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多的關注學生、教師和課程共同發展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具有獨創精神,能夠利用數學素養來豐富個人生活、滿足個人生活需要的人,在實際情境中通過數學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形成良好的數學能力、品質和習慣。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特征分析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具有綜合性、階段性和持續性特征
1.綜合性
綜合性是指數學核心素養涵蓋了數學核心知識、數學思維、數學態度、核心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數學核心知識和核心能力是表象,數學思維是達到數學核心能力的手段,數學態度是數學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所以學生在學習中運用什么樣的方法解決問題、推理、計算等基本的數學技能和基礎知識,更要去學習運用什么樣的思路去解答特定的數學問題,而這需要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
2.階段性
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從多個階段和水平進行評價。對于同一個數學問題,不同知識階段的學生會以不同的思維結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在理解水平逐漸上升、數學思維復雜程度提高的情況下,不同年紀和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上表現出較強的階段性特征。
3.持續性
持續性是指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是和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相伴相生的,并且持續地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數學核心素養形成后,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運用數學思維去解決數學問題,甚至去解決數學范疇以外的問題。數學學習具有明顯的持久性特征,并不是一項即時性的學習活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是學生終身受益的一項教學活動。
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應用
1.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教師要改變以外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合作探究。實踐證明,只要學生真正地參與了教學探究活動,才能深入地體會和感受數學知識的產生、推導和演變的過程,才能獲得最直觀的感受,從而激勵他們更進一步地探索和深入地研究,增強學生的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學習應該是一個主動接受的過程,由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數學探究、小組交流的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例如,在上《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時,我只提供給學生兩根鐵線和一張紙板,通過以下問題:(1)直線與平面有哪幾種位置關系?(2)你能說出這三種位置關系嗎?(3)在教室中,你能說出哪里有這三種位置嗎?(4)將課本放在桌面上,翻動書的封面,封面邊緣所在直線與桌面所在的平面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分組討論線面位置關系并自主探究線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組織數學語言簡要表達并通過符合表示出來,最后總結線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重心已經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提倡學生自主研究、獨立思考、動手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而且教師還要加強學法指導,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2.培養學生在學習新知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短期知識效能,要注重學生的長期發展,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思想品格和個性品質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參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他們形成積極地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例如,在學習《指數和對數間的互化》這一知識點,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指數與對數之間的聯系,并交流心得,這樣使學生們共同進步,同時,做完作業可以讓學生互查,形成一對一的幫扶小組,通過互幫互學的學習形式,可以讓學生學會關心別人,珍惜友誼,學會和提高溝通協調能力。總之,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注重分層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而又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和關注差異,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會截然不同,因此教師需要采取分層教學。例如對學困生,應該布置較簡單的而且符合該節學習目標的學習任務,確保這些同學能夠順利完成,同時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對于成績中上的學生,在基于完成基本的學習目標之后,設定一些中等困難的問題,確保完成學習任務。最后,課后布置一道綜合且相對較難的提,供拔尖的學生思考。如在鞏固《函數的單調性》這一知識點時,可以把作業分成以下幾類:首先,讓學生完成課本中的3道題,掌握增減函數的概念;第二,布置兩題讓學生證明函數的單調性;最后布置一題關于利用函數單調性解不等式的題目。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課堂,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樹立健康的價值觀為出發點,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結合生動趣味的教學形式,課堂就不會是一潭死水,進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