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要】概括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出的創新性觀點,主要有三個方面:黨的領導制度,一是在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中形成和發展的,具有深刻的歷史必然性,二是國家根本領導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于統領地位,三是一個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能夠發揮綜合性效應。
【關鍵詞】制度保障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國家治理 【中圖分類號】D251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一個突出的亮點是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將黨的領導制度作為國家根本領導制度,強調其統領地位,深刻揭示其科學含義、基本要求,全面展示所包含的黨的領導的各項具體制度,在黨的領導制度化建設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度是我們自己的,不是從哪里克隆來的,也不是亦步亦趨效仿別人的?!敝袊伯a黨的領導地位是自然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中確立和鞏固的。黨的領導制度是順應黨的領導地位的客觀存在,在不斷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
黨的領導制度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得以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由無產階級和中國共產黨充當領導者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中國共產黨先后建立起黨領導的工農蘇維埃政權、抗日根據地“三三制”政權。黨的領導是一元化的領導。1943年,毛澤東同志指出:“實行一元化的領導很重要,要建立領導核心,反對‘一國三公?!毙轮袊闪⒑?,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從局部執政到掌握全國政權,建立起新民主主義政權,工人階級通過自己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對國家及其政府的領導。1954年制定的憲法肯定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中的領導地位,正式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融入國家制度。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任務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7年,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毛澤東同志提出六條政治標準,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兩條。在黨的領導下,克服了國民經濟發生的嚴重困難,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績。總結黨的領導歷史經驗,1962年,毛澤東同志提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領導工業、農業、商業、文化教育、軍隊和政府?!薄拔幕蟾锩睍r期盡管發生嚴重曲折,黨的領導地位始終是存在的,并且成為我們黨能夠依靠自身力量糾正錯誤的根本原因。
黨的領導制度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得以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提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新課題,指出:“我們要改善黨的領導,除了改善黨的組織狀況以外,還要改善黨的領導工作狀況,改善黨的領導制度?!钡谝淮蚊鞔_提出“黨的領導制度”概念。黨的領導制度改革,是為了加強黨的領導,是為了改進黨的領導,使黨的領導更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鄧小平同志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其中核心的是堅持黨的領導。在鄧小平同志看來,領導制度問題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具有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的決定性意義,由此他提出實現包括黨的領導制度在內的制度現代化的新設想。1993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修改憲法,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序言,從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層面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度。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明確了實現黨的領導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含義:“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p>
黨的領導制度在新時代繼續推進的偉大革命中得以加強和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不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币粤暯酵緸楹诵牡狞h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使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從而也使黨的領導制度得到全面加強和完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這一國家制度體系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要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新要求,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要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通過一系列重要舉措,完善能夠保證黨全面實施領導的制度安排,構建起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并朝著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在國家制度體系中,根本制度最重要,是其他各項制度之根、之本。黨的領導制度就屬于這樣的根本領導制度。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第一條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

把黨的領導制度列為國家根本領導制度,是依據憲法提出來的。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總綱第一條第二款“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后增寫“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這是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的重大舉措。在憲法中將關于我國國家根本制度的條款載入黨的領導,表明了黨的領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實現了黨的領導制度與國家根本制度的有機銜接,確認了黨在國家政權結構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這也是將黨的領導制度上升為國家根本領導制度最重要的憲法依據,是黨依憲執政的重要體現。對這一點,要理直氣壯講、大張旗鼓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