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與國家關系密切,在國民生活及各個行業中都離不開科研工作。隨著社會的進步,更多的科研需求爆發出來,相關單位的工作壓力加大,數量眾多的項目及科研的壓力使得項目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下面就對如何在多項目環境中提升管理效果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資源分配缺乏合理性??蒲惺聵I單位中的資源主要有科研人員、機械設備及資金,能否對其進行合理分配是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在多項目環境下,相關單位面臨的不只是一個項目的多種資源的分配,而是多個項目的多種資源分配,復雜性增加,難度也隨之加大。實際分配中缺乏合理性的案例很多,比如為了某一項目購置的儀器在該項目結束后并未再次使用,長期閑置;一個科研人員要同時負責三個甚至以上的項目,且時間存在沖突;對于重要項目的關注過多,顧此失彼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著科研事業的發展,長此以往會使單位的項目管理更加混亂,管理質量下降。
(二)管理缺乏科學規范。項目管理中如果缺乏規范性,就極其容易造成項目間的混亂,進而使得多個項目的進度全部滯后,嚴重影響單位工作效率。舉例來說,湖南省某科研單位在進行水資源監測時就發生了這種問題。在實際的水資源分析中,涉及多個機構且機構中都存在進行中的項目,由于沒有科學的規范和有效的溝通,使得各機構間對接極其緩慢,甚至還存在項目失誤,嚴重影響監測效率,科研項目進程一拖再拖。由此可見,管理的規范化、合理化對項目質量及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三)管理模式缺乏靈活性。在一般的科研項目管理中,有關管理人員會將項目劃分為立項、實施及驗收三方面,這在單一項目的研究中實施效果較好,但是在多項目的管理中其會喪失優越性。僅憑這樣的管理模式無法將不同項目間的資源進行合理調配,且還容易產生部分設備閑置、故障無人修理的問題,嚴重影響項目進展。
(一)目標管理,合理化資源、責任分配。目標管理是一種基于多項目、多環節研究出來的,能夠通過目標設定提升管理質量的方法。將其應用于多項目的科研環境中,有關管理人員可以將單位內的不同項目進行目標設定,進而依據目標合理分配資源及責任。舉例來說,在安徽省的某科研單位中,就落實了目標管理,將單位內的三個項目進行目標設定,并將其重要性進行排序,分別為項目一、項目二和項目三。所有設備和人員都要先滿足項目一,從項目一上閑置下來的資源再投入項目二,項目三也是一樣。同時也對責任進行了分配,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別是高校及單位、高校及單位負責人、項目法人,從這三方面強化了責任分配,并著重強化內部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從內部人員中選出三個人當項目主管,進行更加細致的工作安排,定期開展不同項目間的交流會,加快銜接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種方法能夠使各個項目間進行無縫銜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實際的工作中能有效提高管理質量,減少項目間的沖突與資源閑置。
(二)規范管理,精細化科研項目管理。在現代管理模式中,規范化和精細化的管理方法被大部分企業及院校應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將規范化的管理模式應用于多項目環境下科研項目管理也同樣具有可行性。舉例來說,我國科研事業從業者及單位數目較多,通過“粗放式”的管理容易引發諸多問題,如工作效率低、管理混亂等,而通過過度集中的管理方法成效也并不理想,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會引發更加深刻的不良影響。應用規范化的方法能夠兼顧“精細”與“人性”,對提升從業者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具有積極作用。在實際應用中,有關單位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管理計劃,形成報告后遞交上級機關進行審批,對項目內容及具體規劃進行詳盡的說明。例如,某單位在對三個項目進行同時管理時,就依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資金及設備的安排,將管理流程系統化、科學化,盡可能減少工作中的成本浪費(人員及設備的閑置),確保每一個項目間能有效銜接,降低沖突感。然后將此類計劃形成書面形式上報。這種方法能夠最大限度保證項目間的“適配性”,避免上級統一管理中由于不了解實際項目情況導致的不規范問題,進而更加精細、人性化地落實項目。
(三)平行管理,避免管理僵化。在目標管理及規范管理的同時,還應進行平行管理,注重單位內科研項目的統一和協調,避免出現管理僵化現象。舉例來說,某科研事業單位在進行多項目管理時,通過小組管理及單獨項目管理的方法,將項目中的問題進行匯總,如人員、設備與儀器的缺少狀況、科研進度等,并通過平行管理方法針對各項目中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兼顧所有項目的需求進行管理及控制。這樣能夠實現科研系統與人工系統間的交互,提升工作效率。在以往的工作中,通過這種管理方法能夠有效避免管理上的僵化,減少資源浪費和不足等問題發生的幾率,進而能有效提高科研質量及效果。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科研事業單位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有關單位應提高認識,通過改善管理方法、協調多項目間的工作提升項目管理質量,進而保證科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