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鵬
摘要:指出了近幾十年來,由于自然及人為因素,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導致近河岸區域生態環境嚴重退化,以胡楊林為代表的荒漠河岸林日益衰敗,沙漠化過程加劇,生態系統驗證受損。近年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對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保護工作非常重視,采取了多種胡楊林生態拯救行動。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拯救中存在的問題,從4個方面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保護措施,以科學合理地保護和利用河岸胡楊林資源,充分發揮其生態效應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塔里木河;胡楊林;生態保護
中圖分類號:X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6-0093-02
1引言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黨的十九大立足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著眼長遠未來,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新論斷,進一步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2016年初國家林業局下發關于嚴格保護天然林的通知,強調進一步完善天然林保護措施,嚴格保護天然林資源。2018年全國綠化委員會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下發了《關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全面加強天然林保護和修復的要求。
2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概況
塔里木河是世界第二大、我國最大的內陸河,自西向東流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北緣,貫穿塔里木盆地,全長2137km。塔里木河是維系南疆各地工農業生產和發展的主要命脈,滋養著南疆228萬hm2國土和1000余萬人口,被新疆各族人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和“故鄉的河”,它的興衰關系到整個塔里木盆地的生存與發展。塔里木河沿岸分布的天然胡楊林和荒漠灌木林是新疆荒漠區分布面積最大、涉及范圍最廣的天然森林植被類型。據統計,世界上的胡楊絕大部分生長在中國,而中國90%以上的胡楊又生長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胡楊(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重要、優異的林木種質資源,塔里木河兩岸分布的天然胡楊林,構成一道長達數百千米的天然林帶,塔里木河滋潤著胡楊林,胡楊林護衛著塔里木河,二者共同保護著周邊的生態,維護著當地的生態平衡。胡楊林防風固沙、調節綠洲氣候、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緊緊鎖住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擴張,為人類在殘酷的荒漠環境中創造了生存空間,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
3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拯救存在的問題
2016年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拯救專項行動,安排部署迅速,落實推進措施有力,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
3.1胡楊林拯救專項行動缺乏資金
2016年的胡楊林拯救專項行動主要依靠整合利用林業項目資金實施。但是林業項目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央財政投資,實行專款專用和嚴格的檢查驗收制度。整合林業項目資金用于胡楊林拯救專項行動資金數量有限,全區各級財政也沒有資金投入專項行動,資金缺乏已嚴重影響胡楊林生態保護行動的順利開展。
3.2胡楊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胡楊林面積大,分布廣,管護站點較少,現有的胡楊林管護站部分已經成為危房,防火簡易道路建設滯后,管護站飲水不達標,照明、通訊等配套設施不全。各級財政也沒有專項資金用于胡楊林基礎設施建設,林區基礎設施條件滯后,影響了管護人員的護林積極性。
3.3胡楊林區“一地兩證”“一地三證”的現象普遍存在
發生破壞胡楊林資源案件發生后,土地性質難以確定,案件調查取證和定性難。
4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保護措施分析
4.1高度重視胡楊林生態保護專項行動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長期重視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保護工作,出臺了一系列胡楊林生態保護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
4.1.1精心組織,認真推進
林業廳組織設計部門深入胡楊林區現場勘察、調研摸底、采集信息,編制《塔里木河流域2017-2020年胡楊林生態保護規劃(林業部分)》,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對策措施,提出了胡楊林年度管護封育、引洪灌溉、有害生物飛機防治、胡楊專項執法行動實施內容、步驟和要求。
4.1.2積極與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聯系
通過修建引洪渠、攔洪壩對胡楊退化區域進行生態補水,輔以挖樁斷根、人工撒播、圍欄封育等技術措施,有效促進退化區的森林植被恢復。
4.1.3開展有害生物飛機防治,保障胡楊林生態安全
依據胡楊林春尺蠖蟲情監測數據,將喀什地區巴楚縣、麥蓋提縣、伽師縣、阿克蘇地區柯坪縣、巴州輪臺縣和尉犁縣列入胡楊林春尺蠖飛機防治重點單位,編制實施方案,開展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有害生物飛機防治工作。
4.2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的重要指示,我國天然林保護進入了全面保護發展的新階段。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以來啟動實施了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國家級公益林管護、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加大了依法保護力度,嚴厲查處毀林開荒、濫采亂伐等非法毀林案件,胡楊林保護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來自治區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力度,塔里木河每年進行生態放水,2016年自治區啟動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保護專項行動,圍繞“退地、增水、管護、法治”工作重點,實施退耕還林、胡楊林拯救、胡楊林春尺蠖飛機防治、胡楊林區水事治理、社會參與生態保護五大專項行動,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和恢復。但由于資金投入有限,工程較為分散,且配套引水設施缺少,近河區胡楊林得到了有效的恢復,而離河較遠區域胡楊林仍存在退化趨勢加重,甚至成片衰敗的現象。2019年1月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強對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保護”列入重要工作計劃。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部署,自治區林業草原局下發《關于做好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拯救行動規劃工作的通知》,全面啟動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拯救行動規劃的編制工作,研究制定加強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保護的重大工程、措施和政策建議,實施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塔里木河流域退化胡楊林區的生態放水過水面積,精準解決部分區域胡楊林退化問題,拯救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
4.3合理修筑堤壩。適時引入洪水育林
胡楊種苗的發芽和苗的成長需要濕地,而塔里木河邊緣的大面積胡楊森林是河流周期性溢出的結果。但當局生態保護部門在塔里木河上修建了生態大壩和防洪堤,以保護下游的胡楊、滿足農田灌溉和防洪需求。大壩的建設阻礙了洪水的溢出機制,使河岸上的森林群落社區無法自我更新,生態退化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后果。開墾塔里木河荒地和建立灌溉體系,的確是人們對自然界的勝利,但只是一個開始,如果對荒漠森林疏于維護、管理和培植,那么沙漠化進程和風沙侵襲必將造成嚴重后果。據此,建議村莊兩側和需要保護的農田修筑防洪堤代替在河道兩邊的防堤,以便塔里木河的河水流過河流兩邊的盆地。迫切需要建設大壩的地方也需在洪水期泄洪,否則遠離堤壩層的地下水就下降到枯竭程度無法補充,胡楊等植被區域也將退化。洪水還具有鹽的洗滌作用,因此洪水為提供胡楊的存在、種類的豐富和繁茂的同時,還提供了重要的河漫灘繁殖場所。
4.4修復生態系統。重建適當的植物種類
挑選合適的植物種類,建立適當的生態系統是生態修復的關鍵。根據“地適生”原理,對分布在該地區的檉柳、胡楊、黑刺等當地種群進行恢復,并促進其恢復和更新。荒漠河岸森林生態系統的正常循環被打破,檉柳應作為主要植被恢復樹種。這是因為從地理上看,胡楊一般分布在特定的環境中,如河流或古河道附近,而檉柳是一種隱伏植被,多生長在地下水位高,適應性廣;生殖策略不同:檉柳種類繁多,性成熟期差異很大。性成熟期不同步的多樣性決定了其適應不同季節快速繁殖更新的可能性,處于種群競爭有利地位,而胡楊的開花季節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種子活性只能保活較短,種群競爭位于劣勢。從葉型上看,胡楊寬大,是典型的中生植物,消耗氧化氫多,而檉柳小窄,表面被毛,表現出旱生的種族特性和對干旱環境的適應性;歷史上,胡楊過度繁殖原因可能是這條河存在豐水和洪水時期正值胡楊種子成熟導致一片大型胡楊森林土地的創建,和一個附加植物群落主要由檉柳形成外圍,但攔截河流上游形成的強度增大,下游水量的變化和時間的延長限制了胡楊種群的大量發生。胡楊雖然高大,但怪柳群落占地面積大,對土壤有很強的固結作用,在森林下面也很容易形成沃島。生態監測結果表明,檉柳腐爛集群均為半徑5~10m的大型檉柳包裹,表面有大量的皮殼。這種形式有利于植物的生存,具有防風固沙和保水的作用。因此,檉柳適應性廣、肥力強、開花多樣性強,應成為植被恢復的主要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