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情 盧艷敏


摘要:通過對水螅的培養探究了溫度與光照對水螅種群增長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水螅在培養前期(3~13d)30℃條件下,其種群密度和瞬時種群增長率最大,在培養后期(14~15d)25℃條件下的種群密度和瞬時種群增長率最大。不同的光照時間對水螅種群增長具有明顯的影響,光照時間9h實驗組的水螅種群密度及瞬時增長率最大,其次為6h和12h實驗組,光照O h實驗組的種群密度及瞬時增長率均低于其他各組。
關鍵詞:水螅;溫度;光照
中圖分類號:Q95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6-0253-03
1引言
水螅(Hydra)是一種常見的腔腸動物,生活于淡水中,以基盤吸附于植物上,捕食小甲殼動物,常見于水流緩慢、清澈、富含水草的水塘。水螅因其具有易采集、易觀察培養、繁殖速度快等特性,已成為動物學教學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實驗材料。對于低等水生動物而言,影響其生長的生態因子有很多,其中溫度和光因子非常重要的兩種生態因子。
溫度與光照是影響低等水生動物的生長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它們通過影響水螅無性生殖的出芽速率來影響水螅種群的增長。目前相關研究較少,本文通過研究不同溫度和光照時間對水螅出芽生殖的影響,來揭示水螅種群增長及種群瞬時增長率與溫度和光照的關系,為水螅對環境適應性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
2材料與方法
2.1實驗材料
實驗用水螅(Hydra sp)原種購自山東滕州,在室溫25℃,自然光照的條件下進行單體培養,建立單克隆無性繁殖系。
2.2不同溫度水螅培養實驗
挑選個頭均勻且無芽體的水螅50條,分為5組,每組lO條水螅,分別置于5個培養皿中,依次放人溫度為10℃、15℃、20℃、25℃、30℃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光照強度為2000lx,光照時間為12h。每天喂食并記錄水螅和芽體的個數。
2.3不同光照時間水螅培養實驗
挑選個頭均勻且無芽體的水螅60條,分為6組(每組10條),置于6個培養皿中,分別放人6個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光照時間依次為0h、3h、6h、9h、12h、24h,光照強度為2000lx,溫度25℃。每天喂食并記錄水螅和芽體的個數。
2.4買驗方法
培養液為暴曬7d的自來水,每個皿中放置60mL的水螅培養液。每天8:00喂食豐年蟲一次,喂食0.5~1h后,更換新鮮的培養液;喂食之前記錄水螅及芽體的個數。實驗共進行15d。
2.5數據處理
采用Excel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采用公式r=(InNt-InNo)/t進行計算,其中No為水螅的起始種群密度,N,為培養f天后水螅的種群密度,£為培養持續時間。
3實驗結果
3.1溫度對水螅生長的影響
3.1.1溫度對水螅種群密度的影響
水螅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種群密度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水螅在培養的第2d開始出現芽體,第3d芽體與母體出現分離;在實驗3~13d,隨著溫度的升高,水螅種群密度逐漸增加,30℃條件下培養的水螅種群密度最大,從14~15d,25℃條件下培養的水螅種群密度超過30℃條件下培養的水螅。
3.1.2溫度對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的影響
水螅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種群瞬時增長率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3~13d,30℃條件下的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最高;14~15d.25℃條件下的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最高;整個試驗階段,10℃條件下的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最低。
在30℃條件下,培養到第4d,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達到最高值(0.33),然后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在25℃條件下,培養到第5d,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達到最高值(0.18),隨后呈下降趨勢;在20℃條件下,培養到第9d,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達到最高值(0.15),隨后呈下降趨勢。而在10℃、15℃條件下,種群瞬時增長率隨時間呈現升高趨勢,在本研究時間范圍內,未達到最高增長率。
3.2光照對水螅生長的影響
3.2.1光照對水螅種群密度的影響
不同光照時間水螅種群密度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水螅在培養的第2d開始出現芽體,第3d芽體與母體出現分離;在實驗在第3d和第4d,光照時間6h的水螅群體密度最大,從5~15d,光照時間9h的水螅群體密度最大,其次為6h和12h,O h最小。
3.2.2光照對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的影響
不同光照時間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如圖4所示。從圖可以看出,在3~4d,6h實驗組的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最高;5~15d,9h實驗組的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最高;整個試驗階段,O h實驗組的水螅種群瞬時增長率最低。
在培養到第8d,光照時間在6h的水螅種群增長率達到最高值(0.16),培養到第9d,光照時間在9h的水螅種群增長率達到最高值(0.20),然后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培養到第10d,光照時間在12h的水螅種群增長率達到最高值(0.18),然后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在第3d和第4d,6h光照組瞬時增長率最高;從第5d開始,9h光照組瞬時增長率最高,其次為6h和12h;整個實驗過程中,O h實驗組瞬時增加率最低。
4分析
4.1溫度對水螅生長的影響
影響低等水生動物繁殖的環境因子有很多,溫度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境因子,低等水生動物的繁殖直接受到溫度的影響。本研究表明,在培養前期隨著溫度的升高,水螅種群密度和種群瞬時增長率逐漸增加,當溫度達到30℃時,水螅的種群密度和種群瞬時增長率均最高,這表明較高的溫度有利于水螅的出芽生殖,促進了芽體的生長。培養后期,溫度為25℃時的水螅種群密度和種群瞬時增長率均超過了30℃條件下培養的水螅,這可能是因為較高的溫度下,水螅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需要較多的能量,在獲得能量相同的情況下用于出芽生殖的能量減少,從而導致種群增長減慢;也可能是長期高溫導致食欲不振,攝食量減少,進而導致種群增長減慢。
在培養溫度30℃時,水螅的種群瞬時增長率在第4d時達到最高值,在25℃時,水螅的種群瞬時增長率在第5d時達到最高值,在20℃時,水螅的瞬時增長率在第9d達到最高值,但在15℃和10℃時,在本研究時間范圍內未達到最高值。這表明隨著溫度的降低,水螅種群達到最高增長率和最大密度的時間減慢。
4.2光照對水螅生長的影響
對于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發育來說,光是一個復雜的生態因子,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對水生動物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態因子,它有多方面的生態作用,直接或間接影響動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行為,動物的生長有其所需的最低及最適光照強度和光周期,這是動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本實驗中不同的光照時間對水螅種群數量增長產生了明顯的差異,光照時間9h的水螅群體密度及瞬時增長率最大,其次為6h和12h,光照O h實驗組的種群密度及瞬時增長率均低于其他各組,證明光能夠促進水螅的生長及出芽生殖,光照時間過長或過短均會影響水螅的生長發育。
5結論
實驗結果表明,水螅的生長和出芽生殖受溫度和光照的影響,溫度25℃,光照時間9h為水螅最適合的培養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