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教育問題越來越成為國家發展中受到廣泛重視的問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來說,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教育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當前,我國小學的教育中,對于小學生的班級管理問題日漸突出,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加強對于小學班級管理問題的重視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轉變方式來實現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轉變,更好的實現對于小學班級的管理至關重要。本研究便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的重要性進行簡要的介紹,并將重點闡述目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的方式至關重要。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 ?小學班級管理? ?問題和策略
在當前新課改的時代發展背景下,小學生的班級管理問題日漸突出,這就為老師對于班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使得對于班級的管理能夠更好的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發展環境,老師必須積極轉變班級管理模式,采用更加合適的方式來對班級進行管理。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小學班級管理策略進行轉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對于小學管理來說,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小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展,對于小學生的整體要求也有相應的改動,在這不同的背景下就使得對于小學班級管理方式進行轉變成為大勢所趨。其次,目前的小學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強制性的班級管理、自主型的班級管理、包辦管理等方式,實踐證明這些方式都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對于班級的管理不能夠達到相關要求和期望值,因此只有針對當前班級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轉變,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才能夠更好的促進班級建設,促進小學生的發展。除此之外,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創設良好的環境來促進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使得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因此在新的課改背景下來采取更加符合小學生發展需求的班級管理方式至關重要。
二、目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強制性的班級管理
對于當前的小學生班級管理策略而言,強制性的班級管理方式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班級管理方式,這種班級管理方式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強制性的班級管理模式下老師對于學生的行為進行嚴格的管理,這種管理方式使得學生喪失了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對于自己的行為老師會決定是對是錯,學生沒有自主思考和決定的權利,這種班級管理方式使得學生受到很多不必要的約束,并且會使得學生對于老師產生畏懼害怕的心理,不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除此之外,每個班級都免不了有一些不愛學習、調皮、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成為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對其進行嚴格的教育,甚至是采用嚴格的懲罰方式,這樣會使得這些學生逐漸在潛意識中形成自己是壞孩子的意識,對于這些學生建立班級榮譽感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自主型的班級管理
自主型的班級管理方式也是一種小學生班級管理中常用的管理方式,其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所謂自主型的班級管理方式,就是老師將大部分的班級管理工作和任務都下放給學生,老師盡可能的不參與,這種班級管理的方式雖然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班級的管理更加的多元化,但是久而久之也出現的一些問題。首先,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其還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對于自身的自我認識不充足,這使得小學生在班級管理中難以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在班級管理中容易與其他學生發生沖突和矛盾。除此之外,學生很難全面的實現對于班級的有效管理,如果缺乏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極易造成班級工作難以進展。
(三)包辦管理
除了以上兩種班級管理方式外,還有一種非常普遍使用的小學生班級管理方式就是包辦管理,這種小學生班級管理方式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首先,包辦管理模式中老師對于小學生的各種事物進行管理和監督,包攬學生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這種管理方式使得學生成為被動者。除此之外,由于班級的各項事務加起來是非常的瑣碎的,因此老師需要進行全方面的考慮,這占用的老師大部分的時間,使得老師非常忙碌的操心小學生的日常工作。這種包辦管理的方式使得老師陷于忙碌的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利于對與小學生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小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與班級的管理和小學生的發展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當前對于小學生的班級管理模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來更好的促進小學班級建設和管理。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的方式
(一)建立全新的班級管理理念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轉變對于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采用更加合適的方式來實現對于小學的管理至關重要,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變策略就是要建立全新的班級管理理念。與傳統的小學生教育中重視對于知識的傳授以及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關注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小學生在學習中的收獲,掌握的學習心得和學習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在這種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建立全新的班級管理理念,在學生發展中對于每一個學生都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創建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來使得小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課堂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采用多樣化的小學班級管理方式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的轉變就是采用多樣化的小學班級管理方式。在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中,有些老師采用嚴格的班級管理模式,用規章制度來嚴格的對小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對于不遵守規章制度的學生進行嚴格的懲罰,這種管理方式非常不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不利于小學生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采用多樣化的小學班級管理方式可以采用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等,目前計算機已經是各個家庭中廣泛使用的獲取信息的工具,通過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技術,老師可以建立微信群、網站等來加強老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溝通,使得老師和家長都能夠對學生的發展情況有較好的了解,這對于小學生的發展來說非常有利。
(三)老師學生建立民主關系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的轉變就是老師學生建立民主關系。在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中,老師往往是整個班級的決策者,對于班級的事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學生往往是各種決定的執行者,根據老師的決定來執行各項工作,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在新課改的時代發展背景下,轉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充分認識到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民主的關系成為策略轉變的關鍵。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得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接近,課堂氛圍更加的融洽,在對于學生的管理中能夠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促進班級建設的發展。
(四)師生共同參與班級的管理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的轉變就是師生共同參與班級的管理。無論是強制性的班級管理、自主型的班級管理還是包辦管理,在班級管理中均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師生關系的平等和民主成為重點強調的因素,因此師生共同參與班級的管理也成為新課改背景下一種受到廣泛重視的班級管理轉變策略。老師和學生都是班級中的一員,因此都有著管理班級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老師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使得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當然,老師要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使得學生能夠獲取充足的有效信息,這樣能夠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對于班級的建設和小學生的發展非常的有利。
(五)形成教育合力來加強對于班級的管理
除了以上幾點外,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的轉變就是形成教育合力來加強對于班級的管理。學生的發展不僅僅受到老師的影響,還會受到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影響,因此,老師應該積極的聯合家長、學校和社會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監督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而根據此來轉變班級管理的模式,采用更加適合學生需求的班級管理方式。
四、結語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對于小學生教育的需求,因此轉變對于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成為小學班級管理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基于此,本研究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重點闡述了目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的方式,希望對于新課改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的轉變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鄧寶進.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202.
[2]李雯婧.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J].文學教育(中),2014,(08):135-136.
(作者簡介:蔡雙飛,本科學歷,二級教師,單位:山東省微山縣韓莊鎮馬山小學,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