單親家庭子女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1、獨立生活能力差,不能自主
在喪偶或離異之后,單親父母們心懷愧疚,這使他們忽視了嚴格要求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則,一切都依著孩子,寧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更有許多單親家長與孩子相依為命,把孩子當做唯一的希望,唯孩子不安全,過不好,對孩子生活大包大攬,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結果受這樣過度保護的孩子即使貌似成熟的高中生,仍然是事實不能獨立,缺乏獨立意識,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
2、情緒不穩定,容易感到憤怒恐懼,悲傷
父母離異,家庭破裂會導致子女情感受到傷害,心智的發展出現障礙。其具體表現為:(1)暴躁易怒:父母離異給孩子精神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2)冷漠孤獨:父母離異后,由于被疏遠而產生抑郁,離異單親家庭學生一般不愿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戒備。(3)焦慮:那種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攻擊,相互敵視。(4)恐懼自責:離異單親家庭孩子當意識到自己到每種危險而自己有無法擺脫時由于找不到安全的依賴而產生恐懼,而且會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做出偏低的評價,如自責、自我鄙視等等。
3、智力和學業相對落后
單親家庭子女常常情緒不穩定,對學習自然要造成很大的影響。有些單親家庭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家庭的傷痕使他們內心蒙上濃重陰影。這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學習成績的低下又會阻礙他們自信心和能力的發展,這是一種嚴重的惡性循環。
4、人際關系的失調,自我封閉,主觀偏見
單親家庭子女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完整的,溫馨的親情,在社交興趣,信任程度,交往頻率都會較低,這樣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就受到了局限,很容易變成心理封閉、自卑、憂郁、冷漠的狀態。一旦沒有人去正確地引導,時間久了,勢必要找到機會去宣泄,必將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5、性格和性別異化
父母離異的家庭,既剝奪了子女學習的楷模,又使個體與家庭成員之間,家庭環境之間失去了平衡單親家庭的子女,無法從父母身上學會與異性的相處之道。他們如果與父親生活會對女性產生恨意,與母親生活則對男性產生恨意。
三、單親家庭學生問題的教育與對策
(一)學校對家長應樹立責任意識,注意教育與愛的統一
作為單親家庭的家長,無論孩子的護養權是誰,無論婚姻的過程和結局如何,都應該樹立起責任意識,承擔起教育和愛的責任,不要向子女隱瞞真相,更不能惡意中傷對方或者終止沒有撫養權的一方前來探望子女。
(二)學校發揮主導作用,進行愛的補償
1、加強家校聯系,用愛心撫慰學生心靈的創傷
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須先當好孩子、家長的知音,主動找他們談心,從生活學習上等各方面幫助他們,尤其要在精神上加以鼓勵,幫他們走出心理的陰影,用愛心撫慰學生心靈的創傷。
2、心理減負,幫助單親家庭子女樹立積極的樂觀人生觀、價值觀
孩子的世界與大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紅皂白,便會極大地阻礙孩子的發展。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我們要細致深入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培養他們的健全的個性使他們融入朝氣蓬勃的班集體生活之中。樂觀地面對和克服一切困難。
3、搭建平臺讓學生在集體中超越自我,找到成就感
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定期組織一些活動,例如,演講,歌詠、書法、作文、舞蹈、球類、田徑等等,鼓勵單親家庭學生積極參加,借助這些活動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樹立自尊形象,讓他們超越自我,找到成就感。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4、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
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充分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對單親學生要以愛的補償:要理解,要尊重,信任單親家庭學生。保證單親家庭學生的隱私,創建友愛的教育氛圍,通過融洽和諧的集體交往氣氛,消除單親家庭子女過強的自尊心,緩解心理負擔,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和同學之間的友愛。
四、社會要引造和諧的氛圍,共同關心單親家庭孩子的成長
社會要利用各種形式的輿論宣傳,充分利用鄉村、社區的教育資源,健全聯系網絡,成立專門機構,派專人負責進行管理,并利用社會熱心人牽線搭橋,開展有益的活動,關心單親家庭子女的成長,在思想上引導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心靈上撫慰他們,在精神上激勵他們,并及時與家長和學校取得聯系,共同商討、研究以期收到極好的效果。
五、結論
總之,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方的努力,才能形成實效。我們必須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幫助他們。為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撐開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席薇.單親家庭學生的學校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金泰來.淺談心理危機干預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以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為例[J].才智,2012(10):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