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要:普通的直梯和人字梯是日常生活用具之一,經過安全處理的木梯也能運用于幼兒園戶外活動中。本文以不同年齡段幼兒開展的4個玩木梯游戲為案例,通過解析幼兒在游戲中的具體表現和能力提升,來論證木梯游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 玩木梯;游戲案例;戶外活動;教育價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材料的巧用和妙用是關鍵。直梯和人字梯具有多變、可創造的特點,便于幼兒在使用的過程中加工和創造,能有效地促進孩子們的語言、動作、認知、想象力、創造力、合作性等各方面得到了發展,真正體現在玩中學、學中玩。
1從“怕”到“再試試”的轉變——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案例] 中班的孩子第一次走架空的直梯,樂樂剛走上梯子,便不敢再往前,他不時地彎腰想要去手腳著地往前爬,臉上露出緊張的神情。這時,老師走過去,輕輕地說:“來,別害怕,我牽著你走”。老師牽著他的手,鼓勵他慢慢向前走。走完整架直梯,他回頭看了看,臉上露出了開心的微笑,然后走到起點,要再挑戰一次。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樂樂在初次嘗試時,對架空、晃動的木梯感到害怕,不敢往前走,這時老師用適當的言行引導,如“別害怕,我來牽著你”、“我站你身邊看著你走”、“相信你能行”等,幫他慢慢地完成了挑戰。孩子們在玩木梯時,從不敢到敢、從不會到會,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培養了他們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品質;當他們順利地完成走梯任務時,還產生了一種成功的情緒體驗,感到自己能行,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2自發總結出的“五步爬梯法”——發展幼兒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
[案例] 大(二)班的孩子們要在運動會中玩爬人字梯比賽。第一次爬人字梯,很多孩子們表現出了害怕和不知所措,有的孩子手扶梯子不敢往上爬、有的孩子騎在梯頂不動、有的孩子手腳發抖、有的孩子需要老師扶著才能完成、有的孩子需要雙腳在同一梯后才能往上爬等,1.4米高左右各4階的人字梯需要20秒—45秒的時間才能完成;經過15天每周三次、每次20-30分鐘的玩梯游戲后,爬同樣的人字梯,孩子們的動作和所用時間都發生了變化,大部分孩子能輕松自如的爬上爬下,時間也縮短了15—20秒。
通過對該大班30名幼兒一段時間的玩梯子觀察,發現同樣的孩子通過同樣的梯子所用的時間平均縮短17.85秒,而且爬梯子的動作也更熟練協調了,大部分幼兒不再需要將雙腳放在同一梯后再往上爬,而是一腳一階的往上爬,他們還自已總結了人字梯“五步爬梯法”,即從上梯到下梯只需五步完成。
3和同伴一起玩的“抬花轎走”游戲——有效促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
[案例] 戶外晨間活動時,大(一)班幼兒的“抬花轎走”吸引了孩子們的觀看,只見8個孩子一組,每個人站在直梯的空檔內,然后一起抓著梯子往前走。一開始,有的孩子走得快、有的孩子走得慢、有的孩子方向不一致,后來孩子們經過協商,統一要求,一邊喊口號一邊走。孩子們一邊“一二一二”的喊著口號,一邊在老師的指揮下向同一個方向行走,還分成幾組進行了比賽,開心極了。
《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活動,讓幼兒在具體活動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孩子們在玩梯游戲中,合作機會也越來越多、合作能力也逐漸增強。
4幼兒園的“玩梯風”——豐富活動材料,提高幼兒對戶外體育活動興趣
[案例] 經過打磨的直梯、人字梯投放到體育區后,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小班的孩子放在平地上走直梯、中班的孩子架空梯子往前走,大班的孩子們爬人字梯。幼兒園的人字梯和直梯常常被“搶”空,在全園掀起了一陣“玩梯風”。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當因地創設游戲條件,提供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開展多種游戲”。在我園的體育區還存在著幼兒可選擇的器材種類較少、玩法變化不多等現狀,直接影響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體育技能的發展。功能不同、玩法不一的直梯、人字梯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也能使幼兒園的活動器械更為豐富,從而提高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玩木梯游戲在幼兒園的戶外活動中有著其獨特的教育價值,不僅能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發展走、跑、跳、攀、爬與平衡能力,還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與同伴之間合作的機會,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豐富多彩的木梯游戲,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激發幼兒對玩梯子活動興趣,使其最大化的發揮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周紅. 一物多玩——竹梯的多種玩法[J].幼兒教育,1996,(11):44
[2]蔡偉玲.快樂運動——淺談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運動心理[J].幼兒教育,2015(1.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