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暢
懸在電子煙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究落了下來。
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了《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
從誕生以來,電子煙行業就在宣傳一個功能:電子煙有助于戒煙,即使戒不了煙癮,也可以戒掉紙煙。遺憾的是,這個愿景從來沒有實現過,而且還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該通告由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同發布,其中提及,為進一步加大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力度,防止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購買并吸食電子煙,自本通告印發之日起,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并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
2018年底,在2015年才創立的美國電子煙公司JUUL拿出20億美金發年終獎,一千多人分,每人大概130萬美金,輿論一片嘩然,大家這才意識到,電子煙就是“印鈔機”。
暴利讓電子煙企業開始井噴,一時間,悅刻、靈犀、魔笛、福祿、柚子等電子煙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人人都想成為中國版JUUL。
2019年8月,深圳華強北一名做電子煙的老板向記者介紹:“現在推出一個新的電子煙品牌,最低投入不到9萬元,10天就可以把產品做出來。從煙油、設計到包裝,你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你去注冊一個牌子,我們把牌子給你噴上去,你就可以拿去賣了。”

2019年6月28日,北京國際消費電子展,一位銷售人員展示電子煙
這樣一個低門檻、高收益的行業,資本自然也聞風而動。以2018年6月悅刻拿到IDG和源碼資本3800萬投資為標志,此后一年,資本開啟狂熱的“炒電子煙風潮”。
十年來,我國電子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2-2017 年增長了 6.1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的市場規模將超過 8 億美元。
同時,我國也是全球電子煙產品的最大生產國(占全球 95%的 份額)與出口國(占全球 90% 份額),在國際上享有行業定價權,形成了“中國生產,歐美消費”的市場格局。
11 月 1 日,羅永浩還曾轉發了小野電子煙的宣傳微博,稱雙十一產品將正式發布。
然而剛放棄手機轉向電子煙的老羅,現在不僅面臨兩部門禁止網售電子煙的新規,還上了法院的限制消費令名單,即所謂的“老賴名單”。他自嘲道:“我的創業過程算是相當完整了。”
電子煙出現之初,很多人都期待它能達到戒煙的效果。但2016年2月,美國國家濫用藥物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NIDA)的調查顯示:青少年吸食電子煙之后,30.7%的人會在6個月內開始吸食可燃煙草制品,包括常見的過濾嘴香煙、雪茄和水煙。在沒有電子煙的誘導之下,這個數字只有8.1%。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10月17日報告,截至10月15日,全美累計有1479個與霧化電子煙有關的急性肺損傷病例,在22個州至少造成33人死亡,其中年齡最小者只有17歲。
我國電子煙消費人數驟增,2017 年達到了 740 萬人。電子煙憑借其極具科技感的外觀和千奇百怪的味道,在年輕群體中迅速蔓延。
此外,由于電子煙市市場魚龍混雜,不按規范生產的電子煙設備滿大街都是,由此造成的爆炸傷人事件越來越多。
電子煙引發的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地步。
10月14日,深圳開出國內第一張電子煙罰單,一名吸煙者被罰50元,全面監管踏出了第一步。
此前,美國舊金山市通過了電子煙禁令,禁止在全市范圍內生產、銷售“未經FDA 審批通過的”電子煙,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款電子煙產品通過FDA的審批。
除了加州舊金山,最近蒙大拿州也頒布了一項為期120天的緊急禁令,從10月22日開始禁止銷售調味電子煙,麻州則干脆將所有電子煙都禁了。
在聯邦層面,特朗普政府也在考慮禁止所有調味電子煙。
電子煙行業的至暗時刻,來得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