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凸顯的今天,面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嚴重弊端,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已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一個課題。盤州市第二中學從2002年起把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這為相關課題研究奠定了基礎。為了提高學校學生的英語成績和教師的專業素養,課題組的五位教師從2017年3月份開始到2018年7月份結束,歷時一年半的時間,分別就各自承擔的子課題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李婷婷老師和胡碧蓮老師還就她們所負責的子課題讓學生成立課題小組一起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課題研究;研究性學習
在課題研究的第一、二階段,我們就各自負責的子課題在高一和高二兩個年級發放調查問卷,大量走訪學生,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困難。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自己承擔的相應的子課題的內容,花了大量的工夫,找到了一些合適的方法。如黃老師提出的:以寢室為單位,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具體做法是:根據我們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住校生的特點,他讓學生以寢室為單位,每天布置一個話題讓學生在午休或者晚休前的時間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在第二天的英語課上,隨機抽2~3個寢室,每個寢室隨便抽2~3名同學就前一天的話題在全班發表演講或者對話,每天評選出一個優秀的寢室,對該寢室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他的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但學生的口語和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大大提升了。因此,我們準備在全校推廣使用。劉老師提出的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寫作任務的做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的具體做法是:布置完寫作任務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3~5名同學。每個同學就老師布置的題目各自寫出一篇文章,然后全組同學一起討論,同樣的表達方法,哪個同學的表達最好就采用哪個同學的句子,共同完成寫作任務。然后把所有小組的文章貼在教室四周的墻壁上,讓全班同學互相學習。最后老師再做一定的點評。這樣做下來,全班學生的寫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劉老師的這種方法其實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有了更多的主動學習的機會。它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言詞向別人提問,向別人解釋自己的看法,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了和別人合作,在組員相互切磋的過程中,大家相互勉勵、共闖難關,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可以通過組員的互勵互勉,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小組合作學習拓展了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的學習空間。
李婷婷和胡碧蓮老師在課題研究和實驗階段所采用的“任務型”閱讀教學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她們讓學生同時成立課題小組一起研究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叭蝿招汀苯虒W強調做事。做事的過程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做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不簡單。目前我們的學生缺乏生活經驗,依賴性強,因而問題意識差,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差。在“任務型”英語教學中,學生在學習做事的同時學會了英語。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也讓學生學會了學習,特別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本人認為在英語的學習中,信息能力是和閱讀能力分不開的,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也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過程。如要求學生自辦英語報,他們必須去廣泛閱讀,并篩選、提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必要時還要自己動筆改寫,這個過程就是培養學生信息意識的過程?,F在很多學生都能從因特網上下載一些信息了。
關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
1.教學中任何一種教學方式的單一使用都不易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無定法,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只有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以適應時代需要的最佳教學方式如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并將各種好的教學方法融合在一起,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在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進程中,教師應充當設計者、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價者,而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課堂的主導者。
3.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些成績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求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以便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最后,我們的研究還是比較膚淺的,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完善。另外,由于我們的水平有限,還有很多做得不夠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能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能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葉國杰.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高考,2018(32):191.
[2]王花平,陳知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探討[J].校園英語,2018(43):173.
[3]劉滿榮.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18(10):7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