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璐 劉睿 鮑娟娟 喬娟

摘要:創新創業是目前我國社會發展的動力,大學生是推動創新創業發展的重要主體,高校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責任重大。通過調查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我們可以了解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發展狀況、發展前景以及在運行中遇到的困難。
關鍵詞:創新創業? ?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 ?團隊運營
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此后,他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和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等場合頻頻闡述這一關鍵詞。經濟社會在不斷地發展,知識成果的轉化逐漸成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高校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大學生創新創業滿足當今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新時代中滿足人才培養的目標,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鮮活的動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夠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學生就業難是當今社會一大難題,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能夠緩解就業壓力。
目前蘭州各高校已建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有蘭州財經大學創新創業孵化園、蘭州理工大學紅柳創客夢工廠和甘肅農業大學稼穡創客空間等。
一、數據來源
(一)調查時間和問卷發放情況
本項調查自2017年12月正式開始,在查找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項目組以蘭州高校的創新創業團隊為調查對象,完成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調查問卷;2018年4月-6月,發放紙質版調查問卷并初步測試調查問卷的邏輯性和合理性,完善問卷;借助網絡工具,面向蘭州高校創新創業團隊進行了發放并對部分團隊進行了面談交流,了解團隊的具體運營情況。2018年7月,調查問卷發放完畢,回收問卷,統計結果。
據調查問卷統計分析基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調查問卷發放5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8.68%。
(二)調查對象
1.年級分布
被調查的創新創業團隊的人員構成中,大三占比48.94%,大四占比21.28%,大二占比12.77%,已畢業大學生占比17.01%。
2.團隊成員組成
被調查團隊成員中是在校學生的占比最高,達到了91.49%,指導教師占比48.94%,畢業學生也占到17.02%,而團隊聘請專家僅占到了12.77%??梢詮恼{查中得知,大學生創業團隊的成員大多數是在校學生和指導教師。
3.團隊類型
被調查的蘭州高校創新創業團隊主要有五類,共32個團隊,分別為農業生產類、食品生產類、服務類、機械制造類和傳媒類。如表1所示,服務類占比25.53%,食品生產類占比17.02%,農業生產類占比15.63%,機械制造類占比8.51%,傳媒類占比6.38%。
二、創新創業團隊運行情況
被調查創業團隊中為社會人員服務的占比48.94%,為學生服務的占比44.68%,為其他方面服務的占比36.17%,為公司、學校服務的占比約15%左右,為政府機關服務的占到12.77%,為福利機構服務的占比最少,只有8.51%。如麥子家園團隊,此團隊以開發蘭州各高校的學生活動的信息為主要業務,其受眾人群主要是學生。如創業團隊“愛青年,微旅行”團隊,主要聯系各高校的學生與部分社會人員組織參與旅游活動。
據調查統計結果分析,團隊的資金來源是團隊自籌的比例最高,達到了59.57%;其次是學校和社會給與團隊資金支持的部分占比55.32%;團隊貸款與企業投資的占到27%左右的比例;家庭給與的支持是最少的,只有17.02%的比例。團隊的資金來源多途徑,但還是以團隊自籌為主,學校和社會也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被調查的團隊中有42.55%的團隊表示自己所提供的服務市場需求很大;也有46.81%的團隊認為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市場需求很一般,而且在市場有同類的產品影響著其推進自己的發展;僅有10.64%的團隊表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需求不是很大,團隊還需要繼續開拓。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團隊中運行成本較低的團隊占比40.43%;有10.64%的團隊運行零成本;有29.79%的團隊運行成本處于合理范圍之內,但也有19.15%的團隊其運行成本超出合理范圍。
在調查的32個團隊中,有42.55%的團隊已入駐創新創業平臺,10.64%的團隊正在申請中,剩余46.81%的團隊沒有入駐,主要原因有三點,原因之一是一些團隊處于初創階段;原因之二是甘肅農業大學創客空間建立的時間還不是很久,處于探索階段;原因之三是部分團隊喜歡自主經營,不愿受到學校的約束,并且有了自主的經營方式。
三、創新創業團隊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大學生受限于自身能力的束縛,目前還未能創造出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創新創業項目。創新創業項目多以食品,服務,自媒體為主,對大學生來說這些項目雖然投入的資金少,承擔的風險較低,但盈利能力和發展空間也相對較小,競爭力較弱,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不夠強,不能立足于市場,容易被市場淹沒。創新創業目的只為眼前利益,而不能做到長期規劃。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強是由一系列原因導致的,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一部分大學生還不能夠主動關注創新創業相關的資訊,也不去主動了解創新創業的政策,未能積極主動學習一些相關專業知識,且大學生長期生活在校園中,接觸社會的機會較少 ,動手,動腦,溝通和實踐的能力不足。如“醉清風”團隊,該團隊主要研發以河西走廊赤霞珠葡萄為原料的赤霞珠桃紅系列氣泡葡萄酒,但是該團隊由于缺乏市場營銷類以及設計類專業的團隊成員而導致該團隊在產品包裝設計以及后期銷售過程中產品存在嚴重的滯銷問題,產品不易被市場消費者所接受,最終導致該團隊項目無法獲得良好的商業性進展。
四、對策與建議
高校創新創業項目質量普遍不高,源于大學生眼界有限,專業知識不足等原因,因此,高校應提供相關專業的指導教師為團隊提供專業化指導,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項目質量及專業水平。融資渠道的拓寬也成為了創新創業團隊的重中之重,資金的匱乏成為了許多團隊發展的巨大阻力,因此,高校及政府應對優秀創新創業團隊開啟融資綠色通道,建立多方融資平臺,使優秀創新創業團隊項目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一個前提和基礎。良好的創新創業意識會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可靠的支撐和保障。因此,培養良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非常必要的。當代大學生應該及時和準確的了解國家的創新創業政策,熟悉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渠道和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學校應該做好宣傳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
高校應該結合學科特點,針對性的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去。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設置有利于幫助學生找到自身興趣的課程,大學課程也需調整實踐與理論所占比重。高校除了舉行三創賽、科研訓練計劃等活動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學術和人才優勢,邀請優秀的創業專家來和學生進行交流。
政府和企業應該積極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企業不僅可以為高校輸送優秀的創業導師,還可以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加強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指導。加強創業導師隊伍的建設。大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對社會中的復雜情況認知程度低,自身具有局限性,無法更好的進行創業活動的開展。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可以聘請一些校外的導師來為大學生提供一些社會經驗,使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可以規避風險,為創業團隊的方向規劃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吳冬芹,郭黎黎.高校創客教育發展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9,(02):25-27.
[2]李銳.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1):185+187.
[3]吳菊,武麗.“互聯網+”視域下稅收學專業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19,(01):15-21.
(作者單位:甘肅農業大學財經學院財務管理專業;通訊作者: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