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蕾
摘? 要: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對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提升學術研究深度,需要相關人員重點掌握其方法意識與問題意識。本文從高度、角度、尺度三方面分析了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中的“三度意識”,提出了通過“三度”的深挖能夠實現學術研究創新的理念。同時,強調了“三度意識”與基礎思維、深度思維結合的對保證研究人員在學術研究中占據制高點的重要意義,并以民族體育及民間體育作為切入點,闡述了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體育人文社會學? 方法意識? 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80-05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177-02
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對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促進了基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人類科學精神文明引導的體育事業發展。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體育人文社會學展開了多樣的探究,發展至今,學科分化的趨勢更為明顯。當前,民族體育或是民間體育的發掘與研究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其對體育人文社會學也產生的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相關人員的方法意識以及問題意識,都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推動了新的體育人文社會學方法與問題意識形成。
1? 體育人文社會學的方法意識分析
1.1 “三度思維”
1.1.1 高度
在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中,想要確保研究結果達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須要在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這要求著相關人員在進行某一課題的研前,要對完成相關資料的準備與調查,重點對該課題中已經有所研究成果以及沒有相關研究成果的不同部分展開劃分。換言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中“高度”的體現主要在研究前人未研究過的領域或項目,實現內容上的創新。另外,在研究理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原有的研究項目運用新方法、新資料展開后續研究,也可以歸為創新研究范疇中,體現出了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高度”。
1.1.2 角度
在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中,角度包含著選題的視角和方向,也包含了研究方法的選取。在進行實際的選題過程中,研究人員需要重點關注貼合實際、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嚴禁存在好高騖遠的思想,避免選題框架與話題宏大但是價值不高的問題。在進行研究角度的選擇中,相關人員可以在保證研究價值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完成,利用興趣作為持續研究的動力,杜絕盲目跟風的行為。另外,在角度的確定過程中,相關人員還可以在保證研究價值的條件下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完成。例如,徐曉光教授在研究人類學時較為關注歷史學及法制史的研究方法的應用。在實際的研究中,重點展開了相關史料的收集,掌握了最新的研究資料,推動了其研究成果價值與科學性的提升。
1.1.3 尺度
在“三度思維”中,尺度相關研究人員最后需要注意的一項,其是一個較為具體的問題。在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中,“深描”是一種較為常用的寫作手法,要求著相關研究人員不能用過于夸張以及連接過廣的方式完成恰當的表現。例如,在《清水江龍舟競渡中的社會規則與禮物互惠》一文中,從“姑舅表婚”“還娘頭”等角度完成了對少數民族婚姻關系的研究,并通過進一步擴展,將清水江的地域背景、龍舟習俗的發展等也納入了研究范疇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對小角度問題的深挖,最終引入了大問題的思考。
1.2 學術研究的思維模式
1.2.1 基礎思維
為了進一步提升在更加激烈的學術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相關人員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就當前的思維模式來看,可以劃分為基礎思維以及深度思維。其中,對于基礎思維來說,其主要代表學術研究中的一般的方法訓練。這一思維指導著相關人員形成了學科思維,提升了其專業能力。但是,也將研究人員的思維局限于了所學專業本身的知識范疇中。所以,僅僅具備基礎思維并不能更好的提升相關人員的科研實力。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學術競爭中占據更好的優勢,相關研究人員必須要形成深度思維。
1.2.2 深度思維
深度思維要求著相關研究人員要對研究項目展開深度拓展,涉及到了上述的“三度思維”。在“三度思維”的指導下,研究資料、內容以及研究方法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創新,轉變了研究人員整體的學術感官,使其在學術研究中取得創新的進展。
總體來說,為了進一步提升在更加激烈的學術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相關人員必須要將基礎思維與深度思維僅從結合,并利用“三度思維”,確保其在學術研究中占據較高的優勢。
2? 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問題意識分析
2.1 貼近實際的學術研究
現階段,我國的學術研究中對“真問題”研究更加重視,這要求著相關人員要認識到“學術研究不應建立在空中樓閣上,而應該實現廣接地氣”這一理念。換言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要更加貼近實際,與我國體育改革與轉型相互促進。例如,對于少數民族體育來說,其中已經有一部分已經列為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這就涉及到了主導權的問題。在進行少數民族體育活動的發掘中,單單依靠民間資本的李來給你遠遠不夠,此時,政府應當發揮出其經濟優勢,并依照原本的方式進行運作,避免過度干預導致的活動“走樣”[1]。
2.2 重視民族體育資料的采集
在我國長時間的發展中,各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歷史,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導致我國很多地區少數民族史的研究文獻并不充分,相應的歷史記載可能僅包含一些短篇的話語。有一些民族體育活動的記載包含案例,但是這種情況概率較低,無法將其作為研究中的有印證力的、系統的參考資料[2]。此時,就需要相關研究人員通過采訪、實地調研等完成口述資料以及田野資料的收集,實現對歷史記載資料的補充。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研究人員要重點關注田野資料的采集。在中原地區已經消失的行為、習俗、資料等,受到地理位置、文化等影響,在少數民族地區依舊有所保留的情況較多,所以,在進行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中,特別是在進行民族體育文化的研究中,要重點展開少數民族地區的田野工作。
2.3 形成基于民族體育的問題意識
相關研究人員要認識到,體育活動特別是民族體育活動來說,其中存在的一些體育法規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換言之,體育法規則中一些核心的元素在不同的文明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例如,在侗族、苗族以及古代羅馬的斗牛活動中,若是前面的人擋住了后面的人的視線,后面的人就可以利用石子打前面人的腦袋。這在斗牛的體育法中是允許的,但是不可以放到日常生活中。另外,相關人員還要認識到民族體育活動是存在一定的禁忌的。在實際的研究中,要側重于對時間、人員等方面的禁忌在民族體育中發揮的功能展開探究。
3? 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體育或是民間體育的發掘與研究推動了新的體育人文社會學方法與問題意識形成。在進行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中,相關人員必須要將基礎思維與深度思維僅從結合,并利用“三度思維”,確保其在學術研究中占據較高的優勢。同時,要重點展開貼近實際的學術研究、重視民族體育資料的采集,并形成基于民族體育的問題意識,推動體育人文社會學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志鵬.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淺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253-254.
[2] 趙毅,韓進飛.體育人文社會學的方法意識與問題意識——徐曉光教授學術訪談錄[J].體育與科學,2016,37(1):9-13,53.
[3] 宋堃.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現狀及發展探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