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戰場區的武器裝備也得到了極大的變化與改進。人類戰爭歷史跟隨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發現了革命性的變化,由海陸戰場發展為海陸空戰場,此戰場呈現出三維立體空間,戰區也更寬廣。建設戰區作戰指揮能力是作戰保障建設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在提升戰區的聯合作戰能力上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為此,應完善指揮信息系統,為聯合作戰提供強有力的作戰保障支持。
關鍵詞:作戰指揮系統;信息反饋控制;途徑
1通過多渠道獲取信息,確保指揮決策的一致性
指揮信息系統具體在態勢感知體系下掌握占據態勢信息的,作戰指揮員通過不同的渠道來獲得態勢信息,以全方位的感知占據情況,全部作戰指揮員均要通過同一態勢信息來達到一致的態勢理解,并達到共同的作戰決策。多渠道的信息獲取使戰場態勢感知力更加全面,以指揮信息系統為基礎的作戰指揮即通過將不同的偵察平臺、不同的偵察力量與手段來加以整合,從而精準獲得各方戰場的情報信息,掌握占據態勢信息。指揮系統還能將將實時情報監視、偵察、預警信息綱入無形、無縫的占據信息網絡中,并構建全面的占據態勢感知系統,通過指揮機構與戰場態勢感知系統的直通對接來保證指揮機體可以不間斷、全時空地獲取戰場態勢信息,并在此基礎上感應戰場態勢變化。通過智能化的信息融合共享還能為指揮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指揮信息系統可以將所獲取的戰場態勢信息加以整合分類,并進行識別篩選,將獲取的信息經處理后得到精確的態勢圖(地面態勢圖、海上態勢圖、空中態勢圖、衛星過境圖、電磁態勢圖),生成的文字圖表將更為直觀的顯示出情報信息,為戰場作戰提供決策支撐與服務。
2網絡化組織結構為作戰提供精細化的指揮
以指揮信息系統為主的作戰指揮即是由不同的作戰指揮來形成的不同任務網絡,這些網絡之間是互相鏈接交合的,從而構成了相當復雜的網絡化組織結構,作戰指揮員均在此組織結構的某個節點處進行指揮。整個系統具有全時空鏈接組網的重要能力,尤其當數據鏈技術出世后,它在指揮控制中發揮著更為顯著的作用,并推動指揮體系朝著網絡化方向發展。根據此類網絡效應來實時把控作戰活動的監督工作,從而達到精細化的作戰指揮。指揮平臺耦合鏈接后,決策活動也將能進行互動。指揮信息系統可將各單元、要素以及系統集合成耦合一體,以此形成網絡化組織結構,通過此結構將各指揮串聯在一起以實現實時通信聯絡。
3一體化的指揮控制呈現出聯合多樣的作戰指揮
在指揮信息系統下的作戰指揮的另一特點即將傳統相對混亂的指揮控制方式改變過來,使得指揮控制呈現出系統化、條理化的狀態,并且具有一體化的特點。指揮信息系統可將各類作戰要素聯合且形成一個整體,將火力打擊、情報偵察以及綜合保障等作戰指揮動作融合為一體,如此一來,在面對多樣化的打擊目標、快速變化的作戰場時能更精準的指揮控制,同時還為作戰指揮員帶來了更顯著便利性。軍事通信系統是作戰指揮在指揮信息系統實施中的基礎,以指揮所的信息系統作為主體,集各層次以及各軍兵種作戰指揮為一體來施展信息化作戰指揮活動。就以功能上來分析,指揮信息系統提升了指揮要素的融合度,現代化戰爭以信息化為前要,參戰力量除了傳統的海陸空,還包含了航天、網絡、戰略支援等新型的作戰力量,在作戰時必須聯合這些要素,使其融為一體實施高度一致的聯合指揮。
4結語
現代化戰爭的活動除了需要依托傳統海陸空物理空間外,取勝的關鍵還離不開信息空間,信息空間即為電磁空間、網絡空間以及心理空間。現代化戰爭戰場區域空間更加復雜,打破了傳統作戰的空間概念。為了能適當當前的戰爭環境,國家也需要加強作戰能力,加強作戰指揮系統信息反饋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黃紹君,孫韶杰,沈明輝,胡楊.作戰飛機飛行安全實時預警指揮系統研究[J/OL].指揮控制與仿真:1-4[2020-09-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759.tj.20200409.1644.012.html.
[2]管東林,李冬梅,古英漢.適應于多種應用場景和裝載平臺的機動式作戰指揮系統總體設計[J].艦船電子工程,2019,39(10):1-4.
[3]宋宏宇,秦大國,李奇.美國戰略反導作戰體系發展研究[J].科技視界,2019(22):66-68.
[4]陸挺,王力,陶露菁.聯合作戰運輸投送籌劃指揮信息系統構建[J].指揮信息系統與技術,2019,10(03):6-10.
[5]趙正海,張峰.艦艇作戰指揮系統軟件實戰化測試設計[J].艦船電子工程,2019,39(07):198-200+220.
作者簡介:高新桂(1992.09-),男,河南人,本科,參謀,研究方向:指揮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