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近期,通信行業三季報公布完畢,行業整體業績萎靡,在申萬一級行業中表現墊底。業績欠佳的原因主要是行業仍處于4G到5G的過渡期,4G需求漸微,5G需求尚未大規模釋放,部分體量較大的公司受周期影響尚未反轉,拖累總體業績。不過,5G建設早周期以及物聯網、IDC和云計算等相關企業業績表現優異,細分板塊業績分化明顯。
截止2019年10月31日,A股所有三季報披露完畢。根據Wind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申萬一級行業通信中的104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070.74億元,同比降低1.94%;實現歸母凈利潤42.5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60.58%;營收增速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分別排名第23名和最后一名。雖然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主要由于2018年中興通訊巨額虧損和2019年*ST信威巨額虧損導致,剔除掉中興通訊和*ST信威后歸母凈利潤降幅縮窄,但行業業績仍然比較差勁。除掉中興通訊和*ST信威,申萬一級行業通信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44.50億元,同比減少1.86%;歸母凈利潤160.37億元,同比降低15.37%。
三季度單季來看,通信行業錄得營業收入1693.17億元,同比略微下滑0.09%,環比降低1.18%;取得歸母凈利潤70.58億元,同比增1.67%,環比增長178.18%。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可觀,似乎行業盈利出現好轉,但實際上主要受中興通訊確認大額投資收益帶動。三季度中興歸母凈利潤26.57億,環比二季度爆增400%,扣除中興后,三季度行業歸母凈利潤僅有10%的環比增幅,同比更是由增長1.67%變為下滑36%。
總體來看,截止2019年前三季度通信行業整體收入仍處于下滑態勢,利潤同比也未見回暖,環比上略有改善,行業整體的基本面尚未扭轉。行業收入放緩、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行業仍處于4G到5G的過渡期,4G網絡已經成熟需求漸微,5G需求尚未大規模釋放,部分體量較大的公司所在子行業受周期影響業績表現欠佳,拖累行業整體增速。
不過這與三大運營商給出的資本開支預算情況也基本相符,據券商測算5G投資規模在1.2萬億左右,而2019年三大運營商的5G資本開支合計約330億,在整個5G投資周期中占比還很小。2019年只是5G建設的啟動元年,真正大規模投資將在2020年-2021年,因此今年行業業績低迷也屬于合理情況。
通信行業整體尚未進入業績兌現期,細分板塊業績分化嚴重。無線設備、主設備等作為5G建設的先周期行業,均表現出不錯的彈性,業績拐點已經出現。物聯網、IDG與云計算則是新的應用領域,需求不斷釋放,業績穩健優異。而由于4G后周期市場競爭加劇、固網滲透率已經較高,專網、光纖光纜等細分行業經營承壓,業績仍在大幅度的下滑,未見止跌跡象。
營業收入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無線通信設備、通信工程運維服務、IDC與云計算三個子行業營業收入增長最快,其同比增速分別為28.33%、15.21%、13.97%。而北斗民用、專網、智能卡板塊前三季度的營收增長并不樂觀,分別同比下滑45.20%、7.78%、5.16%。(見圖一)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
凈利潤方面,2019前三季度無線通信設備、物聯網子行業歸母凈利潤表現突出,分別同比增長86.23%、82.62%;通信主設備板塊則在中興業績變化的帶動下扭虧為盈。相比之下,專網和光纖光纜板塊的盈利情況最為差勁,2019前三季度分別同比下降62.07%、39.59%,是拉低行業總利潤的主要因素。(見圖二)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
具體到公司來看,Wind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新易盛、匯源通信、武漢凡谷、大富科技的利潤增長最為可觀,同比增速分別高達2355.57%、427.72%、322.49%、169.17%。上述公司中,匯源通信、武漢凡谷、大富科技都處于5G早周期的濾波器、天線細分行業,這也與網絡建設周期相符合,其利潤大增一方面與2018年基數較低有關,另一方面則主要是5G訂單的增加以及毛利率的提升導致。新易盛主營光模塊與光器件,其業績爆發式增長主要是IDC光模塊出貨增加以及公司控費提效所致。
另外,會暢通訊、立昂技術、縱橫通信、廣和通、移遠通信的營業收入增長最快,其同比增速分別為105.88%、83.52%、57.49%、53.53%、53.32%。其中,會暢通訊收入大增來自于云視頻服務業務的快速增長;廣和通、移遠通信主要是抓住物聯網發展機遇,模組產品放量出貨??v橫通信和立昂技術則是通過為三大運營商建網提供移動通信技術服務獲得收入增長。
工信部表示,截止9月底全國已建設5G基站8萬座,預計年底開通5G基站超過13萬座,2020年有望實現60-80萬站的5G基站建設規模。隨著5G建設的推進,物聯網、IDC和云計算等新興應用的成熟,未來的2-3年相關產業鏈業績將繼續釋放;而暫無新增需求的固網、廣電等傳統領域或繼續低迷。
至于2020年的具體需求釋放情況,還需要跟蹤三大運營商2020年的資本開支、建設方案、集采計劃、主設備商份額等情況來做具體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