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耀昌
著眼新時代的新情況,觀察、調研、思考、總結、探索,開創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路子。
服務青少年既是關愛工作的出發點,又是關愛工作的落腳點。我們要凝心聚力做好服務青少年工作,緊緊圍繞服務,謀劃思路、務實創新、落實舉措,使服務青少年的理念貫穿于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全過程和各個工作環節。多年的工作實踐給我們的啟示——關工委做好服務青少年工作,要把握好五個路徑:
路徑一,抓住服務根本,堅持不懈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青少年階段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當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的交流迅速擴大和加劇,國外不良文化對青少年不斷進行滲透、誘惑;我國進入社會轉型期,各種利益關系正進行深刻調整,加之市場經濟的多元化,這些都帶來了青少年思想觀念的復雜性和多樣化。關工委和廣大五老要高度重視立德樹人,堅持不懈地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江蘇省各級關工委連續多年堅持開展緊跟形勢任務的一年一題的主題教育,以校外教育輔導站、少年崇德法學院等為依托,深入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法治教育、貼近實際的道德講堂、英模報告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年受教育的青少年達1200多萬人次,讓核心價值觀和憲法意識在青少年頭腦中深深扎根,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爭做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路徑二,把牢服務重點,傾心幫扶幫教特殊群體青少年。沒有重點,難于取得工作上的突破。關工委服務青少年全方位、多層次,需做大量的工作。樣樣管,事事抓,則抓不住,也抓不好,因此,一定要把牢服務重點,堅持重點重抓,務求抓出實效。“失足、失管、失學、失業、失親”等“五失”青少年和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人子女,由于缺乏良好的個人生存和成長環境,他們比一般青少年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各級關工委要把特殊群體青少年作為服務重點,加強調查研究,分類施策,因人施教,落實精準幫扶幫教措施。特別是對留守流動兒童、在校特困生、孤棄兒、閑散青少年要組織五老采取“一幫一”“幾幫一”,落實無縫對接的關愛幫扶措施,使他們走出困境,在同一片藍天下快樂地成長。南通市港閘區關工委先后為1200名貧困孩子建立幫扶小組1000多個,參加五老1500多人,幫扶幫教率達95%以上。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領導結對幫扶36人,每人資助1000元;區、街道機關部門結對幫扶230多人,每人每年資助800元;區關工委與區婦聯在全區16所中小學校開辦23個春蕾班,在企業老板、有識人士中募集經費400多萬元,已資助8000多名貧困孩子、外來務工子女完成義務教育學業。
路徑三,凈化服務環境,加強五老網吧義務監督。服務青少年離不開良好的服務環境。環境不僅可以影響人,還能塑造人。不良文化環境會對青少年成長造成危害。進入網絡化、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息紛至沓來,既為青少年學習新知識提供了便利,又很容易使青少年特別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迷戀網吧,誤入歧途,導致違法犯罪。關工委服務青少年,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聚焦凈化服務環境,參與網絡管理,加強行業自律,著力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江蘇省關工委動員組織五老參與網吧義務監督已堅持14年,2萬多名五老長年累月嚴管堅守,勸阻未成年人進入網吧,開通綠色通道,說服教育業主不得傳播有害信息,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問題基本得到遏制,成為全省多年來叫得響的工作品牌。多年來,關工委和五老還積極協助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每年暑假前,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文化市場異地查訪活動,針對查訪發現的問題,逐一研究落實解決措施,有效凈化了社會文化環境。
路徑四,創新服務平臺,促進服務青少年工作常態化。關工委服務青少年是個永恒的主題,必須久久為功,始終堅持這個正確方向。多年來,江蘇各級關工委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創新服務青少年工作平臺,大大提升了服務質量和水平。“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村)”創建,2006年起源于無錫市惠山區,省關工委在認真總結這個典型中深深感到,這是服務青少年、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有效平臺。于是,年年有新部署,兩年一個新動作。現全省“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村)”創建達標率94.6%,實現了“八年八提升”。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來江蘇調研時稱贊江蘇的好做法、經驗值得推廣。校外教育輔導站連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是加強青少年社會教育的一個創新。2007年,省關工委緊緊抓住這個平臺,在南通召開現場會,全面總結推廣校外輔導站經驗。經過10多年的實踐探索,現已基本覆蓋全省城鄉社區,辦學質量、辦學水平顯著提升,成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品牌”,并入選中國關工委“十佳工作品牌”。實踐證明,關工委有了體現當地特色、符合青少年需求的工作平臺,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平臺建設,更新服務內容,就可以大大推進服務青少年工作規范化常態化。
路徑五,爭取服務保障,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和有關部門支持。關工委是在黨委領導下,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的群眾性工作組織,這就決定了關工委做好服務青少年工作必須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取得黨委的有力支持。泰州市關工委近幾年來,緊緊依靠黨委領導,積極探索“黨建帶關建”機制,堅持并落實“四帶五同步”,即政治上帶、組織上帶、工作上帶、作風上帶,組織同步設置、活動同步謀劃、陣地同步建設、制度同步完善、考核同步實施。市委把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納入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內容和考評體系,每年研究一次關工委工作,召開一次全市關工委工作會議。分管領導至少參加一次基層調研活動,全市基層關工委組織班子強、隊伍優,關工委工作力度大、效果好。中國關工委在全國基層關工委建設工作會議上推廣了泰州“黨建帶關建”的經驗。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牽涉到多個領域方方面面,不能僅靠關工委“單打獨斗”,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持。關工委要主動加強同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強化部門聯動,推進齊抓共管,形成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合力打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組合拳”。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進入新時代,關工委和五老任務光榮、使命崇高。我們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以服務青少年的新姿態、新作為,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書寫出無愧于偉大時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