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許定國
在黨和國家大力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實施文化強國戰略號召下,許多省份作出了“文化強省”的戰略部署。新時代如何推動陜西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使陜西文化強省更有新作為,我認為應做到“三要”。
實現陜西文化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一方面,正是因為廣大人民群眾巨大旺盛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設才應運而生。另一方面,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會不斷推進全省群眾的文化權益得到滿足,進而激發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要推動陜西文化高質量發展,就要以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標準,全省城鄉實現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全覆蓋:城鄉公共文化設施配置均等、使用效益高;公共文化供給內容豐富;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數字化設施不斷完善;全省文物和大遺址保護工作規范有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專項資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保障。文化惠民活動常態化,全民閱讀、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群眾性法治文化等活動成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就要始終做到文化為人民,反對為文化而建設文化,強調任何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更好保障全省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為了更好滿足全省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堅定文化自信,不斷增強追趕超越的底氣和勇氣。
新時代要推動陜西文化高質量發展必須全面深化全省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文化體制機制。因此要繼續全面深化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組建并壯大文化企業,使之成為跨區域的文化企業集團。繼續深化全省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改革,使之成為獨立的法人治理機構。
通過大膽探索,允許試錯,形成激勵機制,促進年產值過億的跨區域、跨業態的大型骨干文化企業不斷涌現;通過攻堅克難,促進鼓勵全省文化領域的民營文化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年產值過千萬的民營文化企業健康快速發展;通過砥礪奮進,推進我省以文化旅游、紅色旅游、圖書報刊、廣播影視、演出娛樂、動漫游戲等為主的文化市場持續繁榮,特別是推進以西安為中心,以曲江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西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為龍頭的文化產業聚集區規模和質量不斷優化。
要發揮好全省文化戰線優秀文藝工作者的示范引領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扶持推動文學戲劇、廣播影視、音樂美術、曲藝等精品創作生產,組織實施好“五個一工程”、國家舞臺藝術精品等重點文化工程和項目。做大做強“文學陜軍”“西部影視”“陜西戲劇”“長安畫派”等特色文化品牌。
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全省人民群眾創造先進文化的本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培育全省干部群眾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影響人,用擔當、進取、作為的實際行動激勵人,引導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在改革開放新征程上創造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