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籽良 宋清海 鄭昌江
浙江省麗水市第二人民醫院 浙江 麗水323000
高血壓表現為軀體癥狀,但社會心理因素在其發病過程中亦起到重要作用。抑郁狀態不僅直接影響血壓,同時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預后和轉歸。因此,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癥患者在降壓的基礎上進行抗抑郁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抑郁癥,西醫主要采用抗抑郁藥物治療,但抗抑郁藥物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系統風險,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抑郁癥屬中醫學“郁證”范疇,主要病機為肝失疏泄、氣機不暢,中醫治療以疏肝解郁為原則。運動干預作為一項經濟、易操作的生活自療法,在抑郁癥的治療中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基于此,筆者采用清眩寧神湯聯合運動干預治療肝氣郁結型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癥患者48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的96例高血壓合并抑郁癥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 齡60~73歲,平均年齡68.74±8.31歲;高血壓病程5~15年,平均8.46±2.75年。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齡68.35±8.60歲;高血壓病程5~17年,平均8.19±2.53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等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分述如下。
1.2.1西醫診斷標準:原發性高血壓的西醫診斷依據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抑郁癥的西醫診斷依據中國CCMD-3為診斷標準[2]。
1.2.2中醫診斷標準: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訂,辨證屬肝氣郁結型,主癥:眩暈、頭脹痛、精神不振、胸脅脹滿;次癥:氣短乏力、耳鳴心悸、心煩急躁、情緒不寧、食欲下降,大便不調;舌脈:舌質紫黯、舌體胖大、苔薄膩,脈弦數滑。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及辨證分型標準;②年齡60~75歲;③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者;④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總分≥18分;⑤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②有自殺意識或嚴重自殺傾向者;③酗酒和藥物依賴者;④入組前3個月內進行過抗抑郁藥物治療者;⑤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降壓方案治療,如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治療期間不使用抗抑郁藥、情緒穩定劑及抗精神病藥,可給予患者心理疏導。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清眩寧神湯聯合運動干預治療:①清眩寧神湯:柴胡、當歸各12g,郁金、石菖蒲、炒白術各10g,白芍、牛膝、酸棗仁各15g,龍骨(先煎)、牡蠣(先煎)各30g,遠志、甘草各6g。水煎300ml,1劑/d,早晚2次分服。②運動干預:根據個人耐受情況以及習慣愛好制定運動干預方案,包括健步走、慢跑步、騎自行車、游泳、打球、打太極拳等,建議每日運動1次,每次運動時間持續30~40min,運動時注意血壓變化以及其他生命體征的穩定,運動時保持心率達到平均心率的120%。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
1.5 觀察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評估兩組患者抑郁癥狀、測量血壓變化、評估生活質量改善狀況、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抑郁癥狀: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抑郁程度,評分越高,抑郁病情越嚴重。②血壓測量: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臺式水銀血壓計,使用大小合適的氣囊袖帶,患者坐位休息5min后,測右上肢血壓3次,取平均值。③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簡表(SF-36)評分法測定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情感職能(RE)、社會功能(SF)、活力(VT)、精神健康(MH)和總體健康(GH)8個維度,評分指數越高,說明健康狀態越良好。④不良反應:記錄治療過程中有無不良反應發生,并于治療前、治療后行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檢查。
1.6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HAMD 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 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HAMD 評分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下降較對照組更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4848治療前22.84±4.8223.39±4.61治療后13.28±3.37△▲19.20±4.28△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SBP 及DBP 水平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下降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s,mmHg)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48例)對照組(48例)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SBP 157.24±6.81132.61±5.75△▲156.91±6.27143.12±6.22△DBP 105.26±4.2682.31±3.55△▲104.67±4.3793.87±4.18△
2.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SF-36各項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SF-36各項評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升高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48例)對照組(48例)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生理功能48.73±4.1668.39±5.36△▲49.46±4.5260.83±5.08△生理職能38.21±3.8465.4±4.28△▲37.95±3.7352.83±4.19△軀體疼痛42.62±4.4359.2±4.83△▲42.54±4.3051.30±4.62△情感職能53.26±5.2174.85±5.42△▲53.63±5.0465.45±5.27△社會功能55.42±4.3073.86±5.82△▲55.68±4.3964.75±5.37△活力56.82±4.4372.48±6.07△▲57.14±4.8167.45±5.66△精神健康55.12±4.6776.54±6.17△▲54.74±4.8166.75±6.34△總體健康56.06±5.1374.27±6.12△▲55.79±5.2867.34±6.2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治療過程中兩組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藥物安全性良好。
高血壓合并抑郁癥可歸屬于中醫學“眩暈”“頭痛”“郁證”等范疇,肝氣郁結型是臨床常見中醫證型。老年高血壓伴抑郁癥患者多因久病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致,導致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神失常,抑郁日久,氣滯、血瘀、痰濕等實邪遷延難祛,導致氣血上沖、上擾清竅[4]。故疏肝解郁、養心安神是本病的基本治法。本研究在西藥降壓治療的基礎上應用清眩寧神湯治療,方中柴胡解表清熱、疏肝解郁,郁金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共為君藥;當歸、白芍養血柔肝,龍骨、牡蠣平肝潛陽安神,牛膝引血下行,共為臣藥;酸棗仁、遠志養心安神,石菖蒲醒腦開竅化痰,炒白術健脾化濕,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補中益氣,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醒腦安神、疏肝解郁之功。
生活方式干預是高血壓病管理最重要的項目,而運動干預的作用尤為突出。實施有效的運動干預能夠轉移患者對負性情緒的注意、提高自我效能感及擴大社會交往等,進而加強治療疾病的信心。此外,科學的運動干預亦可促進血流動力學,提高血管彈性,改善外周血管的阻力,并有助于提高藥物的療效,進而降低血壓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HAMD評分及血壓水平均有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說明清眩寧神湯聯合運動干預能夠改善患者抑郁狀態,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此外,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由于其機體器官功能衰退,合并高血壓更易于引起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SF-36量表8個方面評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清眩寧神湯聯合運動干預能夠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亦未發現兩組藥物引起的明顯不良反應,說明清眩寧神湯聯合運動干預治療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伴抑郁癥患者作為一種身心疾病,特別是肝氣郁結型老年高血壓伴抑郁癥,在積極降血壓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清眩寧神湯聯合運動干預治療,能改善患者抑郁癥狀和血壓水平,增強臨床療效,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