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及省紀委四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落細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切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省委堅定扛起主體責任,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抓具體、抓深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一是持續部署推動。省委在省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不怕得罪人、不回避矛盾、不給自己留后路,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重點任務和重大要求。聽取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省法院、省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部署開展十一屆省委第五輪巡視,推動管黨治黨責任落地。省委既掌控大局,又直接推動一批重大案件和典型問題的處理,上半年省委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12次,審核批準立案35件。二是完善領導機制。出臺《山西省落實黨對反腐敗工作全過程領導實施細則(試行)》,細化實化相關制度,推動各級黨委更加有效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更好保障紀委監委相對獨立行使監督權。三是從嚴壓責問責。召開省直部門一把手和市委書記述職評議會,督促履行好首責主責全責。與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集體談話,壓緊壓實監督責任。嚴肅追責問責,上半年全省黨內問責黨組織178個,問責黨員領導干部1197人,其中一把手705人,推動黨建責任制貫通到基層。
二、堅守紀檢監察機關政治定位,扎實抓好政治監督。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任務,著力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一是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抓監督。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分赴11市開展聯系督導,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36個,督辦案件42起,取得良好政治效果。二是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監督。針對人防系統腐敗問題,省市縣三級集中排查,逐級建立臺賬,定期對賬銷賬。針對違建“大棚房”問題,加大對農地非農化、“大棚房”專項清理整頓的監督力度。三是圍繞三大攻堅戰抓監督。監督推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建立應急機制,審查調查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兩名正處長級干部。監督推動脫貧攻堅,對2016年以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回頭看”,對2017年監督檢查發現問題開展“清零行動”,上半年共查處2639人,公開曝光9批35人。監督推動污染防治,認真梳理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反饋意見,細化具體線索,積極穩妥啟動核查。嚴肅查處了渾源縣委原書記張清河對恒山自然保護區周邊私挖亂采默許縱容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四是圍繞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抓監督。對照省委第二輪整改任務清單,組織6個督導組督促各市細化整改任務,推動整改落實。
三、突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緊盯“四風”新動向新表現,上半年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261件、處分1267人,同比增長25.6%、19.3%。著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一是深化集中整治。對梳理出的6方面26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單列臺賬、優先處置、限時辦結,上半年全省共處理3803人。二是促進標本兼治。從共性、突出問題入手,提出整改建議,督促推動落實。針對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向省扶貧辦黨組發出建議函,督促其在全系統開展專項整治。三是加大為基層減負力度。對紀檢監察機關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作出具體安排,帶頭解決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的問題。
四、強化監督第一職責,不斷增強監督效能。牢牢把握監督基本職責,貫通運用“四種形態”,確保監督常在、形成常態。一是強化日常監督。上半年全省共處置問題線索43998件、談話函詢24697件次,同比增長13.6%、35.5%。二是重點監督“關鍵少數”。上半年全省共處置涉及處級及以上干部問題線索2836件,處分處級及以上干部436人、同比增長16.9%。三是推動監督工作向基層延伸。充分發揮鄉鎮紀委、監察員和村級紀檢監察聯絡員作用,上半年全省鄉鎮紀委共立案4846件、處分4450人;市縣巡察向村級延伸,已巡察13358個村級黨組織。四是注重抓早抓小。全省共運用“四種形態”處理42224人次,第一、二種形態占比94.3%,既懲治極少數,又管住大多數。
五、堅定不移懲治腐敗,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保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方向不偏,著力穩高壓態勢、穩懲治力度、穩干部群眾對持續反腐懲惡的預期。一是有力有效減存量、遏增量。嚴肅查處了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原副院長劉冀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原黨組成員、原副廳長郭燕平,忻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原書記晉原平,晉城市委原常委、秘書長王晉峰等一批典型案件。上半年全省共立案13983件、處分12728人,同比增長15.0%、17.2%。二是著力提升案件質量。實施“鐵案工程”,嚴把事實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努力使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三是強化查辦案件治本功能。制定實施《深化標本兼治強化以案促改暫行辦法》,綜合用好懺悔錄、反思錄、宣布處分決定、警示教育片、紀檢監察建議等,努力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的效果。
六、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堅決糾正。一是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扶貧領域截留挪用、與民爭利等問題,以反腐攻堅、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二是深化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嚴肅查處教育醫療、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社保低保背后的利益輸送問題,把惠民政策落到老百姓身上。三是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嚴肅查處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助長黑惡勢力坐大成勢等問題及“村霸”、宗族惡勢力和黃賭毒背后的腐敗行為,還人民群眾一片晴朗天空。省紀委監委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單位”。
七、著力破難題、解新題,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以改革為先導為動力,進一步健全完善監督體系。一是分類推進派駐機構改革。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深化省紀委監委派駐機構改革意見》,推動派駐機構由“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二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對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系列法規制度,進一步強化省紀委常委會決策機制、理順內設機構職能職責,使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制度機制更加完善。三是加快紀檢監察信息化步伐。建成省管領導干部廉政檔案電子活頁冊系統。完善省紀委監委案件信息查詢平臺,實現對金融財產交易明細、不動產登記等信息的快速查詢。
八、加強自身建設,打造過硬紀檢監察干部隊伍。鮮明提出政治、責任、作風、能力、紀律“五個過硬”要求,從嚴從實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一是強化政治能力。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持續加強“三基建設”,切實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二是強化專業素養。大力推進全員培訓,上半年全省分級培訓紀檢監察干部6萬余人次。全省紀檢監察案件審理業務培訓班覆蓋到省市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8000余人,省紀委主要領導帶頭作培訓動員和業務輔導,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強化自我監督。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和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內控機制,把紀檢監察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及時打掃庭院、清除害群之馬,嚴肅查處了晉城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一室原主任張慧明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