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沈友娣


摘要:采用數據包絡(DEA)方法,運用DEA-BCC模型對山東省12種蔬菜的投入產出進行有效性分析,發現有8種蔬菜未達到DEA有效,且DEA無效的主要原因是規模效率較低,并通過投影分析評估了無效蔬菜各要素的徑向調整和松弛調整,給出要素投入優化方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合理的對策建議,為提高山東省蔬菜的生產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生產效率;DEA;山東省
蔬菜產業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2017年我國蔬菜種植面積為1998萬畝,占全國農作物種植面積的12.01%,蔬菜總產值達2萬億元,為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伴隨著生產成本上升,生態環境破壞加劇,如何提高蔬菜的投入產出效率便成了急需解決的課題。
山東省是中國傳統的蔬菜大省,蔬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2017年,山東省用占全國8.73%的蔬菜種植面積產出占全國蔬菜總產量的12.94%。但是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山東省蔬菜產業的發展與升級,對山東省蔬菜產業生產效率的分析還較為少見。因此,科學評估山東省各類蔬菜的投入產出效率,并尋求投入產出效率提高途徑,對山東省更清楚地了解自身蔬菜產業的現狀,制定蔬菜政策,有效提高蔬菜的投入產出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方法
該研究采用DEA-BCC模型對山東省蔬菜產業投入產出效率進行了評價。
DEA(database envelopment analysis)也稱為數據包絡分析,用于評價決策單元(DMU)的相對有效性。本文采用BCC模型,計算各決策單元(DMU)的純技術效率值(PTE)、規模效率值(SE)和綜合技術效率值(TE),據此來判斷其投入產出效率,并通過投影分析評估了無效蔬菜各要素的徑向調整和松弛調整,給出要素投入優化方案。
(二)評價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
該研究以山東省12種蔬菜(該文將一種蔬菜在設施種植和露地種植兩種條件下當作兩種蔬菜)作為決策單元,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從勞動、資本和土地三個方面選擇投入指標,其中勞動投入選擇勞動力工日;將土地成本作為土地投入,包括流轉地租金和自營地折租;選擇物質與服務費用作為資本投入,其中包含化肥、農藥、農膜、機械等各方面資本化投入。在產出指標方面,選擇各種蔬菜的產量作為生產效率的產出變量。上述指標的數據來源于《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17》和《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18》。
二、結果與分析
(一)生產效率分析
根據山東省12種蔬菜生產的投入產出數據,該研究利用DEAP-xp1軟件測算了2016年和2017年山東省主要蔬菜的生產效率,具體結果見表1。
結合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來看,第一、2016年和2017年均達到DEA有效的,只有露地大白菜,說明這種蔬菜投入產出處于生產前沿之上,不存在投入冗余或產出不足,蔬菜的種植規模達到最優狀態。
第二、露地圓白菜和設施黃瓜這2種蔬菜都是在兩年中有一年達到有效狀態。露地圓白菜在2016年有效,2017年其規模效率小于1,且規模報酬遞增,說明2017年DEA無效的主要原因是種植規模過少,只要增加其種植規模便可達到最優生產狀態。同理,設施黃瓜2016年無效,且規模報酬遞減,說明其種植規模過大,適當的減少種植規模,便在2017年達到了技術有效。
第三、其余兩年內DEA均無效的9種蔬菜中,露地菜花、露地胡蘿卜和露地豆角兩年的純技術效率均大于0.9,但其規模效率值都較低,說明這3種蔬菜只要適當的調整其種植規模便可達到DEA有效。露地西紅柿、設施西紅柿和露地黃瓜這3種蔬菜兩年間的規模效率值都接近1,但其純技術效率都不高,說明導致這3種蔬菜未達到DEA有效的主要原因便是純技術效率不足,即在技術和管理方式方面應用不足。剩下的3種蔬菜,露地茄子、露地菜椒和露地馬鈴薯的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不足且規模報酬遞增,這三種蔬菜應加大對技術的應用和增加種植面積以達到DEA有效。
(二)要素投入優化分析
針對無效DMU,為進一步分析其投入產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并給有優化路徑,對2017年山東省的12個DMU進行投入導向的DEA投影分析,發現露地西紅柿、設施西紅柿、露地黃瓜、露地茄子、露地菜椒、露地馬鈴薯和露地菜花7種蔬菜的各項投入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投入導向的要素調整分為兩個部分:徑向調整和松弛調整。根據DEA 投影分析,分別得出無效率DMU的要素投入徑向調整和松弛調整比例,結果見表2。
由松弛調整結果可以得出,不同蔬菜之間要素松弛調整的重點存在差異。考察調整比例達到10% 的要素,露地西紅柿、露地黃瓜、露地茄子和露地菜椒松弛調整的重點是勞動力,調整分別為52%、44%和23%;露地馬鈴薯松弛調整的重點是資本(36%);設施西紅柿松弛調整以資本(26%)為主,其次是勞動力(25%)。同時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所有需調整的蔬菜中,土地均無需松弛調整。
將徑向調整比例與松弛調整比例相加來看要素投入總體冗余情況,冗余度越高反映出要素利用率越低,山東省蔬菜各要素投入冗余度由高到低依次為:勞動力、資本和土地。其次,考察各要素投入冗余達到20%的蔬菜,勞動力投入冗余較高的蔬菜依次為:設施西紅柿(75%)、露地西紅柿(56%)、露地黃瓜(50%)、露地茄子(48%)和露地菜椒(43%);資本投入冗余較高的蔬菜依次為:設施西紅柿(77%)、露地馬鈴薯(50%)、露地茄子(21%)和露地菜椒(20%);土地投入冗余度較高的蔬菜依次為設施西紅柿(50%)和露地菜椒(20%)。
三、討論與結論
該研究通過DEA分析得出的主要結論有:影響山東省蔬菜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為規模效率,山東省各蔬菜發展不均衡,各種蔬菜之間差異較大。在山東省12種蔬菜中,只有露地大白菜是連續兩年DEA有效;露地圓白菜、設施黃瓜、露地黃瓜和露地西紅柿屬于短期易改進的生產單元;露地茄子、露地菜椒、露地馬鈴薯、露地菜花、露地胡蘿卜和露地豆角的主要原因規模效率較低,生產規模不足;設施西紅柿DEA無效的主要原因是純技術效率較低。通過進一步投影分析得出,技術無效蔬菜均存在較多的投入冗余,不同蔬菜的冗余指標也存在差異,投入冗余最突出的要素是勞動力,其次是資本和土地。
為提高山東省的蔬菜投入產出效率,基于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強土地流轉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培養,強化土地流轉和服務,推動蔬菜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建立健全蔬菜種植技術的推廣體系,注重種植過程中各資本的合理投入,包括化肥、農藥、農膜、機械等各方面資本的合理投入,有效提升農戶合理配置各投入資本的能力。三是積極解決山東省蔬菜種植中廣泛存在的勞動力冗余問題,有效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山東省應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做好蔬菜規模和蔬菜產業的融合發展。同時在保證生產的基礎上,推進蔬菜的精深加工,建立蔬菜產業觀光園、科技示范園等,推動蔬菜向二三產業發展,提高蔬菜的附加值。
參考文獻:
[1]張德詠.我國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農業科學,2012(06).
[2]喻妍,田清淞.山東與其他蔬菜大省產業發展的比較分析[J].中國蔬菜,2017(12).
[3]高中強,鄭華美,郝國芳.山東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與轉型升級[J].中國蔬菜,2017(04).
[4]苗曉穎,苗紀忠,侯秋菊,等.山東莘縣蔬菜規模化生產經營模式淺析[J].中國蔬菜,2018(07).
[5]王歡.我國蔬菜生產效率及其時空效應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18.
[6]張瑞濤,王俊芹,周明明.基于DEA的河北省蔬菜產業投入產出效率實證研究[J].北方園藝,2016(08).
[7]孫明艷,周慧秋.基于DEA的黑龍江省蔬菜產業投入產出效率實證分析[J].北方園藝,2018(19).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