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
摘要:一個先進的班集體,就像一篇優秀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一個個性格各異的孩子,就像一顆顆玲瓏剔透的珠子,要想把它們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鏈,豐富多彩的活動就是一根最合適的線了。
關鍵詞:活動;班集體建設
一年級剛接班的時候,我面對著的是一群天真幼稚的孩子,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幼兒園,情況各異,再加上學習環境的變化,新鮮感和好奇心更強。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都是陌生的,彼此之間都需要了解,需要建立情感聯系。這時候,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增加小朋友間交往的頻率,讓他們在活動中相互了解,逐步提高班集體的吸引力,使孩子們情緒愉快的加入小學的學習生活。這時我就開展了介紹自己名字由來的活動。目的一是讓其他同學更快地認識自己;目的二則是因為每個名字都寄托著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希望,讓孩子們介紹自己名字的來歷,也能讓孩子了解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并激勵自己朝著目標前進。
進入小學之前,小朋友們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做任何事情,基本上都從自己出發來考慮問題,集體榮譽感比較薄弱。進入小學后,我就努力培養孩子們做事應該更多地考慮到我們的集體,所以在班級中我常常進行一些四人小組或者大組為單位的活動,比如講故事比賽,課文內容表演,識字比賽等等,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為集體爭光的意識。
接班三年以來,我克服了很多困難,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各種渠道開展各種班級活動,終于將幾十個散漫的小朋友組成了一個有明確奮斗目標的,有堅強的領導核心,能產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體。孩子們在活動中增進了友誼,在活動中培養了能力,整個班集體也變得更和諧,更富有生機了。然而,班級活動的組織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它需要精心策劃與巧妙安排,我認為班級活動其內容主要來源于孩子們的生活實踐。
首先,我結合自身是語文老師這一特點,在進行學科知識傳授之余,還會選擇一些語文教材讓學生演演課本劇,進入故事情景,使教材潛藏的一些德育教育功能得到自然的張揚。道理不說自明,貴在實踐。
其次,我會組織一些專題講座,知識競賽,來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比如,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為了積極做好傳染疾病的防控工作,也為了營造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良好環境,我特地邀請了牛塘衛生院的醫生,給我們班孩子做了一次關于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和保健的知識講座。再如,在祖國70歲生日之際,我還組織學生開展了愛國詩歌朗誦,《我對祖國知多少》知識競賽……這些活動讓學生從狹隘的課本中解放了出來,把目光對準更深更廣的第二課堂,也以更積極的心態獲得了更多更豐富的知識。
第三,開展討論會、辯論會來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一個班級光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還不夠,還要有正確的輿論氛圍,而抓住班級的一些偶發事件,及時組織一些討論會、辯論會,能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建立良好的集體正義感。一天課間,陽和毅上廁所時打打鬧鬧,結果陽把毅的鼻子打出了血。一時間,小朋友們慌成了一團,紛紛跑來告狀。面對此景,我沒有急于發火,而是及時處理了毅的傷口,再讓兩個同學各自坐在一邊,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夕會課上,我組織孩子們召開了“假如當時……就不會流血”討論會,發動每一個學生深入思索這一事件的起因和嚴重后果,以及怎樣預防的辦法,也利用這件事教育每一個學生:遇事要冷靜,拳頭解決不了問題。
第四,從節日、環境中取材,使班級活動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一年有365天,這其中有許多的節日、節氣、紀念日。加之,學校每學期也會統一制訂各種學校的德育活動。這些內容在客觀上為班級活動也帶來了極為有利的因素,作為班主任,我就常常利用這些節日,以及學校開展的活動,從中選取比較適合本班級活動的內容,進而設計出相應的班級活動。
總而言之,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我們班學生對學習更熱愛,對集體更關心,對同學更友愛,它就像一根無形的線,連起了每一個孩子的心,使三(2)中隊更團結、更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