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趙長在
群山環抱、鳥語花香的十八洞村。些許的喧囂,都會驚擾湘西苗寨的安寧祥美。
高低有致、黑黑亮亮的房屋,縱橫的瀑布,郁郁蔥蔥的森林,青翠的高山峽谷,濡染著素樸的民風。
如水如歌的甜美歲月,披上古韻與鄉愁。
一條厚厚的石板路,延伸進光陰深處。
湖南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如一只古老的木頭座鐘。時針和秒針,永久地停留在某一個時刻。
勤美質樸的苗家人,至今也不會忘記2013年的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踏進大山深處的苗家山寨。
貧困戶施齊文和石爬專老人,不會忘記。
一個人民的公仆來到困窘的屋頭,手拉著手,坐在一條松木板凳上,像鄰里鄉親那樣親切地拉著家常。
查看住處灶房豬圈。揭米倉、摸被褥。黨的溫暖與關懷,彌漫在苗家的每個角落。
坐在板凳上的兩位老人,是多么地幸福!
和人民的總書記,肩并肩坐在一起。
石爬專老人的一句:怎么稱呼您?暖透億萬人的心。
十八洞村的四個自然山寨,六個村民小組,沸騰了。人們圍坐在總書記周圍,聽他描畫脫貧攻堅的美好愿景。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指導思想,仿佛灑下的一場春霖。
生態旅游、產業興村的發展戰略,多像苗寨飛出的新苗歌。一幅精準脫貧的錦繡畫卷,鋪展在湘西大地。
曬干水分,便留住了篁嶺秋天的色彩。
很隨意地攤曬,便曬出一個古村落五彩斑斕的時光。每到日出山頭,陽光普照,篁嶺,便成為一個醉美的鄉村符號。
一年又一年的曬秋,讓農作物在圓圓曬匾里,變成了一場繽紛絢爛的豐收盛宴。
曬匾中的紅辣椒,似一朵彤云飄在山間的古村落,反反復復地暈染一軸豐饒的畫圖。內心充盈的情愫,被曬秋人家一次次點燃。
錯落排布的徽式民居,照舊要說到。曬物的支架要說到。采光的眺窗要說到。春天曬的山蕨水筍;夏天曬的干菜果蔬;秋天曬的辣椒黃豆;冬天曬的果脯,一定要說到。綿延有序的四季晾曬,曬出了獨特的文化底蘊。
來到篁嶺的人,紛紛把心醉與迷戀,放在竹匾里,曬出糖分與秋色。
收獲的果實,多像篁嶺殷實的日子。淳樸厚道的鄉民,把熱情豪爽的本性,曬成勤勞。曬成善美、智慧。曬成人與天地的對話。
時間,定格在2017年9月30日。
飽含深情的村民,用金秋沉甸甸的收獲,曬出一面五星紅旗和祖國萬歲的圖案。
以此,感恩至高無上的祖國。
四月開辟的道路,是通天的大路。走著走著,便走進千年大計繪制出的絢麗藍本。
起步的雄安新區,像一縷七彩陽光,映襯出中國夢燦美的影像。
沿著白洋淀邊的棧道與鄉間小路,追溯習總書記考察雄安的點點滴滴。
一張規劃圖,與4月1日的平地春雷,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歷史冊頁,將記錄下這一方熱土,以及熱土上崛起的一片嶄新的新區。
每一個村莊,每一個新區人,都能說出一串感人的故事。
一支支辛勤忙碌的工作隊,是新區人的主心骨。他們把火一般的熱情,春光一樣的明媚,播灑在百姓的心坎里。
守著一堆收成,要說的卻是一行播種。
當四月的春風,在雄縣、容城、安新的田野中吹過,依稀聽到總書記那鏗鏘有力的腳步聲,在冀中平原上響起。
新使命、新擔當、新責任,譜寫出中國夢的新篇章。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奮斗目標,像一粒飽滿的種子,播進肥美的土壤。
在雄安,聽種子入土的聲音,如同聆聽一曲振奮人心的交響曲。
每一個音符,都對應著一個新目標。
問一面旗幟。
問燕趙大地涌起的春潮,是否聽到一粒種子入土的聲音。那是黨和國家,捧給河北人民的一份重禮。
季節在變。歲月在變。
唯獨一個執政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沒有改變。
西柏坡的梨花,開了嗎?小院里的柿子樹,掛果了嗎?通往北平的道路,還崎嶇嗎?
青山綠水,是否還記得那一群進京趕考的人,交給人民的答卷。
這是一群從上海的弄堂,從嘉興的南湖走來的人。
從南昌,從瑞金,從遵義,從井岡山上走來的人。從大別山,從太行山,從雪山和草地,走來的人。
從延安,從陜甘寧,從晉冀魯豫,走來的人。從遼沈、淮海、平津戰場上,走來的人。
一群播種者,把夢想,把希望,把未來做成一捧籽種,撒在新中國的大地。他們,是一片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一面旗幟鮮艷的紅。是一群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人。是一群把一生的愛全部獻給祖國的人。
他們懷著對人民的深深熱愛,在一張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試卷上,用五十六種鄉音,書寫下五十六種芳香的答案。
七十年的趕考路,把夢想和強盛寫進試卷。把脫貧攻堅寫進試卷。把小康社會寫進試卷。把美麗富強的中國夢寫進試卷。巍巍太行,青青柏坡,多像一個個監考官。
走在新征程上,認真聆聽七屆二中全會的會場上,那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共產黨人交出的每一份答卷,都銘刻在百姓心中。
輝煌的答案,已經寫在嘯傲的蒼穹。
神州飛天、嫦娥奔月、蛟龍入海、雪龍遠行、航母啟航、北斗升空……每一個精彩瞬間,都是一篇壯志凌云、氣吞山河的歌賦。
龍的子孫,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張歷史試卷,多像一把尺子,丈量著黨的干部與群眾的距離。
那是魚和水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