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平曉
【摘要】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材以及高考試題引經據典,文字史料豐富。文章認為,高中階段,歷史教學必須順應新課標,注重歷史文字資料的分析與解讀,正確遵守選用原則,科學組織答案,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積極主動解讀文字史料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 文字史料 應用
新課標的頒布實施,為高中歷史教材的編排與高考試題的改革掀開了新篇章。新的高中歷史教材與高考試題引經據典,文字史料豐富,真正打破了歷史教與學死記硬背的桎梏,引導學生通過對史料的分析與把握,真正理解各種歷史現象后的深刻涵義,從而在教師的輔助下構建起歷史知識體系,提升自己的歷史素養(yǎng)。
1注重教材史料,有效鏈接知識
歷史學習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真正了解歷史,了解歷史傳承,更好地服務于當今。與之相應,新的歷史課程標準注重新教材編寫中的文史資料的引用,意在引導歷史教學打破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桎梏,使師生能夠更多地通過解讀文字史料去思考歷史現象,提升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的能力。在此情形下,新的歷史教材編寫更加凸顯專題化和模塊化,高考命題也隨之變化,試題中的文字史料分量加大。面對新的變化,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必須立足于歷史文本,突出文本中的文字史料,以此為紅線向文本之外延伸拓展,充實歷史教材,實現文本與史料的有效鏈接;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真正實現了歷史學習理念的轉變,改變了過去僵化的學習方式與方法,能夠借助于豐富的歷史史料,積極主動的探究歷史現象,培養(yǎng)了學習歷史的興趣,提升了自己的歷史素養(yǎng)。
2適當合理選用史料
毋庸置疑,現階段的高中教學需要服務于高考,而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歷史教學的重要標準。在此影響下,高中歷史教學仍然擺脫不了高考這個指揮棒,圍繞著文字史料的教學,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各種各樣的歷史訓練和考試試題大量引用文字史料,使得學生難以招架,之所以這樣說,在于文字史料在選用方面數量較多,連篇累牘;不僅如此,史料引用難度較大,偏、怪,學生難以理解,很難領會其主旨,史料間缺少層次性。如此,學生面對一大堆訓練題只能是叫苦不迭。歷史教學更多地要在文字史料上把握住針對性、多樣性與典型性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選用史料。首先,教師要把握針對性原則,依據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圍繞著文本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按照梯次來實施編排。高一年級,學生初次接受新教材,學習能力不高,教師應該學生實際,因人施教,選取那些故事性較強、通俗易懂的文字史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高二、高三階段就適當的加大一些古典史料,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他們的理性思維能力;史資料的選用還要注重多樣性,避免單一性。無論教學還是訓練,教師要根據教材實際可用選擇包括表格史料、撰述史料在內的多種類型的史料,這樣既豐富了訓練內容,又提升了學生分析解讀史料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與訓練的目的;教學與訓練離不開史料,但并不是說史料愈多效果就越好。面對堆積如山的訓練題,學生叫苦不迭,很多情況下學生只能是疲于應付,難以起到訓練應有的效果。為此,教師要精挑細選,對文字史料要嚴格控制數量,做到少而精。歷史教研組要強化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科學篩選,使得學生深入分析和解讀具有典型性的文字史料。
3準確解讀,深化探究
高中階段,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知識儲備也大為增加。文字史料的引用在于考察學生通過對文字史料的解讀,準確分析理解史料內容,從而得出文字史料中包含的歷史知識,使所學的知識能夠得到鞏固和運用的能力。就此而言,解讀文字史料是一門學問,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訓練,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一般說來,文字史料的解讀需要四個過程,信息提取、現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質揭示等。信息提取主要指的是學生閱讀材料之后能夠根據材料所示提取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等主要信息;現象描述則是學生通過教師的反復訓練能夠依據史料所提供的信息還原歷史情境,劃分出何人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全面分析文字史料內容;成因分析則是學生結合訓練涉及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為何在此時此地發(fā)生了此類事件,對照所學的歷史知識進行解讀;本質揭示,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通過現象揭示史料后面所隱含的本質性內容,最終達到設計者選擇文字史料所要考察的重點歷史知識。
4恰當組織答案
文字史料是學生歷史知識學習與考察的重要載體。解讀材料并不意味著史料學習的成功。只有落實到書面,形成文字答案,才謂之為圓滿。為此,教師要根據訓練中學生文字史料題目失分情況給予學生以科學的指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文字史料進行全面系統分析,提煉出材料要點,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識點;以問題設置分值為標準合理分配得分點;結合文字史料,精干準確地總結問題答案,節(jié)省答題時間,同時獲得理想的成績。
綜上所述,文字史料作為高中階段歷史教學與訓練的重要載體,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科學篩選文字史料,從教學與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出發(fā),做好文字史料的教學與訓練,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文字史料,建構科學的歷史知識體系,全面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樸爽.文字史料在中學歷史教學的運用與問題研究[J].文理導航,2015(5).
[2]陳偉君.淺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史料的有效運用[J].讀寫算,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