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
摘 要:基于管理角度而言,信息化實質上屬于近年來所產生的全新管理思維和方式。信息化建設在圖書管理方面應用先進的科學信息技術,全方位、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圖書,使讀者獲得更為高效和優質的服務。本文闡述了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特點,分析了創新圖書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意義,并提出了創新加強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圖書管理;模式創新
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質上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圖書管理工作的創新,其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使得圖書管理趨于數字化、知識信息傳播網絡化、圖書管理工作智能化,圖書管理工作智能化可以細分為基本管理工作智能化和圖書管理現代化。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在圖書管理工作中融入科學化設計,使得圖書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大大降低人工操作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誤操作行為,有效促進圖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圖書管理模式特點
(一)圖書借閱更為快捷
傳統圖書管理形式太過復雜,圖書借閱過程也極為繁瑣,讀者在借閱過程中要在書架上尋找很久,然后再按照借書流程經歷各種登記才能夠獲得書籍,使得讀者和圖書管理人員會在這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當前移動互聯網終端和PC設備的廣泛應用有力推動辦公和網上學習向無紙化方向發展。目前,在較為先進的圖書館中,讀者只需要從相關終端檢索所需要的書籍,就可以進行在線閱讀,此操作方式極為簡便,備受廣大讀者的青睞,圖書管理人員也因此降低了工作量,便捷的借閱過程也為讀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二)趨近于無限的存儲量
傳統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為缺乏足夠資金支持而無法保證其建設規模,圖書存量也較少,導致同一本書的館藏量只有3~5本,嚴重制約了讀者的借閱需求,很多熱門書籍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在圖書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可以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改善。相對于實體圖書而言,數字化圖書資源所占空間極小,但其所能夠擁有的數字資源量遠大于實體圖書,并且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跨地域的資源共享,能夠有效推動科學文化的發展。
二、創新圖書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重要意義
圖書管理工作是保障圖書館穩定運行、促進圖書資料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在信息化背景下,對圖書進行信息化管理能夠顯著提升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信息化時代下,信息間的交流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資源能夠實現實時共享,且可利用的資源范圍明顯上升。圖書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可以有效提高文化資源的傳播速度,擴大信息資源的影響范圍,以確保讀者能夠充分應用圖書資料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和文化素養;而且信息化時代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通過提升圖書管理的水平,能夠幫助讀者獲得更為豐富的圖書資源,從而為促進各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并提供高質量的材料信息,促進科研建設項目的推進,進而有力推動社會科學的發展;同時,強化圖書管理工作也是弘揚華夏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載體,閱讀書籍能夠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有效促進文化發展。所以,創新圖書管理信息化模式能夠更好的促進文化傳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當前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無法有效共享數據資源
傳統圖書管理模式側重應用信息技術優化館藏、查詢和分類等方面工作,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圖書資源和信息逐漸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在此背景下,圖書管理除了需要繼續管理傳統的紙質書籍之外,還需要做好對視頻、音頻以及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的管理。但需要明確的是,由于當前存在部分技術限制,導致各圖書館之間無法有效共享所有數據資源,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需要占用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將原本的傳統紙質書籍全部處理為電子數據;第二是各圖書館之間未能實現有效的數據共享,所以出現無法有效共享數據資源的情況。
(二)圖書管理人員與讀者之間缺乏實質性的交流溝通
只有確保圖書管理人員和讀者之間有效合作,才能夠落實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只有讓讀者充分參與到其中,并以親身體驗來感受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所具有的優勢,才能夠使其主動與圖書管理人員合作,促進圖書管理信息化發展。但是,在當前很大一部分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圖書管理人員未能與讀者之間進行充分交流溝通,無法從讀者方面獲得信息化建設相關建議,導致目前進行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基本都是圖書管理人員的單方面行為,并未考慮到讀者的實際使用體驗,所以很可能會出現在完成信息化建設工作之后,讀者使用體驗下降的情況。
(三)對數據資源利用率存在不足
隨著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逐漸深化,紙質書籍正逐漸被數字化、電子化書籍所替代。就實際情況而言,當前讀者對于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當前社會已經處于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從各類網絡和媒介獲得足夠豐富的信息,所以書籍方面的信息渠道就不再是唯一選擇。
四、信息技術背景下圖書管理模式創新措施
(一)健全完善圖書管理系統
當前由于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想要實現所有圖書館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存在較大難度,但圖書管理部門應當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盡可能開發能夠體現自身圖書管理特點和發展要求的圖書管理系統平臺,所構建的系統平臺必須要擁有至少以下兩方面的功能。
第一要具備互動功能,能夠通過該平臺實現圖書管理部門與市場、讀者以及出版社三方面之間的交流溝通,確保互動機制健全完善,使圖書管理系統平臺應用信息化技術后,能夠將圖書出版之后所有需要涉及的環節都表示清楚,并且充分整合所有環節的服務內容;第二需要具備聯動功能,該功能可以讓圖書管理系統平臺具有聯動效果,從而充分體現圖書管理系統平臺與出版社、市場以及讀者之間的聯動和影響,讓圖書管理人員能夠第一時間了解三方的需求情況,以確保圖書管理的活動具有針對性。
(二)提升圖書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加強與讀者交流
在建設圖書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圖書管理人員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水平,除了需要掌握圖書管理業務的基本職業技能之外,還必須要熟練掌握基本的網絡操作和必要的網絡安全知識,更好地順應當前時代發展需求。所以,圖書管理人員應當接受專業的培訓活動。首先,要確保圖書管理人員能夠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觀念,以科學、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圖書市場動向、挖掘社會熱點,不斷積累自身的文化知識儲備,確保能夠為每一位讀者提供更為準確和專業的指導與推薦服務;其次,要加強對圖書管理人員基本業務能力和科學信息網絡技術的培訓,促進其應用互聯網技術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應用在線索引、分類采集及協調技術,讓讀者能夠快速從網上獲得所需要的電子信息資源。
(三)構建規范的圖書管理制度,創新圖書管理方法模式
制度是保障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關鍵所在,針對當前我國圖書管理所普遍存在的借出不還、藏書丟失、圖書污損等情況,需要在圖書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并充分借鑒銀行系統的個人征信體制,根據讀者的實際情況構建滿足圖書管理需求的個人信用制度和使用制度;對圖書在借閱和使用過程中所出現的破損或丟失情況,設置明確的賠償標準,通過所構建的相關制度實現對借閱者和圖書管理者的硬性約束,提高其自律意識。只有將個人的信用檔案信息與其自身的名譽有效關聯,才會確保借閱者能夠真正愛惜圖書館的藏書,充分尊重圖書管理人員,大大降低不良現象出現的幾率。
同時要創新圖書管理方法模式,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或開發相應的APP,構建相應的交流溝通平臺,實現圖書管理人員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并滿足讀者通過平臺借閱和預定圖書資源的需求,要盡可能將這一溝通平臺構建成為促進圖書管理人員和讀者之間交流的渠道,讓圖書管理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詳細了解讀者的真實反饋情況,從而在此基礎上采取合理的措施改革來創新圖書管理的方法與模式,使得讀者可以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服務。此外,還可以通過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幫助圖書管理人員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盡可能減少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簡單步驟,促進圖書管理向著科學化和電子化的方向發展,強化信息技術在圖書管理方面的應用。
五、總結
高質量的圖書管理工作能夠有效促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但目前我國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所以,各圖書館應當主動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技術,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采取措施,健全圖書管理系統,提升圖書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并做好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工作,構建規范的圖書管理制度,積極創新圖書管理方法模式,改革創新信息化背景下的圖書管理模式,切實提高其知識的傳播能力。
參考文獻:
[1]喬秀珍.基于智能推薦的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J].微型電腦應用,2018(12):79-81,85.
[2]莫仁.互聯網時代下的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淺談[J].才智,2018(35):233.
[3]榮婷.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圖書管理模式創新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0):101-103.
[4]劉昌潤.基于傳統模式背景下的電子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