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華
紀律處分決定執行工作是紀律審查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及時、不折不扣地執行紀律處分決定,充分發揮執紀審查工作的懲戒、警示和教育作用,確保紀律處分決定執行工作的規范化。根據2018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123條關于對不按照規定執行處分決定應予追責的規定,要做實做細處分決定執行工作,并要不定期對處分決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的重核實處分輕執行落實、或執行不到位、甚至未執行等情況應該及時糾正,堅決杜絕紀律處分決定執行“打白條”“打折扣”,讓紀律的“高壓線”真正帶上“高壓電”。對國有企業來說,如何把紀律處分決定執行落實到位,怎樣有效防控紀律處分決定執行“打白條”,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把握“三個抓手”,從講政治的高度看待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工作
國有企業紀委要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規范執紀審查和執紀審理工作程序,強化對執紀問責各環節的監督制約,加強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防止紀律處分決定執行“打白條”。
一是將黨紀政紀處分決定的執行作為嚴肅黨紀政紀的重要抓手。處分無論大小,堅決不搞“半拉子工程”,有效維護了黨紀政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二是將黨紀政紀處分決定的執行作為發揮辦案警示教育作用的重要抓手。企業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宣布處分決定后,組織相關單位開展案例剖析研討會,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用“鮮活的代價”警戒廣大黨員干部,黨紀政紀處分的懲戒、警示和教育作用發揮明顯。
三是將黨紀政紀處分決定的執行作為贏得職工信任的重要抓手。懲治腐敗、嚴肅黨紀是贏得職工信任與支持的重要舉措。我們積極發動廣大職工群眾對執紀工作進行監督,受理對處分決定落實不到位的線索和舉報,一經查實,立即嚴肅處理。
二、嚴把“三個關口”,確保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落地生根
強化紀律處分決定宣布和歸檔、職務級別和工資等相關生活待遇調整、處分影響期內年度考核及評先評優等關鍵環節,完善處分執行內容告知、處分執行公示等制度體系,紀檢監察系統要構建紀律處分執行數據平臺,不斷提高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及信息化水平。針對以往在黨政紀處分決定執行過程中只注重發文、不監督執行的情況,紀委高度重視并著力規范處分文件的執行程序,強化基層黨組織處分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
一是嚴把定性量紀關。堅持重程序、重事實,保障違紀人員的合法權利,確保案件定性準確、處理恰當,讓受處分者心服口服,從源頭上減少因處分不當造成的執行阻力。近年來,我們實行“上提一級”審理模式,各基層紀檢監察部門在案件審理結束后,在下達處分決定前將案件資料報集團紀委審核備案。由集團紀委對案件的事實證據、定性量紀、手續程序等方面全方位進行把關,并提出針對性的審查意見,大大提高了案件質量。實現了案件審查“零申訴”,有效防止和減少因證據不充分、定性量紀不準確、辦案程序不合法造成的執紀偏差。
二是嚴把送達執行關。黨紀政紀處分決定下達后,我們明確要求處分決定必須于10個工作日內送達受處分人及所在單位,并由接收人在《處分決定送達情況記錄表》上簽字確認。明確要求受黨政紀處分決定必須于1個月內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宣布,在相關單位黨員干部大會上被處分人員做出認識表態,處分材料報送組織人事部門進行存檔備案。并及時上報處分決定執行情況說明以及對職務、工資調整情況等相關材料。在執行過程中我們嚴格實行“四個一律”,即:該裝入本人檔案的一律入到位;該降工資的一律降到位,該撤職(撤銷黨內職務)的一律撤到位;該開除(解除勞動合同)或開除黨籍的一律開除到位。嚴格按規定的期限、檔次和要求不折不扣地執行。做到該處分的人員要處分、該報送的部門要送達,各個環節有痕跡、處分全程無漏洞,并將處分決定上傳到公司企業內網進行通報曝光,嚴肅了監督執紀問責,提高了紀檢監察執行力。
三是嚴把監督檢查關。把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情況納入案件審查工作考核范圍,實行年度全面考核與平時個案抽查相結合,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對于一些長期執行不到位的案件,實行掛牌督辦,由紀委審理室確定專人直接接手案件材料,編號督辦,并同時下達整改通知書。出現掛牌督辦的案件,該單位的案件審理考核將“一案否決”,不得獲評“優秀”等級。建立以紀委監察、組織、人事、勞資、財務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聯席會議機制,明確各自職責和任務,隨時協調解決黨紀政紀處分執行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糾正執行中的錯誤,定期進行紀律處分執行情況檢查和通報,使相關部門各司其責,促使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形成合力。
三、強化“四項機制”,確保黨紀政紀處分執行及時到位
作為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從健全工作機制、提高執紀水平入手,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建立包括執行范圍、執行程序、執行標準、責任追究等在內的各項配套制度,實施“無縫對接”,把處分決定執行工作逐步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軌道。
一是強化組織協調機制。紀委要承擔起牽頭責任,主動與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工作涉及的組織、人事等職能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定期、不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實現黨員領導干部受黨紀政紀處分情況的信息傳遞,共同探討、分析、解決新問題、新情況,堅持做到事前告知要求、事中跟蹤督辦、事后備案督查,促使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工作形成整體合力。
二是強化報告考核機制。為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同級黨委對同級紀委處分決定執行工作的領導和監督,要實行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報告考核機制。企業各基層紀檢監察部門每年向同級黨委、集團紀委報告處分決定執行情況,并把處分決定執行情況列入各級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考核內容。
三是強化問責機制。處分決定執行工作是黨紀政紀嚴肅性的最終落實和體現。我們把執紀工作責任分解到具體單位和部門,對不認真落實責任的單位和部門,及時限期整改;對失職瀆職的,嚴肅追究領導責任;對拒不執行或者弄虛作假的進行嚴肅處理。集團對存在未按規定宣布處分決定、工資獎金調整不到位等情況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并對單位負責人和有關人員進行了誡勉談話。
四是規范溝通協調機制。執行黨紀政紀處分決定是一個系統工程,案發單位的紀委、組織、人事等相關部門都是黨紀政紀處分決定的執行主體。執行主體之間的銜接在執行過程中,要緊密銜接單位和部門之間的工作,及時進行信息溝通,促進落實黨紀政紀處分決定。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密切關注企業黨員干部違法犯罪判決的動態,積極構建與地方法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與當地司法等機關多方聯動,對依法作出的有罪判決和作出的逮捕或不起訴,以及公安機關對上述人員給予行政處罰的決定,要在第一時間掌握,對司法機關給予企業黨員干部行政處罰、有罪判決、免予刑事處罰等決定的,要及時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相應的黨政紀處分,杜絕帶著黨員身份進監獄等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