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獻坤
在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永續(xù)興盛,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省教育廳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重點,綜合施策,扎實推進高校思政工作在改進中加強、在探索中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一是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全省高校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高校黨建工作22項重點任務,教育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二是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若干意見(試行)》,始終堅持黨委的領導核心地位,健全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xié)調(diào)運行的工作機制,確保高校黨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職責。同時,把民辦高校納入高校黨建整體布局,實施委派黨組織書記兼政府督導專員制度,省教育廳黨委系統(tǒng)高校實現(xiàn)派駐全覆蓋。
三是全面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從2017年開始,組織實施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將高校的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建設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確保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在高校不折不扣貫徹落實。2018年,我省高校有1個院系黨委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chuàng)建單位;4個黨支部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chuàng)建單位;1個黨支部工作室獲首批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1個黨支部獲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2名研究生獲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事關辦學方向的問題上站穩(wěn)立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不懈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一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以來,省教育廳通過組織開展教育系統(tǒng)黨的十九大代表和“百人宣講團”宣講活動等20多項措施,在全省高校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截至目前,全省高校累計宣講1600余場次,覆蓋師生23萬余人次。各高校還相繼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了科學思想基礎。
二是推進共建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年,省委組織部、宣傳部、教育工委,省財政廳等6家單位聯(lián)合,與高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海南大學,先后入選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三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強化底線意識,針對高校課堂、教材、出版、論壇、講座、研討會、網(wǎng)絡、社團、國際交流等意識形態(tài)陣地,分別明確管理措施,壓緊壓實高校黨委的主體責任,健全完善以高校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班子成員對分管領域意識形態(tài)工作負責的責任體系,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對打著“學術自由”幌子踩紅線、破底線的行為,堅決動真格、零容忍,確保社會主義大學的政治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注重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推動高校思政工作落細落小落實。
一是推進“課程思政”。目前全省高校已建設63個思政課“名師示范課堂”和24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名師示范課堂”。促請省政府印發(fā)《海南省統(tǒng)籌推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借力“雙一流”建設,在高校打造一批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等為代表的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的協(xié)同效應初步顯現(xiàn)。
二是推進“網(wǎng)絡思政”。出臺《易班推廣行動計劃海南建設實施方案》(易班指全國性大學生網(wǎng)絡互動示范平臺),依托海南大學建立海南省易班發(fā)展中心,實現(xiàn)易班在全省高校的覆蓋推廣,啟動實施省級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設,促進思政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有機融合,整體提升網(wǎng)絡育人功能和水平。
三是推進“實踐育人”。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為載體,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在“大研討大行動”期間,各高校組織學生成立10個類別、150支調(diào)研隊和307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深入海南一線開展調(diào)研,為建設美好新海南建言獻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極大增強。海南大學“南海記憶工作坊”入選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四是推進“科研育人”。聯(lián)合省社科聯(lián)設立“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思政專項)”。2015年以來,共開展169項高校思政課題立項研究,持續(xù)推動高校思政工作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創(chuàng)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當好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祖國的領路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不懈抓好師德師風建設,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督導教師切實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組織高校廣大黨員教師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提升黨性修養(yǎng)。高校各級黨組書記通過帶頭上思政課等方式,促進黨員教師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擔負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
二是弘揚師德師風。把政治標準和師德師風表現(xiàn)作為高校教師評聘考核的首要標準,實行師德“一票否決”。組織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活動,激勵高校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海南大學法學院教師團隊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三是優(yōu)化制度設計。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專業(yè)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