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婷
摘要:眾所周知,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也是學生理性認知與感性認知形成的重要階段。故班主任不可以用強硬的態度管理,否則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逆反心理。教師需要用柔性管理思路,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良好的氛圍和環境渲染下,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表現出對班主任尊重、理解、認同的態度,獲得更好的班級管理效果。
關鍵詞:柔性管理;班主任管理;初中階段
初中階段,學生和班主任有很多的相處時間。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比較叛逆。為了迎合素質教育背景,教師需要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體現素質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1柔性管理概念
如同字面意思一樣,柔性管理說的就是教師應用更和諧、尊重的方法管理,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這是一種和傳統班級管理相對應的管理模式,很適合當代富有個性和特色的學生。教師需要用這樣的方法調節班級氣氛[1]。用柔性、文化的管理辦法讓學生能夠具備自我認知能力,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成長環境、成長空間。當然柔性管理的出發點就是基于學生需求,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使學生能夠獲得健康的發展與成長。
2現階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暴露的問題
過去班主任大多會用剛性管理方法。這種剛性管理方法忽視人性,只考慮教師權威性。學生大多會被教師的威嚴所壓迫,學生不敢在有班主任得情況下大聲說話。班主任嚴格要求學生的一言一行,甚至會用極端行為懲罰班級中違反規章制度的學生。這樣的管理模式不僅無法保障班級管理效果,甚至會成為不少學生成長中的陰影,帶給學生很大的成長壓力。初中生比較叛逆[2]。假設班主任管理不合理,很有可能會讓學生因為反感班主任,出現厭學情緒,耽誤學生的一生。傳統管理方法無法讓學生相信、認同、尊重班主任,而以上前提恰好是學生學好知識、健康成長的前提條件。
3班主任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思路
3.1創建自由民主的班級氛圍
為了合理使用柔性管理方法提高學生對班主任的認同感,形成班級凝聚力和歸屬感,班主任就需要在班級中創建自由、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當然這并不是說就可以放任不管學生,讓學生決定班級的一切。班主任需要讓學生先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了解是非對錯,隨后讓學生自我管理。
3.2體現學生自我定位意義和價值
使用柔性管理制度的時候,需要班主任多關心學生心理需求和心理問題,要尊重不同學生,并給予學生足夠多的尊重,展現學生定位價值,發展學生個性。班主任管理中,學生是客體角色。青春期的學生有著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因為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學生的想法也不一致[3]。班主任管理時一定要體現學生的定位價值。如每學期班級都要選出三好學生,但三好學生的評定并不只有考試成績,同時也包括學生平時的交流能力、和諧友善素質。在評選三好學生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匿名投票方式,選擇學生心目中的三好學生。用公平公正原則,不要干擾學生的想法和判斷。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翁,自己是班級的主人,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
3.3適當獎勵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時候,如果有獎勵制度的配合,就可以讓學生表現的更積極、更主動。教師不能只考慮學生考試成績,同時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成長問題。教師需要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優點,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對于近期進步比較大、表現良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予以獎勵,讓學生能夠更自信的學習和表現自我。對于近期表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不要過多的苛責,教師需要在學生改進錯誤的時候表揚學生,讓學生意識到班主任時刻都在關注自己,這種鼓勵和柔情將會成為學生進步的動力。
3.4給予學生心理層面支持與幫助
管理學生的時候,班主任不能只考慮學生的文化成績,也要考慮學生成長中的心理情況。如果學生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狀態,就需要班主任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和對話,了解學生的情感問題,并第一時間給出合適的建議,幫助學生早日走出困擾。日常工作中,沒有交流與溝通的班級管理是不合格的。教師需要及時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并根據學生的喜好交流、對話,一步步的切入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問題。用良好的班級氛圍鼓舞學生,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表現出對班級的認同感、班主任的親和力。
4結語
初中階段必須體現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價值,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柔性管理方式。班主任需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兼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教育,使學生能夠健康茁壯成長,體現素質教育目標和追求。
參考文獻
[1]顧榮華.初中班主任管理與教育藝術提升的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3):51.
[2]鐘立柱.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9(07):84-85.
[3]臧富華.走向學生自助管理“弱化”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用的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