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東
摘要:受傳統教學模式及實驗設施的局限性,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講授時,一般只會將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進行灌輸,實驗操作教學并不完善,使得學生不能夠以直觀形象的方式來對相關的化學知識進行了解。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將實驗教學放在教學的首位,并且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激發學生對于實驗學習的興趣,以此來幫助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從課堂導入、分組實驗、信息技術這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該如何開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實驗教學;策略探究
1采取實驗課程來進行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的課堂導入環節時,適當地采用一些實驗課程,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自身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熱情,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這一過程中,使用化學實驗來完成課堂的導入,還能夠使化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獲得提升[1]。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離子反應”這一化學知識的課堂教學時,就可以使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環保問題來進行課堂的導入環節,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甲的化工廠在進行污水的排放時,其中包含了硫酸根離子以及銅離子,正是這樣,甲的工廠再進行污水排放時不能夠直接進行;乙的化工廠在進行污水排放時,其中包含了鋇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因此也不能夠直接進行污水的排放。但是如果將兩個化工場所要排放的污水進行有效的混合之后,就能夠將其進行環保的排放。”出現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在甲的化工廠中所排放的硫酸根離子能夠與乙的化工廠中所排放的鋇離子來產生化學反應,以此來生成白色的沉淀物。通過為學生提出這樣的生活實例來進行課堂的導入,能夠快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學習中,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對離子反應的相關知識和概念進行充分的理解。之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參與,能夠幫助學生對此化學知識進行充分的鞏固。
2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化學實驗,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當學生在進行分組實驗的過程中,需要與小組成員進行互幫互助,并且還能夠適當地減少實驗材料的使用[2]。而且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精神,并且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氧化鋁性質探究”這一化學實驗的課堂教學時,首先應該對學生展開分組,并且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實驗的操作以及探究。教師在進行分組時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分配,在每一個小組中既包括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應該包括一些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以此來保證每一小組之間具有相同的學習實力。小組成員中能力較強的一些學生就可以幫助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進行學習,通過互幫互助的學習模式,能夠適當地減少學生出錯的頻率,還可以為學校的實驗室節省一些相關的化學材料,比如鋁條以及硝酸汞溶液等等。當然,教師也可以鼓勵班級中各個小組之間展開競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并且對課堂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
3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于當代社會,信息技術正在不斷的進行發展,并且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已經被使用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一些教師能夠使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課堂的導入環節,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融入到化學知識的探究中,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較為困難的化學知識,如果學生不能夠將其進行理解,就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相關的化學實驗,通過采取有序的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適當地降低學習的難度,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當然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的教學時,可以采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通過播放一些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幫助學生對此相關的化學知識來進行深度的理解和掌握,但是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實驗操作時不應該著急,否則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應該重點對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講授,當學生在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時,就可以使學生來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而且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還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化學實驗的教學,并且采取多元化的方法,來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并且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文平.新課改下如何搞好高中化學實驗教學[J].學園,2013,(024):28-28.
[2]袁春華.淺論如何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J].數理化學習,201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