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橋秀
數學是一門實用的科學。因此,我們不能僅僅以掌握知識為教學目標,其更重要的教育價值是要承載起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應用能力。本節《乘法分配律》一課,教師以生為本,智慧啟導,從現實情景中引出數學現象,緊扣乘法意義,讓學生親歷發現規律——說理驗證——歸納概括——反思拓展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與應用能力。
一、已有經驗出發,緊扣乘法意義,感知乘法分配律
(一)情境感知
1.問題情境:紅古田紀念章,一個4元。男游客25人,女游客8人。每人買了一個同樣的紅古田紀念章,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列式解題。
2.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3.想想這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評析】教學中所呈現的生活數學學習材料,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凸顯學習材料的差異,借助情景這一較為直觀的載體,把生動的生活情景融入到簡算的教學實踐中,將乘法分配律的學習與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有機地結合起來,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促進學生對新知識初步建立感性認識。
(二)算理感知
1.出示:①(100+3)×9
師:這個算式表示幾個幾的和?
生:103個9的和。
再補充出示填空: =□×9+□×9
生:100×9+3×9
師:是真的嗎?來,咱們一起來算一算驗證!(學生驗證)
師:看來這103個9的和可以拆成?
生:100個9的和加3個9的和
師:那從右往左怎么說呢?
生:100個9的和加3個9的和可以合成103個9的和
2.出示:②(100-2)×8
師:這是幾個8的和?
生:98個8的和。
再補充出示填空:=□-□
師:會做嗎?同桌說說看。
同桌兩人合作。
匯報:(100-2)×8=100×8-2×8
師:(指板書“=”)真的會相等嗎?咱們也來算算!
師:那從右往左怎么說呢?
生:100個8的和減2個8的和是98個8的和
【評析】運用乘法的意義引導學生進行猜測,通過計算驗證猜想,對算式順向與逆向的觀察與思考,分析與表達,讓學生進一步依據乘法的意義感知乘法分配律。
(三)推理感知
1.課件出示:
師:這是幾個幾的和?
生:19個25的和。
師:這19個25的和,除了這樣表示,還可以這么表示?
課件出示:25×(□○□)
師:交換一下,也表示19個25的和。那這19個,你會想成幾個和幾個呢?
生:10+9!
師:哦,你用的是加法!那還可以想成?
生:減法!
課件補充出示:□×□○□×□
2.師:來,這樣你們能解決嗎?好,下面請學習小組討論討論!
小組合作。
匯報:……
【評析】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數學本質,結合乘法意義,采用開放式的題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由拆分19個25,答案是多樣的,學生在不自覺地利用乘法分配律來進行拆分“幾個幾”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意義表象。
二、展示概括歷程,挖掘規律內涵,理解乘法分配律
師:看,我們列出了這么多算式,那這算式里面還藏著什么秘密呢?一齊來找找看。
1.引導概括乘法分配律意義前半句
師:左邊的算式,它們都表示什么?
生:幾個幾的和
師:那這“幾個”,算式直接告訴我們了嗎?
生:沒有!
師:是怎么得來的?
生:用加法算出來,兩個數的和。
師:那(三四道)用什么法算的?
生:用減法算出來,兩個數的差。
師:那左邊的算式可以怎樣表述?
生:兩個數的和(差)與一個數相乘。
2.引導概括乘法分配律意義后半句
師:那右邊的這4道算式呢,表示?
生:幾個幾的和加幾個幾的和或幾個幾的和減幾個幾的和
師:這“幾個”和左邊有關系嗎?
生:這“幾個”就是左邊括號里的數。
生:25和8都是左邊算式加法中的加數。
生:100和3也是左邊算式加法中的數。
師:右邊算式我們可以怎樣來表述?
生: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減)。
師:剛才我們通過舉例,有序觀察算式,利用算式的乘法意義,概括總結,得出了乘法分配律。
【評析】教學中,老師在引導學生采用不完全歸納法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時,讓學生經歷觀察、交流、概括、表達,補充等思維活動,從整體、縱向、橫向去把握數學本質,引導學生從乘法運算意義的角度深入地理解與掌握乘法分配律。將乘法分配律與乘法意義手牽手,實現知識間的溝通與整合。
總評:
1.考慮已有經驗,把準教學起點
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到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在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及乘法計算中也感受到乘法分配律的應用。同時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教學中,老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能力,從乘法的意義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與思考,合作與交流,猜測與驗證。運用數形結合,將抽象的乘法分配律變得具體形象,看得見摸得著。
2.緊扣乘法意義,挖掘規律內涵
將對數或計算的思考拓展到最基本的數學概念上,找到牢固的認知依靠點,從而實現認知同化或順應的發生,達成新舊知識的融合,這是學生最有效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這節課中,老師通過緊扣乘法意義來引導學生感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內涵,同時也要從乘法意義上理解乘法分配律表達中兩部分的意義。引導學生在不斷觀察、思考、計算、對比中發現(a+b)個c的和等于a個c的和加b個c的和。從而實現乘法分配律和乘法意義的溝通,讓深度學習真正發生。
3.展示概括歷程,明確規律之理
本課教學中,老師不僅僅是讓學生“會算”,更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算”的過程學會思考,理解“為什么這樣算”,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緊扣乘法意義,引導學生通過情景感知——算理感知——推理感知,在算用結合中感知乘法分配律。通過豐富的學習素材,在探索的基礎上觀察算式、發現規律、嘗試概括、把知識模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