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有志,萬事可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在誓言中,敢于立大志。這是事業的大門,這是人生的航標。
“我發誓!”發自內心而出此言的說話人,一定是飽含了一種忠誠和決心,不達宏愿誓不罷休的堅定,對“法”以至“神”的自我約束和道德良心的遵從,這是莊嚴而持重的。“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胸懷凌云志,雙肩敢擔當,把個人的志向與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復興和人民的幸福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有名篇:“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以蘇東坡“大江東去”詞意開篇,以“陳天華典”作結,在豪邁霸氣、斗志昂揚中,周總理用一生踐行這一誓言,無愧榜樣。
“人若有志,萬事可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在誓言中,敢于立大志。這是事業的大門,這是人生的航標。“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做出一番成績,就要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即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骨頭發軟,迷茫于世。“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著名詩人流沙河1981 年6 月發表在《詩刊》的《理想》一詩,充滿激情,深沉感人,經歷大風大浪之后,仍以抒懷之筆贊美理想、詮釋理想,以純凈的境界和熱烈的真誠引發人們奮發向上,堅定不移追求理想。坎坷的生活,命運的浩劫,內心深處的理想之火始終燃燒,暗夜里也始終有一束光照亮前程,堅信邪不壓正的真理力量。理想是沙漠中的綠洲、暗夜里的燈光,有了理想,就擁有了追求之源、奮斗之基。只有心懷崇高理想和遠大目標,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得穩、走得遠。
“有志者事竟成,無志者事事空。”一個人要成長、成才、成功、成熟,必須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俗話說:“胸無大志,枉活一世。”“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以誓言穿透“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紛繁世事,善于立遠志,堅守“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即使到了貧無立錐之地,也要恪守“人窮志不窮”的信念,不墜青云之志,堅信總有“撥開烏云見白日”的到來;以誓言擊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頹廢態度,堅持立恒志,沿著目標不斷攀登,心無旁騖排除各種干擾,最終到達事業的光輝頂點。追求理想,立誓向前,就要有那么一股勁,有那么一種精氣神,樂觀向上,依規律而前行,決不言棄。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誓言’在羅馬人中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沒有比‘立誓’更能使他們遵守法律了。他們為遵守誓言常是不畏一切困難的。”也要深悟“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從小事做起,從基層干起,吃得苦,受得累,“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既能百米沖刺,又能跑好馬拉松,在堅持不懈之中成就人生夢想。
前年“五四”青年節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上,對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表示肯定。他說,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大事,就要牢記初心,不忘使命。男兒不展凌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做人就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用高遠志向來導航人生之路、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