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陸縣以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為目標,堅持把嚴管厚愛作為激勵公務員擔當作為的根本舉措,加強教育監督管理,發揮考核導向作用,落實關心關愛舉措,從嚴從實抓好隊伍建設,充分激發公務員擔當作為的底氣和勇氣,努力打造了一支講政治、敢擔當、有本領、肯吃苦的公務員隊伍。
堅持思想引領,增智強能力。固本培元,開設讀書班和主體班次,推動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打造“兩園兩館一大院”五大黨性教育教學點,先后組織20000余人次參觀學習,強化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錘煉忠誠本色。增智強能,抓實成事真本領,突出新時代新任務,著眼經濟社會發展,針對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設計專項班次、內容和方法,開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針對性專題培訓17次,培訓5000余人次,分類指導、精準發力,著力提升了服務能力和實戰能力。
多角度評價分析,考績強激勵。“軍令狀”明責強責。組織開展研諾、承諾、踐諾,全程跟蹤兌諾,年底量化考核打分,通過簽字背書、大范圍公開,促進形成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鼓勵干部干事“用心”。“清單式”對標考核。明確任務“清單”,對縣直單位、鄉鎮開展差異化考核測評,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德、能、勤、績、廉表現,將考核結果作為公務員選拔任用、評先獎優、治庸治懶、問責追責、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據,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厚關愛”正向引導。
全方位監督,嚴規強作風。細化方式,夯實日常監督基礎。堅持運用日常監督巡查、談心談話、提醒函詢誡勉等多種措施,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明察暗訪,近距離了解現實表現,及時“問診抓藥”,思想引導,糾正違法違紀行為,使“治病于未發”成為常態,樹立公務員良好形象。前移關口,抓早抓小抓苗頭。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前移監督關口,一線監督,跟蹤監督,現場監督。先后對黨的建設、脫貧攻堅、入企服務、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開展“三會一課”“三基建設”、駐村幫扶工作等專項督查,當場發現問題,當場解決問題,嚴格問責,限期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門聯動,形成全面監督合力。
探索精準科學管理,建制強規范。摸索推進信息化建設。利用公務員管理系統,實現對公務員隊伍數量、結構、分布、發展趨勢及“進、管、出”各個環節的動態管理,同時堅持加強分析研判,支撐科學決策,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有效保障公務員合法權益。堅持憲法宣誓常態化。堅持在公務員初任、任職、在職培訓中開展憲法宣誓,全面樹立法治信仰,增強法治意識,教育引導公務員學法、尊法、守法、護法,依法行政,有效增強公務員守崗敬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祁衛華 趙亞婷)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祁縣城趙鎮黨委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百姓困難,踐行初心使命,主動作為,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聚焦癥結找問題,把自己“晾”出來。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鎮黨委班子和班子成員結合學習研討、調查研究、征求意見等情況,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檢視自身差距,逐步完善“問題清單”。梳理出包括理論學習不扎實不深入、工作積極性減弱、主動擔當作為意識不強、對干部監督管理制約不夠、工作中存在思想固封等71項問題。堅持以書記工程強化落實舉措,明確整改時限,強化交賬意識,系統梳理問題清單、負面清單、整改清單,做到心中有數、高效推進。
惠聚民生解民憂,讓群眾笑起來。鎮黨委以“三服務”為載體,圍繞老百姓反映的突出問題,主動服務,不斷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針對環境衛生,積極引進垃圾市場化運營機制,全鎮14個村共安放垃圾桶500余個,垃圾分類趨勢初現;針對冬季取暖與大氣污染防治雙重壓力,高速快速推進里村冬季取暖煤改醇工作,共拆除燃煤鍋爐466座,保證清潔取暖正常進行。
建章立制促長效,讓小鎮“靚”起來。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積極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認真完成好補選工作,真正選出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村“兩委”班子。結合黨員輪訓及黨日活動,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實行黨員設崗定責管理,增強黨員干部服務意識。同時,積極學習國內鄉村振興成功案例,研討制定建設濱河路特色小鎮標桿“三生融合,四圈共建”總體方案和“一心兩軸四圈”發展思路,建設美麗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諧景象正在走出詩歌,成為現實。
(王凱娟 王 寧)
自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有關主題教育內容的各種宣傳方式就伴隨著潘家莊村村民們開始新的每一天,大家一邊田間勞作,一邊相互交流,了解著黨中央的政策方針。
“大喇叭”讓黨的聲音入腦、入心。為了推動主題教育理論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潘家莊村率先在全縣通過充分發揮大喇叭宣傳在農村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優勢,充分利用村級廣播室,根據群眾的工作生活習慣,在每天上午7:30-9:00、下午5:00-6:30定時播放《黨章》《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及紅歌等有聲學習宣傳資料,將黨的理論政策及時清晰地傳送到百姓的床邊炕頭、田間地頭。
“碼上聽學”讓黨中央的政策方針傳遍五湖四海。針對農村黨員文化程度偏低、流動性較大,部分農村老黨員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特點,潘家莊村率先創新理論學習方式,采取“碼上聽學”的方式,將“喜馬拉雅”APP中的相關有聲讀物生成“二維碼海報”和“二維碼卡片”,通過微信“掃一掃”即可直接獲取相應有聲讀物目錄,點擊指定章節就可原汁原味聆聽學習。
(侯俊藝)
近年來,洪洞縣劉家垣鎮大古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拓寬增收渠道,村集體經濟收入連續3年突破10萬元。
一是捕捉市場信息,進行資源整合。大古村“兩委”班子結合本村實際,充分利用區域土地平坦開闊、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連片規劃。考察到無公害羊肚菌作為一種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健康食品,既可食用,也可藥用,在菌類銷售市場上供不應求。利用大古村氣候適宜、水質好、耕地和勞力眾多的優勢,通過與德豐遠合作社合作,用優質水資源和土地作為固定資本入股。
二是提高土地利用,增加集體收入。合作社將基地、農戶有機結合,引進技術將成熟的羊肚菌進行后期的加工處理、聯系市場進行對外銷售,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全面提升農業和農村集體經濟效益。每年每個大棚能夠生產羊肚菌(烘干后)約60斤,產生1萬余元的純利潤。
三是圍繞煤礦服務,拓寬增收渠道。依托周邊回坡底煤礦的優勢,積極與企業協調,村與煤礦企業簽訂了土地租用合同、村民就業意向書,隨著企業的發展,既解決了富裕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提升了村級資產利用價值,拓寬了村集體增收渠道,實現民富村強雙豐收。
(馬飛虎 劉超群)
今年,陽高縣龍泉鎮綠豐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們。連日來,綠豐有機蔬菜基地培育茼蒿、香菜陸續上市,迎來了眾多商客前來訂貨購買。
陽高縣龍泉鎮黨委按照“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推行“黨建引領產業富民,黨員帶頭示范種植”新模式,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支部辦公挪在了蔬菜種植基地和經濟合作社里,幫助群眾探索產業新技術和生產中出現的新問題。據了解,龍泉綠豐有機蔬菜基地建成后,由八里臺、新和堡兩村以入股分紅的形式種植并成立了龍泉綠豐有機蔬菜公司,管理種植了兩個連棟蔬菜大棚,每個大棚占地約28畝,還有10棟日光溫室大棚,每個大棚占地約1畝。目前其中一個連棟棚種植的有機蔬菜喜獲豐收,收入十分可觀。另一個連棟棚和10棟日光溫室全部種植了茼蒿、香菜、草莓。
為了鞏固脫貧成果,增加農民經濟收入,龍泉鎮黨委把綠豐有機蔬菜基地作為黨建陣地,先后成立了蔬菜基地黨小組,由黨建引領產業,黨員示范帶頭帶領部分群眾種植蔬菜大棚。據了解,八里臺村黨支部、新和堡村黨支部帶動了兩村10多戶建檔立卡精準戶農民在綠豐種植蔬菜基地種植大棚或打工,還有附近村打工農民14名,這些人員的工資待遇每天90元+員工意外保險。
(張 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