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柏樹,申少華,汪朝旭,周 虎,申澤宇
(湖南科技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化工與材料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湖南 湘潭 411201)
制藥工程是一個綜合運用藥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解決藥品規范化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工程、質量與管理等問題的工學學科。因此,制藥工程專業是一個適應藥品生產需求,以培養從事藥品制造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多學科交叉的工科類專業。我國自1997年開始設置制藥工程專業以來,目前已有近300所高校開設了該專業,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制藥工業及行業培養和輸送了大量高素質專門人才。為了進一步提高多樣化、高質量人才培養能力,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1](以下簡稱《國標》),特對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研究。
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通過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形式表現出來的。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指依據國家的教育目的和高校的性質、任務提出的具體培養要求,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培養較扎實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級人才。要求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科學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確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能適應和勝任多變的職業領域。本科教育知識的講授不僅要向學科的縱深發展,還要注意學科間的橫向關系。與此同時,本科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因此,人才培養目標是教師和學生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行動指南。
人才培養目標包括知識、能力和素質三要素,是培養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理順整個培養過程思路的關鍵因素。高校對自己培養的人才做出科學合理的定位無疑是關系到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問題。目前,對于國內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確立和實現,眾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汪朝旭等[2]討論了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申少華等[3]研究了基于"卓越計劃"的化工專業綜合改革。胡忠于等[4]分析了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卓越工程師計劃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創新。楊明平等[5]探討了化學化工類專業人才的大類培養模式及其課程體系建設。高志剛等[6]探索了基于工程教育背景下制藥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郝二軍等[7]以河南師范大學制藥工程專業為例剖析了“政產學研用”合作育人模式。劉瑞江等[8]探究了基于CDIO 理念的創新型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盡管如此,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確立和實現與《國標》要求仍存在諸如基礎知識不寬、專業知識基礎不厚、創新能力不強、綜合素質不高等差距和不足。這些差距和不足的存在將嚴重影響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針對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正確定位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開展基于《國標》的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依托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于200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0年來,制藥工程專業以21世紀社會需求為導向,以發展特色型地方院校及專業建設為思路,初步形成了本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和特色。制藥工程專業現有培養方案于2018年修訂,共開設了85門課程,175學分。對照《國標》,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某高校人才專業培養目標與《國標》的對照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如下一些缺失:
(1)知識目標中的缺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目標的缺失,將不利于具有“寬口徑、厚基礎”(知識)人才、多樣化人才的培養。
(2)能力目標中的缺失。“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目標的缺失,將不利于“強能力”人才的培養。
(3)素質目標中的缺失。“良好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目標的缺失,將不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4)人才目標中的缺失。“高素質”的缺失,將不利于人才多樣化培養和高質量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表1 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國標》對照一覽表
專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除了思想政治和德育、體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執行外,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業務方面基本要求與《國標》的差異對照如表2所示。

表2 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業務方面基本要求/標準與《國標》差異對照一覽表
由表2可見,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業務方面基本要求存在如下一些差距:
(1)知識要求的差距。“掌握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以及制藥工程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的技術手段”要求的差距,將嚴重影響“寬口徑、厚基礎”專門人才培養質量。
(2)能力要求的差距。“具備從事制藥工程技術改造與創新、工藝工程設計與分析等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良好的創新創業意識和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基本能力”要求和“基本能力與初步能力”要求的差距,將嚴重影響“強能力”專門人才培養質量。
(3)素質要求的差距。“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具有適應行業發展的能力”要求和“一定的……能力與一定的……初步能力”要求的差距,將嚴重影響“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質量。
針對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的缺失和人才培養業務方面基本要求存在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理念不合理:培養理念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正確定位的關鍵,一些高校對學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持“重數量、輕質量”,“重學科、輕專業”的觀念,且存在把本科教學視為“良心工程”的錯誤理念,這樣的培養理念是不合理的,這種培養理念下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基本上是不正確的。
(2)師資隊伍不合適:師資隊伍是滿足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一些高校對師資隊伍建設與發展持“重引進、輕培訓”,“重科研、輕教學”錯誤導向,沒有為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致使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教師背景和水平難以滿足本科教學要求,很難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3)教學條件不完善:教學條件是滿足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硬件,一些高校對教學條件建設與發展持“重維持、輕增長”的錯誤態度,致使教學設施欠完善、教學經費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本科教學需求,很難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4)培養體系不完整:培養體系是滿足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軟件。一些高校對培養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持“重理論、輕實踐”錯誤觀念,且存在“專業本位主義”思想,致使培養體系口徑不夠寬、基礎不夠厚、能力不夠強、素質不夠高。這樣的培養體系是難以滿足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5)質監機制不健全:質監機制是滿足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一些高校對質監機制的建設與發展持"重建立、輕執行"錯誤做法,致使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流于形式,專業的持續改進機制形同虛設。這樣的質監機制是難以滿足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解決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的缺失和人才培養業務方面基本要求存在的差距,實現基于《國標》的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專門人才,高校要堅持和落實基于《國標》的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正確定位的五個原則。
針對培養理念的不合理,學校應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制藥工程學科和專業特點、行業和區域特色以及學生發展的需要,在《國標》要求的基礎上,強化或增加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等方面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細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形成人才培養特色,并用于指導人才培養過程。
針對師資隊伍的不合適,學校應通過提高師資隊伍數量和改善師資結構,改善教師背景和提高教學水平,改善教師發展環境,切實提升師資水平,充分發揮教師潛力,建設一支"整體素質提升、教研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指導水平提升"的"四個提升"師資隊伍,以滿足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師資隊伍要求。
針對教學條件的不完善,學校應通過完善教學實施、保證教學經費,切實改善教學條件,打造一個“理科與工科深度融合、工程實踐與科學研究互補融合、課堂課程學習與課外科技活動有機融合、創新創業能力與工程實踐能力內在融合”的“四個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平臺,以滿足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培養條件要求。
針對培養體系的不完整,學校應通過優化專業知識體系、專業核心課程,在提升師資水平、改善教學條件、健全質監機制的基礎上,實現人才培養多樣化,切實優化培養體系,建立一個“創新基礎訓練+創新專業訓練+工程創新訓練+科技創新訓練”的“四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體系,以滿足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
針對學校質監機制的不健全,學校應以畢業生、用人單位和校外專家為參與主體建立健全第三方評價機制。應建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定期修訂制度,完善人才培養質量與培養目標吻合度的測評及反饋機制,及時解決專業建設及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專業人才培養水平。
綜上所述,在相關文獻資料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分析了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研究現狀。對照《國標》,剖析了某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的缺失和人才培養業務方面基本要求存在的差距,并分析了這些缺失和差距存在的原因。針對人才培養目標所存在的缺失與和差距,提出了基于《國標》的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正確定位的“培養理念更新、培養隊伍提升、培養條件完善、培養體系優化、培養質量保障”五個原則。只要堅持和落實這些原則,可以很好地實現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制藥工程專業高質量和多樣化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