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走入“面值退市”區間的個股不再像以往那樣可以輕易“咸魚翻身”,而市場追捧的個股股價卻可以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本周大盤筑底盤整,貴州茅臺卻沒有“回望一眼”,以1240元的股價為A股增色不少。貴州茅臺的表現帶動了百元以上高價股的集體上行。截至本周五,市場中的“百元股”共有35只,剔除15只今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有10只個股在本周繼續創出歷史新高。
這些百元股明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白酒、醫藥為代表的大消費領域,如貴州茅臺、長春高新、邁瑞醫療;另一類是以5G和芯片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如卓勝微、圣邦股份。
在看到這些百元股“核心資產”或“行業細分龍頭”標簽的同時,它們還是機構重倉股。
只要談及機構重倉,許多投資者會搖頭質疑:機構抱團結束,就是這些個股的末日。
可實際上,好企業一直是稀缺的,而且好企業不需要資金來抱團,只是資金在搶好企業時“碰到了一起”。引用藥品領域常用的一句話,這好企業通過了市場的“一致性評價”。
因此,無論市場盤整與否,好企業終歸會自帶上漲動能,也會給它的投資者創造長期較高回報。也因此,高價股非但不可怕,反而讓投資者的選擇變得更加明確。
2019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