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毅



摘? 要:主要采用錄像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對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技術統計進行動態分析,以揭示世界女排發展規律,為中國女排備戰重大比賽提供指導。研究表明,世界女排的發球攻擊性增強了,攔網失誤逐漸減少,防守能力正在提高。中國女排應該重視一傳技術和專位防守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關鍵詞:女排? 世界杯? 技術統計? 動態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195-05
Abstract: The video and statistics analysis on women volleyball World Cup VI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re used to reveal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women volleyball,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China women volleyball team to prepare for major important competitions. Studies show that the world women volleyball team offensive enhanced, blocking errors decreased, and defensive ability is increasing. Chinese women volleyball tea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ment of transfer technology and the defensive ability.
Key Words: Women volleyball team; World Cup; VIS; Dynamic analysis
動態是指各種現象不同時間的發展過程。事物的某些統計指標隨時間變化而形成的數據序列,便稱為動態數列。用動態數列分析某些指標隨時間變化而發展的趨勢、特征和規律稱為動態分析[1]。對近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動態分析,不僅可以考察這些年來世界最高水平女子排球賽技術發展變化的速度、方向與規律;而一旦掌握了世界排球技術的發展規律,還可以對未來的該項目的發展趨勢進行準確預測,這些都將為中國女排今后的訓練和管理提供指導。
相比以往的研究,本文存在以下明顯不同。一是研究的對象不同,過去的研究較多的關注一次賽事的研究[2-7],縱貫研究較少,且僅關注男排[8],女排鮮見報導;二是統計方法有所不同。過去的研究較多使用原始數據比較,本文將原始數據轉換為相對分數在進行比較,以增強數據的可比性[9],更能判別各項技術的發展動態。由于每次比賽分組的不同導致對手的強弱不同,對抗程度存在巨大差異;而且就一次比賽而言,不同技術的難度和對比賽勝負貢獻度不一致,這兩點必然導致數據比較的參照系不一致。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主要技術指標發展動態。本研究的全部數據來自國際排聯官方權威公布(http://www.fivb.com/)的技術統計指標。這些技術統計指標包括得分(扣球得分、攔網得分、發球得分以及總得分)、發球(直接得分、發球失誤、一般、發球總數、每局效率)、一傳(到位、失誤、一般、總數、一傳到位率)、傳球(跑動傳球、傳球失誤、靜止傳球、總數、每局效率)、扣球(成功、失誤、得分、總數、成功率)、攔網(得分、失誤、一般、總數、每局效率)、防守(成功救球、防守失誤、一般、防守總數、每局效率)。
1.2 研究方法
1.2.1 數理統計法
分別使用最新的Excel和SPSS軟件對獲取的全部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首先通過T標準分法將其標準化,計算公式為T=10Z+50[9]。然后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較近三屆各指標的差異是否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2 錄像分析法
為了理論聯系實際,從互聯網上調取了近三屆女排世界杯主要比賽視頻觀看并研究。
2? 研究結果與討論
2.1 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得分、發球、一傳、傳球技術動態變化
扣球、攔網、發球是排球比賽的三個主動得分環節,高水平比賽中主動得分能力的強弱往往決定比賽的勝負[10]。
通過表1可知三屆世界杯總得分基本持平。但是具體得分指標的變化有所不同,扣球得分由大到小依次是2015年>2007年>2011年;攔網得分2011年>2007年>2015年;發球得分是2015年>2007年>2011年最低。同時,圖1還揭示2007年、2011年得分比較結果是,扣球得分>攔網得分>發球得分;但2015年有了新的變化,是扣球得分>發球得分>攔網得分。毫無疑問,扣球一直主要得分手段,其他得分技術為輔。2015年的得分技術排序有所不同,發球得分躍居第二,超過了攔網得分。經檢驗,三屆女排世界杯的各項得分技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扣球得分=0.007,P扣球得分=0.993;F攔網得分=0.128,P攔網得分=0.880;F發球得分=0.452,P發球得分=0.636;F總得分=0.000,P總得分=1.000)。這說明,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得分技術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但變化幅度不大。
表2揭示,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發球失誤由高到低依次是2011年>2007年>2015年;有效發球、發球總數由高到低依次是2007年=2011年>2015年;但是發球的每局效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2015年>2011年=2007年。發球各項技術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F發球失誤=0.054,P發球失誤=0.948;F有效發球=0.609,P有效發球=0.544;F發球總數=0.673,P發球總數=0.511;F發球每局效率=2.346,P發球每局效率=0.095)。說明,近三屆女排世界杯中發球技術的變化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三屆女排世界杯,2015年發球得分、每局發球效率最高,而發球失誤最低,甚至2015年女排世界杯發球得分超過了攔網得分,這個最新的變化說明了2015年女排世界杯的發球的攻擊性在增強。2015年女排世界杯賽上冠軍中國隊的張常寧發球技術高居榜首,雖然其整體得分不高,但是中國女排得分每三分張常寧就占一分。張常寧的“沖擊性發球”被媒體稱之為對手的“夢魘”。這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女排發球的攻擊性在增強。
表3揭示,近三屆女排世界杯一傳到位由高到低依次是“2015年>2011年>2007年”。多重比較結果表明:2007年與2015年、2011年與2015年女排世界杯的一傳到位的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00);但是2007年與2011年的女排世界杯一傳到位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871)。這說明,近三屆女排世界杯中2015年一傳到位提高的幅度明顯。
一傳失誤由高到低依次是2015年>2011年>2007年,其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101,P=0.904)。這點與一傳到位正相關。
但是一傳一般、一傳總數以及一傳到位率卻與上兩項指標正好相反,由大到小依次是2007年>2011年>2015年,說明這種指標是逐年下降的,但三項指標三屆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一般=0.448,P一般=0.639;F總數=0.249,P總數=0.780;F到位率=0.079,P到位率=0.924)。
接發球是防守的開始又是進攻的起始環節。排球比賽中常采用的“拼發球帶動攔網”戰術,即是通過高質量發球破壞對方接發球,進而通過攔網壓制對方一攻。因此,接發球質量的好壞與進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關,并關系到在隨后的攻防回合中是否能爭得主動[11-12]。從近三屆世界杯女排一傳的到位率逐漸下降的事實看。至少可以認為,一傳技術與發球技術的發展并不協調,今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各隊應加強一傳技術的訓練。
中國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上的一傳到位率情況究竟如何?學者葛春林等人研究指出[6]:“在接發球到位、半到位以及不到位時,中國隊Vote值均處于較高水平,這說明中國隊雖然接發球到位率較低,但中國隊強大的調整攻能力使得一攻效果得到保障。以此推測,中國隊若能彌補接發球上的弱勢,必然會使一攻中調整進攻比例縮小,整體實力能更上一層。”
李毅均等人研究指出[7]:“本屆世界杯比賽郎平一直重視接發球訓練,在同奧運課題攻關組共同研究基礎上,主力隊員朱婷的接發球能力明顯提高,同時為了彌補主攻朱婷的接發球不足,制定了由接應曾春蕾參與的合理接發球陣型,在不同輪次采用主攻和接應輪換接發球陣型,效果良好。”
世界女排的發展趨勢就是發球的攻擊性增強了,而一傳到位率是下降了,哪一支女排控制了一傳到位率,就極有可能控制比賽的主動權。
2.2 傳球技術動態變化
表4揭示,近三屆女排世界杯跑動傳球最低的是2007年,2011年和2015年跑動傳球均指基本持平,但標準差有所不同,2015年的大于2011年,說明2015屆女排世界杯賽,跑動傳球在不同運動員之間的差異較大。三屆女排世界杯的跑動傳球存在顯著差異(F=4.053,P=0.018),其中2007年顯著低于2011年、2015年,而2011年與2015年的跑動傳球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較之于2007年,2011年和2015年的女排世界杯的運動員的跑動傳球增加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一傳失誤較多,二傳跑動傳球隨之增多;另一方面是二傳的競賽意識增強了,主動傳球次數增加。
傳球失誤得分由高到低的年份依次是2007年>2015>2011年,失誤最多得是2017年。三屆傳球失誤的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F=2.167,P=0.117)。
靜止傳球得分由高到低的年份是2011年>2015年>2007年,三屆女排世界杯靜止傳球得分存在顯著差異(F=10.243,P=0.000),其中2007年的靜止傳球得分與2011年、2015年存在顯著差異,而2011年與2015年的靜止傳球得分的差異不顯著。
傳球總數得分由高到低的年份依次是2011>2015=2007。2011年的傳球總數最高,2007年與2015年基本持平,經檢驗三屆女排世界杯的傳球總數存在顯著差異(F=7.517,P=0.001),與跑動傳球、靜止傳球不同的是,2011年與2007年、2015年存在顯著差異,但2007年與2015年的差異不顯著。
傳球的每局效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2015年=2011年>2007年”。可見,近兩屆女排世界杯的傳球每局效率相差無幾,但明顯高于2007年(F=4.656,P=0.010)。
綜合發球得分、發球、一傳和傳球技術的變化,我們有理由推斷,由于發球的攻擊性增強了,導致各隊發球得分在不斷提高;同時,由于發球的攻擊性的增強,即便沒有得分,也破壞了對方一傳的到位準確性,導致跑動傳球的明顯增加。
2.3 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扣球、攔網、防守技術動態變化
表5揭示,近三屆女排世界杯扣球成功由大到小依次是2015年>2011年>2007年,其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014,P=0.987);扣球失誤由大到小依次是2011年>2007年>2015年,其間差異也沒有統計學意義(F=0.024,P=0.976);扣球總數由大到小依次是2015年>2007年>2011年,其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003,P=0.997);扣球成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2011年>2015年>2007年,其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001,P=0.999)。
近三屆女排世界杯扣球技術中,存在一致性扣球成功、以及扣球得分,是逐屆遞增的。多年的女子排球發展表明,扣球是排球比賽主要得分手段。扣球強則得分多。研究表明[7]:“經過訓練和比賽,中國女排整體扣球進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扣球成功率高,失誤率降低。在郎平帶領下的新一屆中國女排整體的進攻實力和進攻效果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有了大幅度提高,為中國女排奪取2015年世界杯冠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近年來,中國女排涌現了一批世界級的球員,2015年女排世界杯評為MVP最佳運動員的朱婷,其扣球排名第1,在中國女排中無論是扣球得分還是扣球成功率均是最高的[7]。中國女排扣球能力強的運動員還有曾春蕾、袁心玥。中國女排保持了高水平扣球得分的優勢,這符合世界女排發展的趨勢。
表6揭示,近三屆女排世界杯攔網失誤由大到小依次是2007年>2011年>2015年,其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022,P=0.987);攔網一般由大到小依次是2015年>2011年>2007年,其間差異也沒有統計學意義(F=0.064,P=0.938);攔網總數三屆相等,其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000,P=1.000);攔網的每局效率由大到小依次是2015年>2007年>2011年,其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249,P=0.780)。
攔網被視為“防反”的第一道防線,它能直接得分并能削弱對方進攻[12]。中國女排經過多年的訓練摸索,選拔和培養一批身材高大優秀運動員,這不僅在扣球進攻取得絕對優勢,攔網能力也是力拔頭籌。在2015年世界杯上,中國女排攔網得分平均每場比外國球隊高出6.46分。面對網上實力歷來強勁的俄羅斯隊,中國女排在關鍵一戰攔網取得21分,超過俄羅斯女排5分。尤其是該場比賽的前兩局,攔網不僅成為中國隊主要得分手段,還大大扼制了俄羅斯的進攻。這是中國女排在本次比賽上的亮點之一。
一方面,我們認為中國女排的戰術運用得當。葛春林等人[6]認為是中國隊“發球帶動攔網”的戰術更是在本次世界杯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面對俄羅斯、塞爾維亞、韓國、多米尼加等接發球能力差、調整攻次數多的球隊,“發球帶動攔網”成為制勝法寶。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2015年女排世界杯攔網無論是得分、還是每局效率方面,較之于2011年世界杯,均呈下降趨勢;甚至于攔網得分低于發球得分。我們認為倘若下屆世界杯或者重大比賽,各國女排加強了攔網的訓練,“中國女排的優勢是否依然存在”值得期待。于是,對于中國女排而言,需要花更大的力氣進一步增強網上競爭實力,特別是在自身的薄弱環節如攔防2號位快球上方面。
表7揭示,近三屆女排世界杯防守技術中,成功救球的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2015年>2011年>2007年,說明世界杯女排運動員的救球能力在逐步提高,但三屆成功救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139,P=0.870)。
與成功救球類似的是,防守失誤也是逐屆遞增的,同樣是2015年最多,其后依次是2011年和2007年,這說明,近三屆女排世界杯運動員成功救球增多的同時失誤也多,但近三屆女排世界杯防守失誤并無統計學意義(F=0.033,P=0.968)。
同樣呈遞增趨勢的是防守每局效率,也是2015年>2011年>2007年。這說明世界杯女排比賽的防守效率逐步在提高。但三屆防守效率的差異并不統計學意義(F=0.136,P=0.873)。
與前三項防守統計指標比較,有效救球和防守總數的變化沒有明顯的規律。有效救球由大到小依次是2011年>2007年>2015年,其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009,P=0.991);而防守總數由大到小依次是2007年=2011年>2015年,說明前兩屆的防守總數大于2015年世界杯,但三屆女排世界杯的防守總數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0.015,0.985)。
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防守發展趨勢是成功救球增多、失誤也多,同時每局防守效率也是逐屆增多,雖然變化不明顯,但可以認為世界女排的防守是有所增強的。反觀中國女排在世界杯上的發揮,我們的防守是存在明顯的漏洞的。研究表明[6]:中國隊防2號位拉開進攻及防2號位快攻的效果較差;進攻速度越快,攔防效果相對越差。導致中國女排防守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副攻手移動速度較慢;1號位與6號位隊員防快攻能力差。中國隊的隊員由于身材高大,防守重心很難降低,并且在反應速度、起動速度以及移動時間上相對較慢,這些因素導致防守隊員先天條件上存在劣勢,若后期不注意加強練習,防守能力固然較弱。
當前的中國女排進攻和網上實力超群的球隊,使得我們的扣球、攔網以及得分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沒有防守就沒有進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排球場上沒有防不起的球”這種指導思想,使現代排球比賽有了質的飛躍,變得更精彩、更好看,總體進攻的思想得以發揮和施展,全攻全守是不可分割的整體[14]。中國女排的高度優勢固然需要保持,但高度優勢切勿演變成防守劣勢。曾經的中國女排就是一支以快見長,全攻全守的優秀隊伍,隨著世界女排的快速發展有了一些新的特點,但排球場上每一微細的不足都有可能成為對手攻擊點。如果中國女排不加以重視,“美國隊擅長2號位背飛進攻的副攻手阿金拉德沃以及巴西隊擅長2號位拉開進攻的接應謝拉,很可能會成為中國隊的克星。”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傳球技術變化明顯,跑動傳球、靜止傳球、傳球總數以及傳球每局效率明顯增加;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一傳到位率下降;以及2015年女排世界杯發球得分首次超過攔網得分。發球的攻擊性正在增強。
(2)近三屆女排世界杯扣球技術中,扣球成功、扣球得分逐屆遞增,扣球依然是比賽的主要得分手段;
(3)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攔網失誤逐屆降低,其他沒有明顯規律;
(4)近三屆女排世界杯的成功救球、防守失誤以及防守效率有逐屆提高的趨勢。
3.2 建議
中國女排應在鞏固已有的優勢基礎上,重點加強提高一傳到位率和專位防守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叢湖平.體育統計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郝霖霖,葛春林,古松,等.中國女排與巴、美、日、意女排攔防效果及站位對比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2):139-144.
[3] 郝霖霖,葛春林,錢俊偉,等.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集體攔網戰術運用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5,51(2):51-56.
[4] 李鐵鳴,李毅鈞.中國女排針對日本、泰國女排進攻戰術的攔防體系研究[J].體育學刊,2015,22,(1):104-108.
[5] 孟春雷,李毅鈞.中外優秀女子排球副攻運動員比賽中攔網技術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31(1):101-107.
[6] 葛春林,郝霖霖,張波,等.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接發球進攻及防守反擊特點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1):112-119.
[7] 李毅鈞,李華燕,邵東明,等.中國女排2015年世界杯奪冠技戰術特點分析與巴西奧運展望[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1):121-144.
[8] 徐翠翠.近十年世界級男排制勝因素動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9] 祁國鷹.體育統計應用案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64.
[10] 體育院校通用教材.排球運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
[11] 葛春林,黃永潮.排球糧倉——接發球[J].中國排球,2003,15(5):38.
[12] 靳小雨,陳剛.試析男排運動員拼發球戰術運用策略[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18(4):95-96.
[13] 竇學忠,幸春生.排球制勝重在防守反擊[J].山東體育科技,1997,19(1):19-25.
[14] 虞重干.排球運動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