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海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尤其是對于沿海地區而言,雖然體育公共服務體系薄弱,但卻具有較大的完善和發展的潛力。因此,為了提高和完善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需要緊跟黨的步伐,從基層著手,全面推動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治理轉型。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沿海區域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依舊存在供需失衡、區域差異以及供給的內容和形式單一等問題。為了發揮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提升村民在體育公共服務的參與度。本文從結合實際情況出發,對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困境進行了全面性的剖析,并提出了具體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沿海? 農村體育? 公共服務? 現實困境? 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c)-0201-02
自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此后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力求突破現實困境,加強農村公共體育的整體體系的完善。但是,農村體育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還較為薄弱,無論是服務治理體系還是服務建設體系都尚未構建。如何突破公共服務供給現實困境,加強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進度,完善發展體系對于沿海農村而言意義深遠!
1? 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價值導向
1.1 農村體育服務供給能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水平
2012年黨在十八大會議議程中提出全面構建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后,農村的經濟發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在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方面已經具備了較為強烈的意識。為了能夠讓農村體育公共讀物供給成為現實,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因此,農村的全面發展和轉型已經刻不容緩。從發展戰略上來講,我們要通過保護自然環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大力發展公共體育和體育旅游路線不僅可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還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并減少對耕地的占用。這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能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助力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能夠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讓廢棄的零散用地得到合理利用,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經濟質量是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重要價值。
1.2 農村體育服務供給能提高村民生活健康水平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村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也有所下降,很多村民在不知不覺中都患上了“三高”、頸椎病等綜合性疾病,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實施能夠讓村民有一個鍛煉的地方,可在農村建設廣場引導村民定期進行廣場舞和太極拳等身體鍛煉。加強全民的身體素質水平,從而使得更多的村民身體健康指標得到提高。
2? 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現實困境
2.1 供需失衡、區域差異帶來供給困境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城鄉二元結構的作用下”,城市公共體育服務指數為1.74,而農村的體育公共服務供給僅為0.87。從指數上來看,城市體育公共服務建設為農村的2倍。由此可見,沿海農村對于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意識并不足,同時在現實供給方面依舊存在困境。但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的提高,政府在各大農村開始建設體育用地,從政策上來看確實是利國利民。但在具體的供給建設中,政府對于農村體育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更多停留在增加政績的角度。對于體育公共服務的建設并未聘請專業的設計師進行專業的設計建設,不考慮當地實際的情況隨意建設,從而導致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需失衡,陷入困境。
2.2 供給形式單一,主體機制呈現碎片化
由于沿海農村面積廣闊,村鎮數量龐大,各個村落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大,所以,在進行公共服務供給的過程中很難通過單一的方式進行實施。因此,從農村經濟發展的水準上來看,在缺乏有效物質基礎上,體育公共服務的供給在后期的維護以及維修上會面臨資金上的困難。即使是依賴政府的長期性撥款,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而且這類碎片化的供給方式也容易加劇供需的失衡,使得農村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單一。而這種“上面制定,下面執行”的脫節式供給服務很容易導致各類建設費用的浪費。對于經濟本就不發達的農村而言,其多樣化的需求與公共服務供給資金的需求之間存在著本質的沖突。因此,政府統一撥款進行體育公共服務對于標準化建設并沒有實際性的意義,反而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貪污腐敗的滋生。而出現這類困境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我國農村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分散,其監督體系也難以全面性的展開,從而面臨困境,在本質上制約了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的發展。
3? 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發展建議
3.1 構建各層級發展體系,完善服務供給架構
在進行層級體系架構的整體構建時,可以采用政府為主體,市場為輔助的方式全面降低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的成本。與此同時,還要結合經濟帶的發展變化,對農村體育服務的發展進行產權體系的改革以及市場經濟的引入。讓公共體育服務能夠將一些荒廢的區域開發出來,并進行土地的合理利用,同時引導村民做好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環境維護和定期維修。并結合沿海地區的實際情況,提高沿海農村的就業崗位以及旅游文化的影響力。
3.2 加強體育公共服務供給意識,提高村民體育參與度
農村體育公共服務建立的真正意義在于讓每一位村民都能參與到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中來。首先要加強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宣傳,讓村民了解并參與公共體育,并通過多種近距離的方式組織體育活動,讓村民之間進行活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增進村民之間的感情。
例如:“可以定期組織太極拳比賽、廣場舞活動以及唱歌比賽等”讓村民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體育文化帶來的快樂和熱情。對于中年人,我們可以采用乒乓球、跳繩、籃球、羽毛球等多種常見的體育運動來組織體育活動,并定期為活動比賽預算一定的資金,提高村民對活動的參與度。
3.3 建立體育公共服務信息系統,培養體育人才
在信息化時代,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也逐漸地發生改變。通過多種信息渠道,推廣公共服務供給的進度,并根據村民的要求與建議對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進行多層面的改變。力求在體育場和體育器械上進行創新和突破,使得村民在鍛煉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在此基礎上,還應培養一批優秀的體育鍛煉人才。這樣,公共服務設施才能逐步地融合新的血液,使得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日新月異,突破困境。
4? 結語
在新時代,沿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同樣被賦予了轉型和創新的新任務。在進行服務供給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各種困難和困境。因此,在整體的供給服務中需堅定信心,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見,不斷地去創新出新的供給方式,建立公共服務信息系統,并培養出新的服務人才。讓體育文化的價值能夠被認同,并不斷地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羅蘭,陳艷,唐子涵.少數民族地區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現實困境與發展建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2):162-163.
[2] 劉少虎,孫安民,田佳鵬,雍晨輝.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現實困境與應對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8(03):199.
[3] 王潔,王凱.“制度內供給”:當下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的路徑選擇與優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6):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