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駒
摘要:小學是對一個學生性格養成的黃金時間段,孩子小學階段能否得到正確的心理引導和性格的養成,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路線和成就大小。因此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應該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家長的廣泛關注,尤其在當前新課標背景下,德育之所以被排在五育之首,其本身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面對小學階段普遍存在的后進生,作為班主任應該如何采取有效的德育手段進行引導教育,對學生展開合理的轉化方案,讓學生走上正軌,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教師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德育;后進生轉化;案例分析;策略探討
所謂后進生,即在學習階段不認真學習,不按時完成作業,表現得較為叛逆的學生,這類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十分微妙,甚至存在為了故意吸引注意力而惡作劇,搗亂,使得教師的課堂變成他表現的舞臺。后進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學習不上心,行為思想叛逆,不服從管教,自我意識比較強,究其原因大多數都與其自幼家庭教育經歷有關,這類孩子明顯有一個情感上的缺失,或者是出于對某種偶像現象的崇拜與模仿,才導致了其不學無術的現狀,想要解決后進生的問題,班主任應該抓住其根源,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肯定學生的優點,以長善救失法、榜樣法、鼓勵法進行啟發誘導式的思想教育。
1案例分析
六年級有一個典型的后進生李小波,平日里不學無術,經常與幾個哥們拉幫結派聊一些不良的話題,諸如放學后去哪家網吧、打什么游戲這類。而平時在上課時,李小波從不認真聽課,上課經常搗亂,喜歡接老師的話茬,甚至在課間時間會公然嘲笑老師上課時講錯了知識點。而在課余時間,他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要么不交,要么武力壓迫同班同學給他抄作業,而他總是有各種不同的理由去搪塞老師,最開始還說沒帶,到后來干脆就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是沒寫,這讓很多老師對他的教育都感到十分頭痛。班主任先后多次找李小波談過話,可每次談話都管不了多久,李小波又會開始調皮搗蛋,其實他并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學生,也并不是如上文所說的一無是處,他的體育能力很好,尤其喜歡打籃球,因此身邊才總是有幾個一起玩的哥們。
班主任了解到,李小波是單親家庭,父親在他很早的時候就背叛了家庭,而在他有一個完整家庭的時候,父母就經常當著年幼的他的面前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父母離婚后,母親帶著李小波生活,平日里忙碌工作,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有效管教孩子,只能通過打罵的方式進行武力威懾,而隨后李小波的成績越來越差,性格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叛逆。
他的母親覺得虧欠孩子,因此時常給孩子很多錢,讓孩子自己買些喜歡的東西,卻也因此導致了李小波拉幫結派,經常請客帶同學去網吧包機包夜,甚至一到周五周六就夜不歸宿。班主任與李小波的母親有過多次的交談,對于李小波的家庭教育,其母也深感無奈,作為一個單親家庭,母親不得不一邊兼顧事業,一邊兼顧家庭和孩子,精力和心力明顯跟不上生活的節奏,對此班主任雖然很是同情李小波的母親,但同情卻并不是解決王小波作為后進生的方法。李小波從小生活在缺乏關愛的世界中,因此他對于現實世界的理解大多是痛苦的,這就導致了他更容易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感受由電子產品帶來的短暫的快樂,以此麻痹自己的神經,卻也同時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2班主任介入后進生教育的策略措施
綜上,我們細致了解了六年級后進生王小波的家庭背景,心理需求,以及諸多外部現實因素,而班主任的德育就要在此基礎上展開,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幫助孩子走上正軌,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2.1長善救失教學
所謂長善救失,就是發揮學生的長處,以彌補學生的不足。在案例事件中,李小波明顯具有體能上的優勢,以及善于和同學哥們打成一片的能力,而同時,導致李小波成為后進生的關鍵,主要是其缺乏成年的關注,以及正確的關愛引導。可以看出,李小波的很多行為都是在抗拒教師和家長的管教,但其實也不乏是想要吸引注意力,獲得關注的一種方式,這一點從班主任每次都能與李小波有效溝通中看出來。因此教師就可以采取長善救失的德育原則,即鼓勵李小波發展體能上面的優勢,可以鼓勵他代表班級參加校運動會、參加體育田徑隊訓練,甚至參加校隊去參與和其他學校球隊進行對抗比賽。通過發揮李小波體能上的優勢,讓其融入班集體,融于籃球隊的集體,用集體的力量去給以李小波充足的關愛。這樣不僅可以讓李小波抓住現實世界的快樂,也可以讓其找到自己與現實的聯系,從而逐漸拋棄虛擬世界的虛假的快樂。
2.2榜樣教學
榜樣教學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對學生展開教學,因為小學生的諸多行為都是對成年人偶像的模仿和試錯中積累經驗,因此榜樣教學應該是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偶像,發揮榜樣的作用,讓學生從其身上學習積極正能量的東西,而不是學習不良行為。另一方面,是讓學生本身成為班級或者任意一個集體的偶像,后進生普遍都希望得到某些群體的關注和厚望,因此讓后進生本身成為榜樣無疑是一個有效的糾正其言行舉止的措施。
故事中的李小波因為缺乏父親的榜樣作用,甚至模仿了父母年輕時爭吵打罵不斷的橋段而導致其走上了歪路,因此教師就應該幫助其找到另一個足以替代其父親地位,且同時散發著正能量,能將孩子往正確道路指引的偶像。往大的方面講,諸如教師可以推薦知名的NBA球星,科比與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的故事無疑激勵著很多熱愛籃球甚至是熱愛運動的年輕人奮發向上;往小的方面講,教師可以推薦學生生活中可以見到,可以與之交談的模范人物,如籃球隊的老前輩,學校德高望重的體育教師,一方面,這些人跟李小波有共同話題,可以展開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另一方面,這些人能夠對李小波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讓李小波從心中樹立正確的模仿對象,從而將李小波引上正途。
2.3交流談話教學
班主任的每次談話,都能對李小波有一定程度上的積極影響,而結合李小波本身的家庭教育經歷分析可以得出,李小波本身只是缺乏一個正確的引導者,缺乏一個理解他,并愿意接納他的人。而班主任則可以完全充當這樣一個角色。人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對待學生,就應該如同父母對待孩子,應該少一些課業上的交流,多一些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人文關懷,班主任展開德育工作尤其需要注意這些。
例如,在平時與王小波偶遇,教師可以主動微笑著與李小波打招呼,甚至上前握手,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教會李小波禮儀和尊重。在科任老師投訴李小波上課搗亂時,第一時間不應該責怪其搗亂,而是詢問課堂上發生了什么,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再進一步啟發誘導李小波,課堂上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以此讓孩子真切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集中圍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展開了討論,分析了后進生李小波的案例,并提出了三條具體可行的班主任德育措施,而想要德育措施有效展開,教師尤其不能先入為主,將學生當做差生去否定,去區別對待,而是應該率先分析學生的家庭教育和個人經歷,以此有效地針對個人采取不同的德育教學措施。
參考文獻
[1]劉春軍.走進孩子心靈——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初探[J].讀與寫,2018(09):38
[2]梁麗絲. 教育為本,德育為先——論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中華少年,2016(25):269
[3]李霽.走進孩子的心靈,做有心的班主任——淺談班主任工作技巧[J].中華少年,2017(2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