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亮
【摘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須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和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我國國情和人民意愿、符合我國新時代發展目標的需要,認真把握好其首要內容、核心內容、重要內容,建立完善各項制度,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關鍵詞】黨的建設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偉大工程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黨的十九大主題中就包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9年也在全黨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些工作為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奠定了基礎,也為以后這一制度的繼續深入、全面地構建鋪平了道路。
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明確奮斗目標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從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們需要有一項制度時刻提醒自己,明確新時代奮斗目標。通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規性教育學習,可以時刻提醒每一位共產黨員和國家公職人員,謹記自己的崗位職責,牢記“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和歷史使命。只有這樣,才對得起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對得起革命烈士的奉獻和犧牲、對得起人民交付的重托和國家公職崗位職責。由此可見,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需要。

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使整個民族在新時代繼續保持旺盛的斗志的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面臨更為光明的前景,也面臨更大的風險和挑戰,需要整個民族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也需要整個民族繼續保持旺盛的斗志,才能戰勝前進途中的一切艱難險阻。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成就和變革,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有些是振聾發聵的,有些是蕩氣回腸的,有些是驚心動魄的,哪一項要實現起來都不容易,都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膽魄,也都需要精心謀劃和頑強毅力。”可見,沒有共產黨極大的政治勇氣和膽略、沒有全民族的旺盛的斗志,這些新時代成就就不能取得,為了今后繼續保持全民族這種旺盛的斗志,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新時代干部教育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需要。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教育和理論學習,不斷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修養是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回顧黨的奮斗歷程可以發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歷經艱難困苦造就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重視思想建黨和理論建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和干部的頭腦,并形成一定的制度,使這種學習教育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始終保持全黨的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從而形成統一的意志和強大的戰斗力。因此,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勢在必行。
首先,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要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和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黨自從1921年建立到今天,已經走過了近百年的光輝歷程,回顧這近百年的歷程,充滿了艱辛和磨難,道路曲折而坎坷,為什么我們能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能完成的艱巨任務?主要是因為我們始終不忘初心、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始終高舉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牢記實現共產主義歷史使命,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就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從未動搖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矢志不移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我們黨保持立于不敗之地的實踐經驗和歷史規律。因此,加強對全黨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應該成為科學構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首要內容。
其次,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要符合我國國情和人民意愿。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歷史,不難看出,新中國的建立和70年來的建設巨大成就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所取得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人民從受人欺壓走向全面解放、從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從繁榮富強走向自信和受全世界的尊敬。中國共產黨成為時代和中國的“定盤星”,這既是我國現實社會最顯著的國情,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意愿和歷史的選擇。要教育全黨和全國人民堅定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不斷向前。要堅定全黨和全國人民對黨的堅定信心,就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和全黨團結統一,加強全黨牢記人民宗旨的教育,不斷推進黨在新時代的自我革命永葆先進性,堅決反對“四風”弘揚正氣,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因此,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團結統一教育、加強人民宗旨教育、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先進性教育、堅決反對“四風”和弘揚正氣教育成為新時代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核心內容。
最后,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要符合我國新時代國家發展目標的需要。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內外、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工作對象和工作方式的深刻變化、知識信息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的深刻變化,對我們的國家治理能力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這些變化要求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面對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要求,我們黨要努力增強各方面本領,包括學習本領、政治領導的本領、改革創新的本領、科學發展的本領、依法執政的本領、群眾工作的本領、狠抓落實和高效推進的本領、駕馭風險的本領等。因此,開展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的教育成為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重要內容。
一項制度建構的科學合理性,不僅在于其內容的科學正義性,還在于其建構程序的現實合理性。程序正義是保證科學制度內容得到實踐合理傳達的必然要求。一般說來,要保證程序正義,需要經過理論論證、民主討論、試行調整等幾個建設階段。因此,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需要經歷“從上至下”“從下至上”和再次“從上至下”三個步驟。第一個“從上至下”是制度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文本建構階段,屬于制度的目標性建構;“從下至上”是制度的民意建構階段,屬于制度的可行性建構;第二個“從上至下”是制度的民主集中建構階段,屬于制度的統合性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目標性建構主要由黨政職能部門按照黨中央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在充分總結以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經驗基礎上,按照制度所需達到的目標要求,遵循制度倫理,經過專家理論論證,拿出初步制度文本;該制度可行性建構主要是通過各種渠道,自下而上地征求全黨同志意見,對制度初步文本進行意見征集、修改完善;該制度的統合性建構主要是民主集中、接受監督、統合全黨意志,兼顧制度建構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效用性與穩定性、教育性與懲戒性、公正性與合理性、承接性與長期性。總之,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全黨智慧和意志的體現。
(作者為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