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翠 趙月民
摘? 要:情境教學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練效率。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部分教師容易出現偏離針對性、趣味性、主體性、實際性、“表、里”兼顧等核心原則進行情境創建和實施,導致情境教學“去真”化。本文將對情境教學的部分問題進行實際探討,旨在為其他教師教學提供些許參考。從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情境創建? 跳躍練習? 小學生?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c)-0110-02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課堂教學不再是傳統單調、枯燥的學習氛圍,而是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展示、體現自我。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通過“故事、情境、游戲”等活動能激發學生對體育與健身的興趣,享受體育帶來的歡樂[1]。對于低段學生讓其在變換角色的夏令營式的體驗過程中進行學習,讓每個學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悅,在愉悅中逐步掌握技術,同時在鍛煉身體、激活思維、拓展能力過程中體驗合作、創新、成功時的心情[2-3],從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因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際來對情境創建的問題提出幾點思考。
1? 情境創建的分析與思考
1.1 情境創建遵循針對性、趣味性
在情境式體育教學創建過程中,要充分遵循課的學習內容。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適用,要有針對性的按照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恰當的情境創建[4]。一個合適的情境創建一定是緊緊圍繞技能的學習與練習展開,并在情境中不斷的變化或者提高學習的難度,逐步促進體能、技能的發展,讓學生在情境的發展中逐步增加興趣感,獲得練習體驗的快樂,從而達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他們對有趣的事物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感,喜歡去嘗試不同類型的練習形式。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一發展特點,在創建過程中要將學習內容、練習方式等故事化、多樣化、趣味化。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不斷的嘗試單一和組合的練習方式,
以保持練習的趣味性。在“跳躍的練習方法”課中,選用森林生活體驗情境模式,在體驗中主要采用模仿森林中會跳躍的小動物進行角色轉變。情境的創建是針對跳躍單元而進行設計的,具有針對性。學生在體驗中不斷的轉變動物角色(袋鼠、青蛙、小兔子等),并通過不同形式的單一和組合動作練習來增加新鮮感和好奇感,逐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在情境創建中遵循了針對性、趣味性這一原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2 情境創建遵循主體性、實際性
情境創建要從學生主體出發,盡力促使學生主體成為情境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讓學生以主人公的態度,不留余力的投入到情境故事當中去,主動學練,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課情境中每位學生都有角色扮演,都是故事情境推進過程中的主人公。學生在情境中有了角色扮演,不至于無所適從,才能更加積極的融入故事中,根據故事情境的發展一步一步的進行練習。當然,以學生為主體時還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切不能越過最近發展區。在平時上課時要善于抓住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來制定教學目標、內容、組織形式等。教學目標難度不要太大,本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技能目標和重點問題定在解決單、雙腳起落時的落地緩沖問題上。在內容和組織編排實施上,單一技術結構在短時間內無法完美,可以加組合練習,之后再增加一個難度,進行有規則的游戲比賽。組合練習就是在單一練習之后,改變環境,稍加難度。單一練習學會之后,直接到組合練習中去實踐。目的是在改變環境的同時加以規則的限制,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一些改變,獲得即時成就感。在游戲比賽中,不要強調快,只要是比賽學生下意識的就會加快速度,要反復強調這節課你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如成功率、一致性等。總的來說,還是要用心關注學生的實際動作水平,用心琢磨課程標準,兩者結合后確定最近發展區,不能拔苗組長,要一步一個腳印式的引導學生身體素質和動作技能的發展。
1.3 情境創建要“表、里”兼顧
體育教學的核心是“教什么、怎么教與學”的問題,在情境教學實施中切不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質。情境教學中“表”是故事情境,“里”是教學目標和內容,在教學實施中一定要注重“表”“里”兼顧。在現實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容易出現“表”“里”兩種極端。前者出現過多的情境設置,導致教學的本質內容安排較少,學生無法完成設定的教學任務。要根據教學目標、重難點問題等來進行情境從創建,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創建情境而創建情境。教學情境的創建切勿太花哨,判斷其是否適當,主要還是看它能否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學生體能、技能、德育等素養的發展,任何偏離教學目標的情境創建都是要力戒的。情境的創建是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感悟、操作、體驗,利用現實環境和主體活動發生交互作用,使學生獲得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而后者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學生的興趣導向,導致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降低。總之,情境教學時不能脫離教學目標,不能只看形式,不注重教學效果,影響學生們的教學進程,要做到統籌兼顧。
1.4 要擅于利用語言、動作將師生引入情境
語言是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模式的重要工具。教師的語言應做到生動形象、活潑有趣、易于理解并且表達準確清晰,符合學生的實際言語理解水平。盡管教師的情境故事、環境設計的完美無瑕,如果語言應用不恰當可能會導致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對教師語言不理解,課就難以按照設計的環節去推進;教師語言不活潑生動,情境的實際背景就顯得乏味。在情境教學時,教師也應當運用恰當的肢體動作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的動作應做到標準、簡練、能夠使學生容易模仿,并且教師的動作能夠引導學生對于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好奇心以及強烈的體育興趣。在本課實施過程中,教師利用活潑、童趣的語言一步一步的將學生帶入故事情節中,每位學生都盯著教師看,耳朵都豎的直直的,非常感受這個過程。并且,每次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學生都能快速的理解教師的語言,快速、準確的完成相應的任務。在途中,教師一直情境教學中扮演著“村長”的角色,和學生融為一個團體,每次練習都積極參與,進行示范、比賽等,使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愈發濃厚。因此,教師的語言、動作參與也是情境創建和實施中注重考慮的問題。
2? 結語
情境創建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對低段學生適用的體育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對建立學生終身體育學習意識基礎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低段學生體育教學中,應正確的使用情境創建教學模式,杜絕情境教學“去真”化,從而讓更多的學生真正愛上體育。
參考文獻
[1] 黃孟雄.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1):222-223.
[2] 張萬寶,王飛雄.情境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綜述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4,33(5):131-135.
[3] 辛憲軍.基于情境教學模式的小學體育教學實驗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6):113-116.
[4] 孫娟,何東平.從“六要”談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J].中國學校體育,201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