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包括了人、事物的諸多信息,在以往的檔案工作中,幾乎都是使用紙質人工記載方式,在社會不斷得以發展和創新的過程當中,科學技術的發展也逐漸深入檔案企業,在企業當中,利用“互聯網+”來實現對檔案的管理,可以說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其工作質量和效率。但是,在目前,檔案中介企業在檔案工作的服務模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還必須得到創新,才能夠有助于企業的發展。
(一)有關法律規范執行力不足。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于檔案管理方面的工作比較重視,頒布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文件。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規執行力,使得這些政策沒有體現出應有的作用。比如,在近些年,由于一些個人工作疏忽或不適當的單位管理,導致個人或者集體的信息資料被泄露,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處理起來非常麻煩,還會給個人及集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而發生這樣的事情,有一些企業甚至會覺得無所謂,因為在檔案資料泄露方面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懲罰制度,也因此造成了這些企業無法可依的現狀。然而,在近些年,雖然檔案管理政策在一步步完善,在實際的法律執行過程中,很多企業抱著無關緊要的態度,將工作任務落實在表面。因此,最終出現了很多不規范、沒有價值的文件資料,在這一塊,還需得到完善和改革。
(二)檔案室硬件環境設施不齊全。檔案中介企業的檔案管理質量如何,直接取決于企業的硬件設備質量,在日常檔案工作管理中,硬件設施可以說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設備,但是,我國到目前為止,仍然有很多企業沒有專門的工作設備,依舊使用較古老的設備工作。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連最基本的切刀、統一的檔案夾都沒有,這樣一來,計算機設備的購置更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也正是由于硬件設備的缺少,使得很多紙質檔案得不到保護,經過時間的推移,這些檔案要么是遺失了,要么就是被摧毀了,從而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損失。
(三)檔案管理缺乏標準化、規范化。如今,在檔案企業工作中,推崇的是管理標準化和規范化,這和當代社會的發展觀是一致的,而我國檔案中介企業中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檔案管理模式比較陳舊,技術也比較落后,很多的檔案質量比較低,更別說是否擁有較完整的檢索系統了。很多企業沒有按照國家所規范的要求來實施管理,而有些部門的檔案管理在分類的時候,只是分成了一兩個大類,并沒有在對內容進行定奪之后再詳細分類。并且,也沒有一個完善的檢索系統,這就使得在查找資料的時候,很難在短時間內就找到所需檔案,極其浪費時間。檔案管理要想實現標準化和規范化,并不單單是購置幾臺計算機的問題,而是要在很多個方面進行協作,引起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同時還需要企業多招納人才。
(一)構建完整的檔案工作平臺。我國在信息化的工程上已經邁入了一個規模性的發展階段,“互聯網+”技術也因此得到了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檔案管理過程當中,必須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檔案工作平臺,讓管理工作變得更加便捷。“互聯網+”環境下的檔案管理工作還比較分散,并且工作量非常大,如果還是一味地使用人工管理,就可能保證效率。于是,為了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在檔案庫中構建一個完整的檔案工作平臺,在該平臺中,可以在無人工的情況下完成對資料的檢索和查閱。通過數據庫的建設來對工作機制進行補充,這樣一來,不僅大大減輕了人工工作量,又提升了工作的質量。與此同時,“互聯網+”檔案管理也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學習“互聯網+”技術,雖然已經改革了傳統的人工工作模式,但是,計算機的使用依舊離不開工作人員的監督。企業可以通過培訓和考試等方法對員工進行培養,促使他們全面掌握計算機技術知識。
(二)提供標準化的檔案管理工作。目前,很多企業其實已經實現了“互聯網+”環境檔案工作目標,在數據庫和檢索工具上也基本完善,這都為企業標準化、規范化的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參考,在今后的發展中,企業應當將更多外部資源當成是平臺,比如,微信、微博、論壇等等。將文字和圖片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檔案管理方式的細分化,實現資源的共享。
在目前的“互聯網+”環境之下,檔案中介企業必須構建一個完整且完善的檔案工作平臺、提供標準化檔案管理工作,才能夠進一步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壯大,從而打造更多發展趨勢。