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
摘要:指出了做好地鐵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及環保管理工作,是降低安全風險、避免出現環保事件的重要舉措。基于此,簡述了城市地鐵施工安全環保管理現狀,對地鐵施工中常見的安全環保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以促進地鐵工程建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地鐵施工;環保管理;施工安全
中圖分類號:U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6-0200-02
1城市地鐵施工安全環保管理現狀
近年來,國內地鐵工程建設規模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鐵施工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同時,國家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亦使得地鐵施工安全環保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的人員提供了強力有效的法律規范與行為指導。然而,部分地鐵項目施工過程中仍然不斷出現坍塌、中毒、沉降等安全事故和水體污染、瓦斯泄露、管道破壞等環保事件,且上述事故、事件大部分問題是由于在施工前期未進行深入的勘察調查、全面的風險評估、充分的施工準備和細致的實時監測,導致在項目規劃、工程設計和工程實施等階段均存在問題。地鐵線路通常穿越城市中心繁華地段,車站通常設置在交通要道路口,地下結構物、各類管線錯綜復雜,周邊構筑物多且不確定因素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此類問題將越來越嚴重,地鐵施工面臨著極高的安全風險和環保標準,并且地鐵施工周期長,與周邊構筑物以及人民生產生活交叉、聯系十分密切,對施工技術及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更嚴的標準和要求。
2地鐵施工常見安全環保問題
2.1地鐵旁通道工程
地鐵旁通道工程通常采用礦山法進行施工,當旁通道周邊構筑物及管線較多、地質條件交叉,施工環境相對較為惡劣時,一般會應用凍結法等方法輔助主體工程施工。凍結法輔助主體施工時的各個主要階段為凍結施工、構筑開挖、凍結孔施工等。進入構筑開挖階段時,需要高度重視開挖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環保問題,必須先對地鐵旁通道是否具備開挖條件進行評估和判斷,評估判斷的主要考量因素包括凍脹壓力變化、鹽水降溫現狀、系統運轉、溫度場、洞內溫度及揚塵等。
地鐵旁通道工程施工存在較多關鍵因素,無論是主體施工還是輔助措施實施,一旦出錯且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整治,很可能會引發安全事故和環保事件。如旁通道主體工程開挖時的臨時支護強度不滿足設計要求、冷凍加固效果差、土體加固措施無法適應地質環境以及盲區地基加固處理措施不當等問題,都很大可能會引發地鐵施工安全事故。當旁通道開挖距離較長時,揚塵控制不力,通風措施不足時,同樣會引發火災、人員呼吸不暢等環保事件。
2.2地鐵區間隧道工程
地鐵區間隧道施工通常采用盾構法、暗挖法和明挖法。區間隧道施工受影響因素多,包括但不限于線路穿越區域構筑物分布、周邊生產生活環境、地下地面施工區域及周邊水文地質條件、區間隧道區域及附近地質構造等。一般情況下,地鐵區間隧道埋深較淺,常規施工方法能夠在滿足工期的情況下保證項目經濟效益,但當線路部分地段出現地質條件惡劣、圍巖質量差等情況時,又會增大隧道塌方與冒頂的風險。
此外,如果施工工藝選擇或控制不當時,也會帶來諸多安全環保問題。如采用明挖法施工時,當場地揚塵控制不當時,會因其產生環境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不利影響;當施工廢水、廢料控制不當時,會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及河流水資源環保質量,進而帶來嚴重不利的社會影響。
2.3地鐵基坑工程
地鐵基坑工程施工系統性強,施工工序復雜,主要工程施工內容包括圍護結構施工、支撐結構施工、混凝土施工及降水后井點挖土等。其中,與地鐵基坑工程施工成敗關系最為密切的關鍵工序為開挖與支撐,安全風險也相對極高。從根本上說,開挖過程其實就是卸載過程,在開挖施工時會破壞基坑所處地層的自有穩定性,導致土體內應力場發生改變,進而破壞原有土體結構平衡狀態。開挖施工完成后,基坑周邊土體會出現逐漸滑動,導致基坑底部土體出現回彈,需采取足夠的支撐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無支撐結構的土體暴露時間與面積,以保障基坑開挖后仍然能夠保持原有土體結構的平衡狀態。因此,采取科學合理、安全系數充足、結構穩定的支撐措施,是預防地鐵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重要、關鍵手段。
此外,在地鐵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渣土外泄、污水外排、積土揚塵、噪音污染等,防止因安全環保問題,給周邊居民帶來安全、健康及心理影響,最大程度做到安全開挖、文明施工。
3地鐵施工安全環保管理的相關措施及建議
3.1加強地質勘察和監測
地質勘查是地鐵工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地鐵工程在設計階段就應準確判斷地質穩定性,避免地鐵主體位于不良地質區域。特別是穿越地下結構筑物和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的區域時,需要著重加強該區域地質勘查和構筑物調查工作,加強地質影響分析,做好該區域地鐵工程主體結構的設計和布置,減少與構筑物及管線的交叉影響。在施工準備期,應充分收集地鐵工程周邊構筑物、交通道路以及地下管線的詳細資料,充分了解掌握施工環境,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在地鐵施工階段,則要注意加強技術溝通與交流,便于各單位掌握詳細準確的周邊地質、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相關資料,特別是施工單位各級管理人員,更要在掌握既有資料的同時,對資料中需核對的、需完全了解掌握的內容作進一步的調查分析。同時,應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各種技術加強監控監測,提前發現潛在的危險和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保障安全環保管理工作切實有效。
3.2加強地鐵施工現場的安全環保教育
要想確保地鐵施工的安全環保風險,應大力提升地鐵施工管理、技術及操作人員的安全環保意識。提升安全環保意識的主要、必要手段是通過對相關人員進行科學有效的安全環保教育和培訓,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安全環保相關理論知識、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對已發生事故、事件的原因、后果有充分的認知,強化提升各類人員的安全環保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地鐵施工安全環保管理工作的提升。同時,安全環保教育要與應急演練、現場檢查有機結合,要與施工生產進度、施工工藝工法相匹配。
3.3構建地鐵安全施工責任機制
(1)明確各工點各工序作業管理主要責任人,強化現場管理指揮。
(2)明確各工序特別是交叉作業工序之間的權責界面,厘清各自管理職責。
(3)生產、安全、環保權責一體化,管生產就要管安全、管環保,不能分設崗位,造成互相推諉。
(4)制訂監督檢查機制,明確獎懲機制,監督檢查及獎懲必須得到有效落實,不能流于形式。從制度上重視安全環保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各項管理機制,有效督促和指導實施過程中的各項措施的保障落實。
3.4做好安全保證措施
(1)做好現場消防設施配置,加強防火防災措施,建立動火審批機制,實行動火令,同時做好定期監督檢查,特別是倉庫監控。
(2)做好現場安全環保施工監督工作,發動員工、工人監督作用,定期、定點、定人監察違章、違規作業,特別是對生命財產和周邊環境不利甚至有威脅的施工工序,要做到重點監督防護。
(3)積極貫徹實施各類安全環保管理規章制度,做好施工現場警示警告標志管理。明確施工區域各作業范圍的科學劃分,減少交叉作業和多重指揮,各區域界線分明,標識準確。
(4)做好專業人員持證上崗的監督檢查,加強機械設備特別是起重吊裝、電氣等設備的安全操作要點培訓與管理,并設置警示警告標識。
(5)針對盾構法施工中特定地質條件和作業條件下可能面臨的風險,制定相應的安全環保防護方案,加強防護措施的落實。要特別注意缺氧、有毒有害氣體和瓦斯爆炸等地質環境下的防護措施是否到位,應制定相應的安全環保應急預案,配備專業急救人員。
(6)做好施工場地內變壓器、倉庫通風設施的防雨防雷措施舉措。
4結語
地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和環保事件一旦發生,對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健康安全將造成嚴重威脅,對城市正常運轉和人民生產生活將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在地鐵施工過程中,必須盡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和環保事件的發生,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防治措施,切實做好安全環保管理工作,為地鐵工程建設的健康、穩定、快速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