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鈺

天氣漸涼,不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又開始了他們的活血化淤之旅。這不,曾經患有腦梗塞的李婆婆便要求醫生開了些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成藥進行輸注,聽說這樣還可以讓血管更健康。需要輸液的人很多,李婆婆掛上輸液的時間也因此晚了些。眼看著快到孫子放學時間了,輸液瓶里的藥卻有一大半。為了不影響待會兒接孫子放學,李婆婆決定把輸液速度調快,想到只是調節一下輸液器也不是什么難事,便自己動手把滴速調快了。
沒過一會兒,李婆婆開始出現心慌、冒冷汗、發抖的癥狀,周圍人見此情況趕緊叫來輸液護士。護士趕過來一看,這滴速,要命呀!
護士一邊調慢滴速,一邊為李婆婆介紹相關知識——
靜脈輸液能讓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具有起效快的特點,但它卻又是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大多數人都對輸液滴速不以為然,覺得反正都是要輸到血管里的,快一點兒可能藥效還會更強、更好。實際上,輸液的速度是根據藥物的特點和安全性設置的,并不能隨意更改。有些藥物可以快速滴,但更多的藥物需要慢滴才安全。滴速快慢,由專業人士來控制才靠譜!
滴速過快可能對人體造成以下傷害:
1.輸液時血管水液量增多,如果緩慢輸液,身體能有一個適應過程,比如由腎臟將過多的水變成尿液排泄出去,來維持血管內的水液平衡。但當滴速突然調快,意味著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液體進入到血管,身體來不及調整,輸入靜脈的液體隨血液循環進入心臟,心臟就必須花更大的力氣把這些液體泵出去,加重了心臟負荷。年輕力壯者尚可承受,但如果是體弱多病且本身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或者是小孩子,他們的心臟可能就頂不住了,輕則心跳加快,重則心臟衰竭甚至丟掉生命。
2.有些藥物本身就對血管有刺激性,如果大量藥液進入血管,在高濃度的情況下,刺激作用更強,會增加發生靜脈炎的風險或加重靜脈炎的程度。
3.由于制劑工藝的原因,輸液里總會有一些消除不掉的異類物質,如果輸注入體內,這些物質就會遭到身體的排異,從而引起輸液反應。因此,在制備輸液的過程中都有明確的規定,要求這些異類物質的含量不超過某一個數值。但如果輸液過快,無形就增加了這些異類物質同時聚在一起的機會,導致輸液反應,比如發熱、過敏等。
4.還有一些藥物自身的原因,在輸液過快時會使人體出現一系列身體不適的反應。比如氯化鉀,無論是配藥還是滴速,都有嚴格要求,如果輸注過快,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大家較為熟悉的左氧氟沙星滴速過快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顏面潮紅等反應。因此,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療時千萬不要圖快。而且輸注完之后也不要急著去到戶外,因為左氧氟沙星有光敏感效應,陽光暴曬可能導致皮膚反應或皮膚損傷。
通過護士調慢輸液速度等操作,李婆婆的不適逐漸減輕。在了解到這些關于輸液的科普知識之后,李婆婆倒吸了一口冷氣,并保證以后再也不會胡亂調輸液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