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宇
摘? 要:本文為了改變排球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好的弊端,驗證階梯式教學法在排球教學中的效果,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科研方法,在長春師范大學進行教學實驗結果表明,實驗前對兩班學生身體形態、身體素質、排球專項素質進行對比發現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實驗后實驗班排球專項成績要顯著高于對照班。
關鍵詞:階梯式教學法? 排球教學? 實驗
中圖分類號:G842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117-02
排球運動即不像籃球運動一樣需要雙方運動員直接進行身體對抗,又無需像足球運動一樣需要過人的耐力與體力才能完成一場比賽,正是因為如此,排球運動逐漸受到了青少年的喜愛。現如今,排球運動逐漸進入了高校的體育課堂,雖說排球運動有著種種優點,但排球比賽的順利進行需要運動員扎實的基本功與技巧,在高校進行排球教學,教師教授枯燥的排球基本功,使學生逐漸在課堂中失去了對排球運動的興趣。階梯式教學法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法不同的是,階梯式教學法轉換了課堂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地位,使學生成為了課堂中學習的主體,教師從旁進行輔助。通過對長春師范大學排球教學中運用階梯式教學法,驗證階梯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優劣,為日后的教學改革提出合理建議。
1? 階梯式教學法概念
階梯式教學法是外國學者加涅進行設計并完善的,是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設計六個階梯,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第一階梯為概念獲得,在進行學習之前,先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概念進行查閱,進行自主理解與了解,找出自己不理解之處;第二階段為加涅模式,加涅模式中教師應提示學生回憶之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第三階段為案例教學,教師通過一系列案例使學生了解知識,找出疑問;第四階段為探究式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疑問進行探究式學習;第五階段為項目教學,教師具體進行講解;第六階段為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教師講解自主學習。
2? 兩班學生身體形態對比
對照班的學生身高為(178.35±4.36)cm,實驗班的學生身高為(177.68±6.11)cm,兩班學生身高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t值為6.252,P值為0.235,大于0.05,兩班學生在身高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班的學生體重為(66.22±8.14)kg,實驗班的學生體重為(68.21±7.31)kg,兩班學生體重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t值為5.271,P值為0.615,大于0.05,兩班學生在體重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綜上所述,兩班學生在身高、體重兩項指標中不存在顯著差異。
3? 兩班學生實驗前身體素質與排球技能對比
實驗前對照班的學生50m加速跑秒數為(6.89±0.29)s,實驗班的學生50m加速跑為(7.02±0.17)s,兩班學生50m加速跑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P值為0.341,大于0.05,兩班學生在50m加速跑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班的學生1分鐘仰臥起坐為(36.24±4.12)個,實驗班的學生1min仰臥起坐為(35.09±5.16)個,兩班學生1min仰臥起坐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P值為0.631,大于0.05,兩班學生在1min仰臥起坐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班的學生立位立體前屈為(6.28±2.06)cm,實驗班的學生立位立體前屈為(6.34±2.02)cm,兩班學生立位立體前屈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P值為0.151,大于0.05,兩班學生在立位立體前屈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實驗前對照班的學生墊球得分為(55.21±14.24)分,實驗班的學生墊球得分為(56.39±12.54)分,兩班學生墊球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t值為5.124,P值為0.512,大于0.05,兩班學生在墊球得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班的學生傳球得分為(57.96±12.19)分,實驗班的學生傳球得分為(58.20±13.82)分,兩班學生傳球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t值為4.185,P值為0.185,大于0.05,兩班學生在傳球得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班的學生扣球得分為(52.11±6.85)分,實驗班的學生扣球得分為(51.96±5.37)分,兩班學生扣球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t值為4.817,P值為0.553,大于0.05,兩班學生在扣球得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4? 兩班學生實驗后身體素質與排球技能對比
實驗后對照班的學生50m加速跑為(7.02±0.36)s,實驗班的學生50m加速跑為(7.03±0.19)s,兩班學生5m加速跑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P值為0.341,大于0.05,兩班學生在50m加速跑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班的學生1min仰臥起坐為(37.49±4.51)個,實驗班的學生1min仰臥起坐為(37.58±5.56)個,兩班學生1分鐘仰臥起坐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P值為0.631,大于0.05,兩班學生在1分鐘仰臥起坐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班的學生立位立體前屈為(6.36±2.11)cm,實驗班的學生立位立體前屈為(6.42±2.09)cm,兩班學生立位立體前屈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P值為0.151,大于0.05,兩班學生在立位前屈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縱向研究,在50m加速跑中,對照班實驗前后經過對比,P值為0.454,實驗班實驗前后經過對比,P值為0.259,不存在顯著差異;在一分鐘仰臥起坐中,對照班實驗前后經過對比,P值為0.513,實驗班實驗前后經過對比,P值為0.235,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立位立體前屈中,對照班實驗前后經過對比,P值為0.512,實驗班實驗前后經過對比,P值為0.643,不存在顯著差異。
5? 結語
在實驗前對兩班學生身體形態、身體素質、排球專項素質進行對比發現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原因是未經過系統訓練和排球技能的學習。在實驗后對兩班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對比發現,兩班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原因是體能的增加是經過日積月累長久的訓練,每周兩次的排球課并不會對學生體能有顯著性改變。在實驗后對兩班學生排球專項素質進行對比發現,兩班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班成績要顯著高于對照班,原因是階梯式教學法對排球專項素質的提高效果較好。
當前普通式教學法進行排球教學過于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建議教師可以結合階梯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利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課堂的主體由教師轉為學生,教師在課堂中要多注意觀察學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雖然通過實驗數據可以看出階梯式教學法要好于傳統教學法,但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全然否定傳統教學法,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犀.高校排球教學影響因素探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10):78-82.
[2] 趙曉霞.微信平臺在高校體育教育排球普修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 劉寧凌,周劍鋒,李慧明.微格教學對師范院校體育專業學生排球教學技能培養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8(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