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君
【摘要】在公民意愿日益彰顯的社會背景下,以往的基層黨建工作渠道已經難以有效聚合民意。因此,需要認真審視有關民意的問題,構建基層黨建密切聯系群眾機制,通過吸納民意逐漸完善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和完善吸納民意機制,要建立和完善民意收集、甄別、整合和評估機制,更要把對接民意貫穿于基層黨組織的日常工作之中,促進基層黨建與民意良性互動。
【關鍵詞】吸納民意機制 基層黨建 群眾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吸納民意是逐漸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需要認真審視有關民意的問題,構建基層黨建密切聯系群眾機制,通過吸納民意逐漸完善基層黨建工作。也就是說,基層黨建要在吸納民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需要建立和完善民意吸納機制,即要通過有效的吸納民意,接好地氣、搭好脈搏、順好民意;通過增加基層黨建與民意的有效交流和互動,及時解決民眾困難和問題,增強人民群眾對基層黨建工作的認同。
通過收集并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熱點和焦點問題,不僅能夠完善基層黨建工作,而且能夠促進社會和諧有序、協同發展。而建立和完善民意收集機制,是有效收集民意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大量收集來自基層鄉村、反映普通民眾真實意愿的民意,能夠在基層黨建工作中促進民意的了解和吸納。這樣收集來的民意經過提煉、加工,能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民群眾的真實意愿,也能為基層黨建各項決策提供參考。民意從來都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通過廣大人民群眾中無數單一的具體事件發展而來的,是基于現實問題的切實存在。例如,最基礎的食品安全、看病就醫、基本收入、就業和公平教育等,這些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是最能體現人民群眾意愿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意。
因此,要多走進人民群眾中,通過增加渠道、發動多方力量、借鑒有效經驗等方式去收集民意。建立和完善基層黨建民意收集機制,首先,要注重擴充民意收集渠道,除了發放調查問卷、面對面訪談等傳統渠道外,還可以利用自媒體、大數據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如通過QQ、微博、微信等方式收集民意。其次,要充分發動多方力量參與,以黨的領導力、凝聚力、號召力,調動各民主黨派、黨外人士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充分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匯聚成最可靠的民意。最后,要善于借鑒其他國家、其他領域的有益經驗,如采取行之有效的重大決策聽證制度、網絡輿情收集和監管制度等,不斷完善民意收集機制。總之,能為收集到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意奠定基礎,是吸納民意、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的前提。
確保基層黨建工作中有效甄別民意,需要建立和完善民意甄別機制。完善的民意甄別機制,是對收集到的數量繁多而又雜亂的民意進行統一整理和篩選的關鍵,更是有效吸納民意的關鍵。所以,只有通過完善的民意甄別機制,才能在收集到的大量繁雜民意中甄別出真實有用的民意。
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吸納民意,要充分尊重民意,但不是把所有民意照單全收,而是要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通過有效的甄別和科學的篩選,辨別真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具體來說,就是把收集到的民意進行整理、篩選、甄別,尋找到真實的、符合人民群眾現實訴求的民意。其中的難點是,如何去除那些虛假的、偽裝的、附加的、片面的民意。
這就需要做到兩點:一方面,要借助特定的專業的甄別手段和實施程序,確保機制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標準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確保提高相關人員的執行能力、增強執行力度。這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完全依據客觀標準、公平認真地開展民意甄別工作,也就是說,在甄別民意的過程中,執行人員要完全按照甄別制度、甄別標準來執行,不能添加個人主觀好惡和偏向。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有效吸納民意和解決問題,而且有利于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相反,如果添加個人主觀意志,就容易出現不符合民意甚至與民意對立的情況。總之,既要保證民意甄別機制的完整性,又要充分發揮民意甄別機制的作用,確保能夠從收集到的眾多民意中甄別出真實有用的民意,這是吸納民意、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
系統和規范的民意整合機制,是高效快速整合和提煉民意的重要條件,是對甄別出的有用民意作進一步梳理和精煉。因此,基層黨建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民意整合機制。
因此,需要做到如下幾點:一要規范和明確相關的整合流程和整合措施,確保民意整合工作的系統性規范性;二要通過設置專業決策組、專家咨詢組、專項工作組以及基層群眾互動參與組,對甄別出的民意進行專業研討和多層次整合提煉;三要完善相應的運行機制,通過協調基層黨組織各部門及相關人員之間的關系,確保他們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推動整合機制有效運行;四要協調和平衡好不同社會群體及不同民眾之間的利益關系,通過有效途徑促進各地區各部門各領域協調發展,推動整合機制流暢運行、發揮效力。總之,建立和完善民意整合機制,確保從甄別出的民意中整合出核心民意,是吸納民意、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
完善民意評估機制,是做好民意評估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有利于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民意評估機制,主要是指在對整合出的核心民意制定相關決策前,對決策的實施價值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和估量。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在制定解決民意問題的決策和具體實施計劃時,可以參考實施價值和實施效果的評估結果。通過評估參考,不僅有利于提高決策和實施計劃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減少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目標偏差問題。另一方面,是在具體實施決策時,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情況下,結合問題的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來安排決策實施的先后順序。這樣就可以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效率,緩解基層黨建工作壓力,也能及時化解人民群眾遇到的生產生活難題。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基層黨建民意評估機制,使基層黨建工作的各項決策更具科學性和準確性。
在基層黨建民意評估機制建立和完善過程中,既要注重機制的完整性,又要保證相關人員的專業性,力求評估結果的專業性和客觀性。同時,建立和完善民意評估機制,是解決民意問題的根本,是有效吸納民意、完善基層黨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在民意評估過程中也要更加注重民眾的參與。既然是人民的問題,就要給予人民一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確保最后的決策結果有人民的“一票”、綜合了人民的意愿表達。
總而言之,在公民意愿日益彰顯的社會背景下,以往的基層黨建工作渠道已經難以有效聚合民意。建立和完善吸納民意機制,要通過逐漸完善民意收集、甄別、整合和評估機制,為吸納民意提供有效途徑和機制保障,即通過吸納民意逐漸完善基層黨建工作。下一步,更要把對接民意貫穿于基層黨組織的日常工作之中,促進基層黨建與民意良性互動,通過基層黨建工作的不斷完善,增強人民群眾對基層黨建工作的認可和支持。
(作者為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山東建筑大學黨委宣傳部講師)
【注:本文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青少年研究專項課題“當代青少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度提升路徑研究——基于‘接受理論視角的探索”(項目編號:16CQSJ07)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王寶申、李長利、李永生、劉振華:《加強基層黨建 筑牢一線堡壘》,《前線》,2019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