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惠
摘? ? 要:當前住宅建筑面臨著更高的建設要求,生態建筑理論的應用已經成為比較受重視的關鍵要點,在設計環節中滲透運用生態建筑理論同樣也顯得極為必要。本文就重點圍繞著住宅建筑設計工作,首先指出了生態建筑理論應用的基本原則和要求,然后又具體探討了如何在住宅建筑設計中體現和應用生態建筑理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生態建筑理論
1? 引言
在現階段社會發展中,人們對于住宅建筑的要求往往越來越高,綠色建筑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并且正在逐步形成發展趨勢。在住宅建筑中充分體現生態綠色化效果,成為未來住宅建筑行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在未來住宅建筑設計中必然也就需要形成有效轉變,促使住宅建筑設計能夠充分運用生態建筑理論,促使自身在多個角度形成優化效果,解決以往住宅建筑在長期應用中可能存在的明顯問題和缺陷,在為人們提供更為理想住宅居住條件的基礎上,形成人和自然的協調相處,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
2? 生態建筑理論及其應用要求
生態建筑理念的出現充分體現出了人們對于自然環境的高度關注,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價值,追求任何生態環境的協調相處,以求能夠在貼近自然的同時,促使任何自然環境的協同發展,注重加大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同時為人們營造更為舒適健康的住宅生活空間。結合這種生態建筑理念的踐行,其可以促使住宅建筑發生理想轉變,促使住宅建筑自身能夠降低不必要污染物的產生,緩解住宅建筑在長期應用下可能對于周圍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確保人們具備更高的居住質量,有效享受綠色生活。
結合當前生態建筑理念在住宅建筑中的有效應用進行分析,其相對于傳統住宅建筑構建模式,存在著較多的差異,對于住宅建筑設計工作同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基于生態建筑理念的住宅建筑設計應該注重以人為本,因為住宅建筑最終構建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居住,力求營造更為適合于人們居住的空間,這也就需要在設計環節中予以充分體現。生態建筑理念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這一基本要求,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對于健康生活以及綠色化生活的向往,這也就需要在具體設計工作中進行深入分析,避免出現有違于居住人群要求的內容,保障設計方案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
其次,基于生態建筑理念的住宅建筑設計還需要體現出可持續發展原則,這也是生態建筑理念的基本要求,應該致力于構建任何自然環境的協調相處,避免僅僅關注于眼前利益,能夠為社會長久發展思考。在現階段一些住宅建筑設計中,為了體現生態綠色效果,往往會過于注重綠色環境的營造,大面積栽種一些綠色植被,雖然看似最初確實具備較為理想的綠色生態效益,但是很難維持長久,甚至會影響到原有區域的生態系統平衡,無法形成理想和諧發展條件,需要予以適當改變調整。
最后,基于生態建筑理念進行住宅建筑設計還需要遵循綜合優化原則,因為當前住宅建筑涉及到的因素較為繁雜,人們提出的要求同樣也表現在多個角度,如此也就必然需要在設計工作中進行綜合考慮,避免相互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矛盾問題。比如在住宅建筑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自然因素以及住宅建筑各個構成要素的協調處理,促使兩者更為協調有序,并且具體在住宅建筑材料選用以及朝向等多個設計方面進行優化處理,避免過度考慮某一方面的設計優化,影響到最終整個住宅建筑的應用性能。
3? 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 優化采光通風設計
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為了更好踐行和體現生態建筑理論,首先應該促使外界環境的各個有利因素能夠較好作用于住宅建筑,比如采光以及通風設計就應該予以高度重視,促使住宅建筑具備更為理想的居住條件。在采光設計中,住宅建筑設計人員應該重點圍繞著當地氣候條件進行充分分析,了解光照條件,進而也就能夠在住宅建筑的朝向設計以及門窗安排等方面進行合理設置,設計更為合理的門窗開啟方式,必要時加裝遮陽裝置,進而也就可以在充分引入太陽光的前提下,實現太陽輻射的有效控制。當然,借助于較為先進的鍍膜玻璃以及防輻射玻璃等,也能夠形成有效采光優化效果,可以在設計方案中予以體現。
針對住宅建筑的通風效果進行設計同樣也需要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條件,了解當地常年風向,考慮到住宅建筑如何營造較為理想的空氣循環流動效果,增強自然通風對于住宅建筑的積極作用,促使人們能夠在有效通風的條件下,享受更為健康的生活空間。當然,如果當地空氣狀況并不是特別理想,同樣也需要加裝必要的空氣清潔裝置,保障室內空氣較為干凈純潔,避免影響到人們的健康生活條件。
3.2? 合理設計圍護結構
在未來住宅建筑設計中,為了體現生態建筑理論,從圍護結構入手進行優化設計同樣也是重要條件。比如對于住宅建筑外墻結構而言,注重提升其保溫隔熱性能是基本要求,這也是體現住宅建筑節能效果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設計人員需要重點圍繞著住宅建筑外墻結構進行優化處理,不僅僅需要優化選擇外墻結構的施工材料,優先運用空心磚等高隔熱材料進行布置;往往還需要注重構建較為專業的保溫層結構,利用外墻外保溫結構,提升整個外墻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避免不必要的能耗損失。在我國北方地區,這種外墻保溫結構的有效設計更是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符合生態建筑理念的基本要求。
另外,圍護結構的設計應用還可以通過幕墻來實現,當前很多住宅建筑都設置有幕墻結構,尤其以玻璃幕墻最為常見,在實際應用中確實也表現出了多方面作用價值。結合玻璃幕墻的設計應用來看,除了要兼顧其在采光以及通風方面的作用外,往往還需要重點關注其保溫隔熱性能,進一步優化圍護結構的節能效益。當然,在玻璃幕墻中充分引入和應用一些光電轉換裝置以及智能化調控技術,同樣也可以體現積極作用,有助于構建理想室內環境。
3.3? 綠化設計
在生態建筑理論的要求下,住宅建筑設計工作往往還需要注重做好綠化設計,促使住宅建筑具備更強的綠色化效益,營造更為健康的生活環境。基于此,針對住宅建筑內部空間及其周圍可供選擇和應用的綠色植被進行充分分析極為必要,設計人員應該首先關注住宅建筑和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性,在盡量減少對周圍自然環境破壞的前提下,優化自然環境的積極作用,創設更為理想的空間。在住宅建筑外部結構中,同樣也可以覆蓋一些綠色爬墻類植物,促使其體現更強的綠色化效果,兼具裝飾和美觀作用。對于住宅建筑內部空間中綠色植被的應用需要引起設計人員的高度重視,應該基于不同空間功能進行優化選擇,比如在客廳以及臥室內,需要布置不同的綠色植物,避免對于人體健康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住宅建筑設計工作在現階段面臨著更高要求,融合應用生態建筑理論成為比較關鍵的著眼點,設計人員需要著眼于住宅建筑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確保住宅建筑能夠具備更強綠化以及節能效益,并且致力于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 劉漢松.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住宅設施,2019(7):61~62.
[2] 王盛.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21):114~115.
[3] 崔武燕.生態理論下的住宅建筑設計運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9(17):126~127.
[4] 韓亞南.基于生態理論下的住宅建筑設計運用[J].智能城市,2019(5):40~41.
[5] 吳杰.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52.
[6] 王瑋.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