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摘 要:城市設計是一種綜合化的設計,主要涉及到綠地、道路、建筑等諸多方面的元素,通過對其各方面元素進行合理規劃,有利于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和環境水平,促使城市形成自身特色并營造良好的外界形象。除此之外,在目前城市設計過程當中要解決城市千篇一律、單調乏味以及環境雜亂無章等諸多的問題,要促使城市設計具備自然特色且富有人文精神,同時要彰顯內涵。對于目前城市設計人員而言,要具備一定的思想文化以及較高修養,要端正工作態度,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對于城市的空間進行合理規劃和組織。文章主要研究建筑園林環境與城市設計,以供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建筑;園林;環境;城市設計
城市設計也被稱之為都市設計,設計對象就是城市,是介乎于建筑設計、景觀設計以及城市規劃之間的一種設計。城市設計和城市規劃之間具有一定差異性,城市設計更為圖形化與具體化,城市規劃更加注重數據化和抽象性,但是二者又是相互結合在一起的整體,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園林主要就是通過采取藝術手段和工程技術對于地形地貌進行改造,進而營造出良好的景觀環境和自然條件,供人們游玩和休憩。尤其是在我國的古典建筑體系當中,園林建筑獲得了較高的成就,并且這在世界上也是舉世無雙、獨樹一幟的。園林設計的關鍵就是要加強環境保護以及綠化,在城市設計的過程當中要通過科學合理的園林設計,提高城市品質,建設美好城市。目前城市建設和規劃的過程當中會用法律法規的形式對于城市的規劃進行約束,但同樣由于法律法規制約,城市建筑整齊劃一的現象較為嚴重,還常常出現千篇一律的問題。當然,在法規約束之下,目前城市設計過程當中也產生了一系列好的作品,值得充分贊揚和肯定,如除了天安門之外,水立方、鳥巢等作品都可以稱為是城市設計的典范。
一、園林環境在城市設計之中的應用
在目前城市設計的過程之中,要保障園林規劃的科學性、植物空間布局以及造景的合理性、因地制宜以及節約成本、注重城市自身特色以及風格等。
(一)城市設計中園林規劃要保障科學性
在目前城市設計過程當中,園林規劃要保障科學性。首先,要確定景觀主題,保障園林項目和周圍環境風格相吻合、相協調;其次,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針對于園林具體形式、性質和功能進行準確的把握,要切實保障園林內的各要素能夠協調,要做到局部和整體統一協調;除此之外,在園林規劃的過程當中,要注重以人為本,要促使生態效益、功能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協調,從而發揮其美觀以及環保的功能。
(二)植物空間布局以及造景的合理性
目前城市設計的過程當中,園林規劃要保障植物得到科學合理的布置,同時要保障造景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事實上,園林當中的綠化植物,不僅是園林景觀當中不可忽視重要一個部分,同時是生態環境保護和供人們觀賞的重要元素。植物物種構成、植物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群落植被相關布局,都直接關系到人們處于其中是否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所以,在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當中要加強植物空間布局以及造景工作。
(三)因地制宜以及節約成本
目前城市設計的過程當中,要高度重視園林規劃設計工作,需要在保障生態環境基礎之上為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這對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在園林當中,要進一步擴展綠化主題,要因地制宜,節約成本,要使園林設計和周邊地貌地形以及人文環境協調統一,通過利用天然條件以及地理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造景,這樣不僅可以促使人們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且可以在整體上形成協調景觀之美,并且可以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人和大自然的協調統一。
(四)注重城市自身特色以及風格
各個城市的發展進程和歷史并不相同,所以每一個城市往往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在城市規劃和設計的過程當中往往都會產生不同風格,這些風格主要就是為了凸顯自身的文化內涵以及文明特色。另外,越來越多的城市會在城市設計過程當中結合自身蘊含的歷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觀。在目前城市園林設計過程當中也應當注意這一點,首先,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氣候環境,選擇最適宜的植物種類,不要盲目模仿其他城市。例如在北方應當選擇耐寒的植被,不能選擇熱帶樹種,否則一到寒冷的季節,只能看到枯死的樹枝。其次,在目前園林設計過程之中也需要結合城市街道、城市文化特色、城市整體風格進行合理的設計,要保障個性和獨特性,不要千篇一律地使用草坪或者大花壇,要多注重細節,保障與眾不同和新穎別致,與此同時,要關注整體和細節的統一。此外,在園林設計的過程當中,不僅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而且要從整體上保障園林景觀具備良好觀賞性。
二、不同城市環境運用城市設計手段的思考
(一)街景
目前,城市用地相對比較緊張,大多數城市都是一致性排布。為了進一步強化街景的效果,大部分規劃師往往臨街安排超高層或者是高層建筑,這樣就會導致城市設計讓人窒息,且缺乏生動性,過于單調和乏味。其中,城市街道主要由兩種線型相互結合構成,一種是以建筑為主的天際線,這條線包括大量的樹木,另一條線是凹凸線,這條線能夠促使建筑物的單調性得以改變。當前城市規劃部門可以將臨街一些地段用作綠地,在建筑高度上有所變化,同時在城市街道設計過程當中促使兩條線成為主旋律。目前臨街建筑規劃過程當中一般都有綠地率要求,所以應當將綠地讓給臨街,一方面解決城市街道景觀過于單調的問題,另一方面保證容積率不會降低。除此之外,在植物配置上要注重多元化,避免植物配置過于單一,影響美觀性。
(二)居住區樓間綠地的城市設計
在當前城市設計過程當中,居住區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居住區需要保障宜居環境,同時要保障安靜和安全性。在居住區當中,平面布局是規劃師需要重點重視的。樓盤綠化不等于公園綠化,不應該疊石理水,設置過于繁多的亭臺樓榭與建筑小品,應當保障城市設計規劃符合居民的現實生活需求。在當前建筑小區當中,多種植花草樹木即可,應盡量減少或避免出現別出心裁的建筑物,另外,奢華裝飾應當杜絕,針對于某些南方地區園林綠化過于奢華的狀況要進行改正。
(三)大中型公園綠地
目前,大中型公園屬于城市設計過程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主要包括了功能設施、水體地形、建筑物等諸多要素。要論大中型公園,頤和園是一個典型代表。頤和園是皇家園林,充滿了個性和共性協調、韻律和節奏協調,頤和園中的景觀動靜結合,虛實相生,主次分明。頤和園景觀主要分為生活起居、行政辦公以及宗教神權三大部分。頤和園當中還運用了借景方式,借用玉泉山的綠色空間為中景,并且使人的視野延伸到西山,這是一種精妙的方法。同時,頤和園中七百多米的長廊,與周圍景物統一協調,并且具有層次感,變化豐富。在共性和個性變化統一等方面,頤和園處理得極為到位。
(四)大城市超高層地區城市設計
最近幾年,我國的城市當中出現了一大批將寫字樓作為主體的超高層建筑群落,這是當前城市發展的一種未來趨勢。在浦西虹橋高新區、上海浦東陸家嘴、深圳地王大廈以及武漢、廣州、寧波等金融開發地區,以寫字樓為主的高樓群落城市設計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要點。
(五)中央公園
目前,中央公園是城市設計中的新模式,能夠豐富城市的空間,并且可以有效地節約土地,但是中央公園本身管理難度相對比較大,造價相對較高,安全隱患也極為突出,這就導致公園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和限制,例如,上海的虹橋高新區就受到了一定的質疑。超高層城市建筑要充分考慮到空間關系,要注意安全避險,文化景觀生態、高層大廈以及人流物流之間相互應當依托,并且要在其中融入園林元素,注重城市環境和景觀環境的協調統一。
(六)城鄉接合部環境
針對于目前城鄉接合部環境進行分析,例如,北京市就有大片綠化隔離帶,郊區和市區之間林地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綠色空間,并且可以形成疏密相間、多層次、多色彩的植被群落。綠色空間不僅具有凈化空氣以及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還可以為當前城市人們提供休閑場所,緩解城市人群的壓力,可以將綠地、清風、綠波導入到城市當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城市設計的過程當中,園林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城市空間當中,人是重要的主體,同時是城市公共空間的締造者。在目前城市設計過程當中要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要關注城市設計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也應當實現人和自然環境的統一,要在城市設計的過程當中融入園林元素,進而提高城市設計的水平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敏,金荷仙.風景園林視野下的城市設計:第七屆城市與景觀“U+L新思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J].中國園林,2017(1).
[2]于長明,郝石盟.基于城市設計與風景園林相融合的可持續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風景園林,2017(4).
[3]金云峰,杜伊.景觀原型設計方法探討:基于風景園林學途徑的城市設計[J].中國園林,2017(6).
[4]陶岸君,譚瑛.區域設計的框架、途徑與方法:蕪湖案例的探索[J].中國園林,2017(6).
[5]徐寧,成玉寧.城市步行空間與自然要素分布的格局模式量化分析:以瑞士蘇黎世市為例[J].中國園林,2018(4).
[6]閻晶,馬彩紅,田禹,等.基于“水+”戰略的濱水區城市設計探索:以安徽霍邱縣中央軸線和城西湖沿岸城市設計為例[J].城市住宅,2018(9).
[7]胡一可,唐婧嫻,邵笛.風景名勝城市設計方法研究:以武夷山北城新區城市設計為例[J].中國園林,2014(9).
[8]王祝根,陳荻,張青萍.美國新奧爾良市雨洪管理規劃中的多領域融合策略:城市設計多領域關聯性的建構[J].中國園林,2016(1).
作者單位: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