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峰
摘? ? 要:林業育苗技術和造林方法是促進造林項目開展的關鍵,所以本文在闡述林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別對林業育苗技術和造林方法途徑進行深入的分析,希望研究后,可以給該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造林方法;途徑
1? 前言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之下,現代林業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在逐漸的增多,如果依然使用傳統苗木技術和造林方式是不利于今后的發展的,也不能滿足當前社會林業資源的需要。從當前實踐經驗分析可以發現,樹木生長質量的提升是以育苗技術和造林方式的創新為出發點的,可以大大提升樹木成活率,同時也能夠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強先進林業育苗技術和造林方式的研發,不斷的創新,從而可以促進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最終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2? 林業發展的現狀
林業科學最早研發是在歐洲開展的,18世紀德國就曾經舉辦了一次恢復森林地方運動,由此世界范圍內才存在森林培養科學技術。在隨后的發展之后,《造林法》被編制和應用,同時也說明了森林培育已經形成了科學系統,具備比較強的系統性,極大的促進了林業領域的發展。在之后的100年的發展之下,林業科學有了非常快的發展,并且有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森林的建設、經營與保護的整個過程,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很多科學類的報刊也發布了相應的文章,給未來的林業科學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進入到19世紀的后期階段中,生物科學技術有了很快的發展,其他科學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林業知識體系逐步的完善、經驗不斷的總結,使得林業科研工作順利進行,林業生產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之后的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之下,現代科技也逐步的應用到林業科技中,有了非常好的效果,對于傳統的科學研究和經驗進行了深入總結,林業科學學科的研究深度、廣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系統水平也大大提高,從而使其進入到全新的研究領域和方式,接近于現代科學技術水平。
3? 林業育苗技術
在林業育苗技術實踐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選種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對催芽工作和播種工作進行把握,從而保證整體工作的開展能夠有序進行。
3.1? 選種
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過程中,為了能夠全面的提高林業育苗的具體效果,首先要根據林業種植的需要選擇最佳的林木種類。一般需要通過使用水選、風選、粒選等方式來確定最為合理的種植品種,將劣質種子全部清除掉,可以大大提升種子的發芽率,為今后的育苗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同時,選擇合適的土地條件進行苗圃建設,要保證土壤條件滿足樹木生長需要,且有充足光照與水分供應,任何存在樹木生長的條件都不能存在。
3.2? 催芽和播種
種子催芽技術應用到實踐中,其目的就是有效的提高種子成活率,最為主要的方式如下所示:(1)溫水浸泡法,這種方式將優良性質的種子投入到溫水中,每日進行種子淘洗處理,然后進行翻轉操作,可以大大提高種子出芽率。溫水的主要作用就是拋開種子外皮,可以促進發芽的順利進行。種子放入到容器內,根據2∶1 比例做好水量與種子容量的確定。(2)去蠟去油法,這種方法就是按照種子外皮油脂與蠟質來實施催芽處理,然后浸入到草木灰 70℃溶液中,浸泡規定時間之后要將種子外皮油脂、蠟質全部清理掉,完成后才能開始催芽。優良種子催芽完成后,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播種處理技術,目前主要是點播、散播、條播等方式,根據種子特性來確定最佳的播種施工方式。點播主要是針對于大種子進行播種,將其直接放入到土壤中,加強種子間隔距離的控制;散播就是小粒徑種子的播種施工主要方式;條播方式一般應用到中小粒徑的播種,可以有效的提高發芽率。春季播種通常選擇在該年度內的 2~3 月之間完成,冬季播種相對簡單,可以有效的提高環境適應能力,更好的促進樹木的生長。
3.3? 幼苗撫育
幼苗撫育管理環節,要加強幼苗生長過程的溫度、除草、施肥等處理,給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幼苗在種植之后,需要及時進行澆水、除草、施肥等處理,保證幼苗有充足的養分與水分,可以全面提高成活率。幼苗施肥時,一般需要限定在年度內的 7~9月,可以有效的提高苗木生長速度。每日要進行幼苗的灌溉處理,如果環境降雨量比較大,要布置排水基礎設施,可以有效的消除積水的問題。幼苗撫育管理環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處理,加強病蟲害防護,一般都是采用噴灑藥物或者物理防治方式,可以避免病蟲害的影響;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實施間苗和修剪,可以有效的消除病蟲害;優化林木生長結構,按照具體情況來作出動態調整,可以保證幼苗可以正常的生長。
3.4? 土壤消毒
為了能夠全面的提高苗木的生長質量和水平,要給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對于土壤環境來實施消毒處理,或者通過深耕的方式來消除害蟲幼蟲和病原菌,將其直接暴露在環境中晾曬。土壤消毒時,要選擇合適的藥劑和苗木表土混合處理方式,能夠確保苗木正常生長。
4? 造林方法
造林時要想切實提高造林質量水平,要充分考慮到土壤條件和氣候環境,選擇符合實際需要的樹苗種類進行栽種,然后才是科學的管理方式,確保苗木健康生長。
4.1? 栽苗造林法
這種方法最為主要的一方面工作就是選擇最為優質的苗木進行栽植,要了解苗木根系所存在的主要影響,在保證幼苗健康生長的基礎上要有效的消除水土流失的問題,提供良好生長環境。這種造林方式可以有效的消除幼苗發育不良問題,可以有效的利用種子。載苗造林方式能夠提高幼苗環境適應能力,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外部環境的影響,使得苗木成活率大大提升。
4.2? 分植造林法
分植造林法是當前最為有效的造林方式,需要科學合理的進行開發和利用森林原材料,比如枯枝、根系等等,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之后,能夠有效的降低苗木種植成本,大大提升成活率,提高林業資源質量。幼苗抵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外界的不利影響,還要做好日常的維護與管理,滿足正常使用的需要。
4.3? 插條造林法
這種方法一般都是在春秋2個季節中使用,春季發芽前、秋季落葉后開始進行。使用直徑2cm的枝條,將側枝剪掉之后修理成為長13cm的插穗,要嚴格控制間隔距離。此時應該注意,插條施工前,要進行土壤的作壟、澆水,在插入枝條之后,要及時進行表面覆土施工,然后在表層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可以促進催芽順利進行,有效的提升成活率。
4.4? 插根造林法
這種造林方式與插條方式對比分析,其主要是在春秋季來完成,插穗需要應用直徑為1cm的根來進行,修剪成為長為18cm的段,明確確定各株間隔距離,埋深尺寸為25cm,上部不能露出。
5? 結語
綜上所述,林業資源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形式,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加強林業資源的建設和應用是非常關鍵的,可以給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在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整合林業資源,選擇最佳的育苗技術與造林方式,嚴格控制各個造林的環節,提高種植的質量、苗木的成活率,積極的促進現代林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能夠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和進步,為人民謀福利。
參考文獻:
[1] 武鳳艷.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初探[J].種子科技,2018(8):65+68.
[2] 姜海軍.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分析[J].區域治理,2018(8):74.
[3] 黃彩霞.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探究[J].現代園藝,2015(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