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任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也是改革創新的重要力量。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可以說是振奮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一年。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批重要政策,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給民營企業家加油、鼓勁、打氣,吃了“定心丸”,部署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六條措施。“中國企業發展論壇”和“中國企業十大新聞”發布活動,就是著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及中央的政策措施和具體要求,對年度企業新聞的梳理,為我們的企業家之間相互交流與對話提供重要平臺,為企業辨析經濟走勢和增強企業應對策略提供參考和依據。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的新時代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而當下面臨的國際經濟形勢也異常復雜,世界經濟處于艱難的復蘇期和轉型期,個別國家置國際貿易規則而不顧,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挑起中美貿易摩擦,引發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不僅危及中美經貿關系穩定發展,還是對國際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國際秩序的公然挑釁。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從表面上看,是特朗普政府為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而發起的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面對種種困難與矛盾,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全球化的道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改善投資和營商環境,繼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企業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潛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想與大家分享幾點看法:
一、優化營商環境,抓住改革核心。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營商環境優化并不意味著政府全盤不干預,重點是要合理劃分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政府職責是做好市場秩序的維護,而不是簡單的干預。協會、商會要更好地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企業要真正地做市場的主體。找準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準確定位,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
二、優化營商環境,夯實秩序基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為企業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市場。有效治理惡性競爭和不誠信行為,才能保護、鼓勵和支持企業的自由競爭和公平競爭行為。要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廣大企業配合支持政府職能部門,對市場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管,為優化營商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優化營商環境,轉變管理方式。政府管理經濟、治理社會方式的創新是新常態下應對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的根本之策。在“放管服”不斷取得重要進展的同時,政府還要切實進行審批事項的清理,促進管理方式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的轉變,采取有效監管和協調模式,確保監管到位,規范權力運行。
四、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合規建設。良好地規范運作市場環境是企業充分施展拳腳、專心謀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政府推動法治化建設進程的同時,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合規體系的建設,要牢固樹立守法合規的根本遵循理念。企業要認真建立透明化、科學化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合規運作體系,提供優質的保障服務,增強和完善對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體現與保護。
五、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交易成本。要著眼于有效降低企業成本,鼓勵企業積極支持政府完善區域投資環境,要通過簡化企業注冊審批手續,提高職能部門辦事效率,推動形成良好的市場運行規則,從而使投資盡量少受甚至不受非經濟因素的干擾,為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可能性。
六、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創業創新。城市的活力依托于產業和企業的發展,地方政府要不斷依靠政策優勢,為企業家提供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充足的要素供給、高效的政府服務,使企業家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利用市場機制大膽創業,新產業、新企業、新業務獲得快速發展。
七、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好的營商制度環境會讓企業家投入更多時間精力,通過生產性活動在市場領域創造財富。政府要有效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在全社會形成理解、關心、支持企業和企業家的濃厚氛圍,營造良好的城市營商制度環境,從而改善企業家的預期,激發企業家活力,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變革,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創造力,也是競爭力,只有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各方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優良的發展環境,才能贏得充分的發展先機。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愿意充分發揮在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助力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有效合作,為營造全社會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誠實守信、重商護商的營商環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