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閱讀多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由此可見,黨和國家對閱讀的高度重視。圖書館在倡導全民閱讀的大環境下,履行相應的職責和使命大有可為。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使命的踐行者,應自覺承擔起閱讀推廣的重任,以實際行動來切實有效地推動全民閱讀活動。
圖書館的窗口崗位如流通、期刊、閱覽、服務中心及咨詢,都是直接面對讀者,與讀者接觸頻繁,經常會遇到讀者的各種咨詢和要求,館員在解答這些咨詢、給予幫助時,實則就是在做著各種閱讀推廣工作。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主體可以是一個個工作在圖書館最前沿、直接接觸各類讀者、為讀者提供基礎服務的館員。所以說,在閱讀推廣活動中,館員是有著職業優勢的。
(一)直面讀者,知曉讀者。在圖書館一線崗位工作的館員,在做好日常接待讀者工作的同時,也應主動多和讀者交流,了解讀者閱讀需求。對讀者翻閱或借還的報刊、書籍,可以隨手看看,以便更好掌握讀者閱讀傾向,在工作中才能隨時隨地給讀者做閱讀推廣服務。如剛進校的新生,對圖書館充滿好奇和驚喜,面對浩瀚書籍茫然無措時,館員就要主動出擊,針對讀者對書的喜好,和顏悅色與讀者進行探討,并為讀者推薦一些其他感興趣的相關圖書。館員只要在接待讀者過程中,用心與讀者溝通交流,都能起到很好的閱讀推廣效果。在閱讀推廣備受國家和社會認可的環境下,一線館員完全有責任和信心做好閱讀推廣工作,成為閱讀推廣活動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坐擁書海,熟悉館藏。閱讀推廣專家王波老師給出圖書館閱讀推廣定義:是指圖書館通過精心創意、策劃,將讀者的注意力從海量館藏引導到小范圍的有吸引力的館藏,以提高館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動。圖書館員長期與圖書為伍,對其所管轄書庫館藏資源內容與分布的熟悉是開展館員閱讀推廣的重要優勢。館員可以憑著對藏書使用情況的了解,結合讀者閱讀需求,開辟一些專架,并不定期更換架上書籍,每次一個主題,并做簡潔提示,如艱澀難懂的書專架,可稱尤利西斯、資本論、形而上學、周易等。跟隨國家領導人出訪步伐,可以做一個習大大書單,可選理想國、政治學、政府論、矛盾論等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提到的書。讓書架上的圖書流動起來,同時也把一些長期無人問津的圖書激活起來。
(三)長期受書香熏陶,具備做好閱讀推廣的素質。高校圖書館館員,不論是一線的流通、閱覽、咨詢,還是后臺的采編、網絡等崗位上的館員,都或多或少會接觸圖書,只要具備圖書館主人翁意識,都可不同程度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來,讓閱讀推廣滲透到圖書館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每個館員都可以是閱讀推廣的個體。館員做閱讀推廣,不必拘泥于特定形式、場地、設施等,唯有熱愛閱讀,愿意與讀者交流分享,樂于傳遞正能量、傳播先進文化、傳輸閱讀的樂趣,讓讀者與圖書館保持密切聯系,那么,館員與讀者的交流互動體現的就是閱讀推廣工作的效果。
目前各館做的閱讀推廣服務,主要形式還是一些主題推廣、朗誦表演、論壇講座等。基本集中在世界讀書日那個月,熱鬧一時就寂寞無聲了。群體館員的參與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館員疏于閱讀,缺乏積極主動的參與精神。高校圖書館,館員“束書不觀”現狀比較普遍。特別是一線崗位的館員,日常上書整架工作量大,僅僅只想完成好這些自身業務工作。長期以來形成了不讀書、不看報、不學習的惰性閱讀習慣。上進心不足,缺乏積極主動投入新事物的熱情,喜歡墨守成規,按部就班的工作思想比較突出。寧可在上班時間干些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如聊天,網購,看劇等等,也不愿主動參與閱讀推廣的活動中去。
(二)固守本館,缺乏與業界同行的交流。一線館員出去開會,學習的機會比較少,基本都埋頭于日常的瑣碎工作中,缺乏與業界的交流,長此以往容易封閉在狹隘的空間里,只知道做日常的借還服務,不知道還可以為讀者做更多的服務,或想做些創新服務又不知如何下手。館內各部門之間也缺乏有效的聯動,特別是在臨近閱讀活動或活動期間,圖書館一般都是有專人或有關協會、協作單位去組織相關活動,館內其他部門照舊做自己的日常工作,全體館員的積極性沒能調動起來,使得閱讀推廣活動成了個別人的工作,推廣活動似乎更多是應景效果。
(三)安于現狀,易產生職業倦怠感。長期從事單一重復的工作,易產生倦怠感,缺少創新動力。一線館員很少有機會轉到其他崗位,數年不變在一個崗位上每日重復著上書、整架、倒架、糾錯的體力勞動,容易失去工作熱情和闖勁,比較安于現狀。另外一線崗位上的館員長期和各類讀者接觸,難免會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摩擦,積累一些不良情緒,當這些情緒得不到宣泄時,就會產生厭倦的情緒,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而閱讀推廣是圖書館的創新性服務,需要有極大的熱情和創新意識才能完成好,當不良情緒過重時,一線館員除了應付好本職工作外,不愿再投入與工作職責關系不大的事物。
(四)導讀服務不深入,流于形式。據調查顯示,高校大學生在閱讀中的主要困惑是不知道讀什么書和不知道怎么讀,而館員在做導讀服務時,主要提供的是圖書分布和館藏情況介紹等,推薦的書目比較大眾化,沒針對性,不能滿足師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此外,館員的專業素養、信息素養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導讀服務的質量。
閱讀推廣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全民閱讀,為了這個終極目標早日達成,圖書館各個崗位的館員都可以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甚至可以把閱讀推廣當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來做。從小事做起,于微小處見功效,最終達到量變,吸引更多人愛上閱讀。因此,館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自己。
(一)提高閱讀能力,做好閱讀館員。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做閱讀的引領者,必須多讀書,會讀書,有了深厚的閱讀積累,才能給讀者提供參考建議。館員在完成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堅持閱讀,不斷擴大知識視野,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對自己管轄范圍的書,讀者看過的書,經常多隨手翻翻,了然于心,真正做到熟悉館藏。在此基礎上,再找自己感興趣的書重點研讀,做好讀書心得,方能提升閱讀能力。在勤讀書過程中,逐步由服務型館員向學習型館員轉變,這樣在做閱讀推廣時才能底氣足,面對讀者咨詢時,能百問不倒、百問不厭,在潛移默化中對讀者進行閱讀推廣。
(二)服務主動,善于分享。閱讀推廣的實質就是一種服務,和館員的工作性質相契合。館員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廣泛閱讀書籍,也能對工作有所促進。只有自身對書本有了從薄到厚、從厚到薄的理解,才能主動引導讀者了解館藏資源,高效地利用館藏資源。同時,館員也要善于將自己的讀書心得、感悟通過多種渠道與讀者、同仁,朋友等分享、交流,就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共同探討,促進閱讀。
(三)悅讀與勸讀相結合。高校圖書館面向全校師生,讀者層次參差不一,閱讀需求不盡相同,大多數閱讀推廣傾向于迎合讀者興趣,推薦的都是些輕松愉悅的好書,如時下熱點書、經典名著、名人傳記等比較偏人文藝術類的書。這類書,受眾面比較廣,通俗易懂。對館員來說,推薦起來亦是比較容易。但根據高校圖書館服務科研、培養高深人才的宗旨,也需適當推廣學術價值大,比較深奧的書,如跨學科類的書,一些自然科學類的書,還有一些養在深閨無人知的好書,更要多做推廣,以激發讀者的探索欲,提高讀者的科學素養,這也是做閱讀推廣特別需要關注的方面。
在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校園的氛圍中,圖書館應充分發揮館員閱讀推廣的優勢,鼓勵館員參與到閱讀推廣中來,敢于擔當讀者閱讀領航員的角色,讓館員成為建設高校圖書館閱讀文化的主力軍,把好書傳遞到讀者手中,給讀者帶去更多的閱讀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